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1)

本 文 约 46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8月25日,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的“里加解放者”(liberators of Riga)纪念碑,被里加市政府挖断底部而轰然倒塌,一旁的水池溅起巨大浪花,现场有人为它的倒塌而喝彩,也有人为它的倒塌而暗自垂泪。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2)

里加解放者纪念碑被毁现场。来源/拉脱维亚当地警方视频片段

喝彩与垂泪之间,是拉脱维亚这个波罗的海三国中,居中小国割裂的历史与社会。

东方与西方之间

当明媚的阳光洒在波罗的海(Baltic),走在老城里加的道路上,游人一定会为他们的经历感到奇异,在这座道加瓦河畔古老的城市,同时拥有新教、天主教与东正教的教堂,而在路边行走的人群中,俄语、拉脱维亚语与英语被同时使用。东欧与西欧的历史仿佛共同沉淀在这座小城之中。

↓ 请横屏观看 ↓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3)

波罗的海周边国家分布图。底图/天地图,编辑/国历君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位于欧洲十字路口,而拉脱维亚处在波罗的海三国的中间,东欧与西欧的邻居既在文化与习俗上深深影响了这里,又在地缘政治上时刻干涉着国家的独立。波罗的海三国中,只有立陶宛在历史上或多或少曾以独立国家的身份享有主权,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则是相当年轻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独立。

拉脱维亚的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就是一部夹缝中的历史。拉脱维亚有丰富的琥珀资源,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凭借着琥珀资源的开采与罗马人进行贸易,以此换得金属制品,进入铁器时代。拉脱维亚人生活在诸多互不统属的部落中,他们满足于安逸和自由的生活,缺乏一个强大的领袖。当周边各民族相继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当德意志、瑞典、波兰与莫斯科大公国出现在历史上时,拉脱维亚人依旧生活在部落时代。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4)

拉脱维亚古地图。来源/维基百科

当十字军(Crusade)远征耶路撒冷之时,德意志人组织起一支强大的骑士团,发誓要征服波罗的海地区,让人们皈依基督教。公元1198年,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III)授权德意志人在北方发动战争。1201年,圣剑兄弟骑士团(Swordbrother)成立,骑士团长阿尔伯特·冯·布克斯赫巴登(Albert von Buxhoevden)率领他的战士征服了波罗的海地区,并建立了里加城作为自己的统治中心。从13世纪开始,波罗的海地区大部分部落已被神圣罗马帝国与教皇所统治的基督教世界所吸收,浓郁的西欧色彩被涂抹在拉脱维亚的大地上。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5)

1650年画家笔下的里加。来源/维基百科

在中世纪的拉脱维亚社会中,德意志贵族教会人士是社会的上层与统治者,而商人则是社会中的另一个主要构成。德意志与斯堪的纳维亚的商人在12世纪组成了汉萨同盟,整个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100多个城镇和边远地区居民点被商业联系起来,同时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大量德意志人开始移居拉脱维亚。但在上层德意志人的统治下,拉脱维亚人也依旧保持着自身文化的独立性。

而在中世纪晚期与近代,伴随着沙俄的崛起,拉脱维亚人面临着新的威胁。16世纪,沙皇伊凡四世登基,他将几乎所有的钱财都耗费在战争上。1558年,伊凡四世发动对拉脱维亚德意志骑士的战争,战争持续了25年,成功逼迫拉脱维亚的德意志骑士退出历史舞台。拉脱维亚陷入了北方瑞典、南方波兰与东方沙俄的争夺之中,漫长的战争贯穿了拉脱维亚人的整个16世纪。

17世纪,大北方战争(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爆发。三十年战争之后,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的霸权。然而,这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妒忌和提防。同时间,沙俄在彼得大帝的改革后变得强大起来,但仍欠缺一个可以与西方国家联系的出海口,对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虎视眈眈,两国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1699年,彼得大帝趁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与瑞典发生冲突,与萨克森、丹麦结成了“北方同盟”,开始发动对瑞典的战争。1700年8月,沙俄正式对瑞典宣战,彼得大帝亲率3.5万军队进逼瑞典,双方在里加、纳尔瓦等地爆发会战。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6)

1701年里加战役。来源/维基百科

战争在1721年结束,长达21年的战争最终以沙俄的获胜而告终,彼得大帝最终取得了他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出海口,而对于拉脱维亚人来说,不过是沙俄征服者取代了德意志征服者。

在古代、中世纪与近代的千年时光里,拉脱维亚人在来来去去的征服者中,勉力保留着民族的特性,就像一位拉脱维亚作家所说:“在东方与西方的巨人之间,拉脱维亚人是生活在夹缝中的矮人。”

苏德巨人之间

当时间来到1914年,事情发生了变化。一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从沙俄手中抢夺了拉脱维亚,当然,对拉脱维亚人来说,只是旧的统治者德意志人回来了而已。

一战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沙俄政权灭亡,崭新的苏俄建立。在此之后,民族独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时代的浪潮下,拉脱维亚人终于等来了独立。1918年11月18日,拉脱维亚临时政府成立。史无前例的,拉脱维亚不再是任何一个帝国的一部分,拉脱维亚人以极高的热情准备建立自己崭新的国家。但是,地处波罗的海这一地缘位置,则意味着要想在东西方强大邻居之间追求完全的独立,是何等艰难。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7)

拉脱维亚临时政府照片。来源/维基百科

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希特勒上台,摆在拉脱维亚人面前的国际局势陡然紧张起来。1934年,波罗的海三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希望在战争的阴霾下努力维持来之不易的独立,但三国之间始终没有达成密切地合作。1939年6月7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还附带了一本《秘密议定书》,德国承诺波兰东部与波罗的海三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1940年6月16日,拉脱维亚被并入苏联。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波罗的海三国迅速沦陷在希特勒的铁蹄下。同年7月1日,里加沦陷。纳粹德国在拉脱维亚采取了严格的占领政策,并在里加修建了著名的“里加隔都”(Riga Ghetto),用来关押和拘禁拉脱维亚犹太人。1941年11月,纳粹德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伦布拉森林大屠杀(Rumbula massacre),大约25000名犹太人被血腥屠杀。

拉脱维亚人一样无处可躲。纳粹德国在拉脱维亚强征了大约15万人参军。1943年8月,纳粹德国逐渐崩溃,拉脱维亚的地下抵抗者组建了拉脱维亚中央委员会,设法维持战后拉脱维亚的独立地位。

1944年,德国国防军在整个东部战线被迫全面后退。苏联红军发动了著名的十次斯大林突击,成功将德军驱逐出苏联领土,并逼近德国本土。在这个过程中,苏联同样征来了5万拉脱维亚人参加红军,即拉脱维亚第130军。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8)

1943-1944年苏德战线变化。来源/维基百科

1944年9月14日,苏联发动里加战役,这场战役中不仅仅是苏军与德军的对峙,拉脱维亚人也陷入了挣扎时刻——苏德双方都有数量众多的拉脱维亚人,他们可能认识,甚至是父子兄弟,他们就这样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着一次又一次身不由己的骨肉相残。

1944年10月,苏军经过一个月奋战,成功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击溃,并于10月13日解放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但是,大约有4万名在德军服役的拉脱维亚士兵组成了名为“森林兄弟”(mežabrāļi)的反苏游击队,一直进行着反苏战斗,直到1957年。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9)

苏联军队在里加。来源/维基百科

二战中,拉脱维亚人所经历的战争创伤是前所未有的:拉脱维亚人口损失估计为国民的30%,纳粹德国后期施行焦土战略,使得拉脱维亚的建筑、工业和基础设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历史与未来之间

刚从战争阴霾下走出的新生国家——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来纪念拉脱维亚人民在二战中的伟大胜利与牺牲。拉脱维亚政府于1945年正式宣布要建立一座纪念战争胜利的纪念碑,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1946年7月26日,拉脱维亚期刊《文学和艺术》发表了一些纪念碑的草图,有方尖碑、凯旋门等各种形式。经过一番商讨,拉脱维亚政府初步决定要在道加瓦河畔建立一座纪念碑。选择这里的原因是,1946年纳粹德国东方专员辖区负责种族灭绝的党卫军高级军官弗里德里希·耶克尔恩,于此地被判处绞刑。

但是,战后的经济困难使得拉脱维亚政府没有立即将纪念碑付诸实际。拉脱维亚政府只是选定了纪念碑的选址,即道加瓦河左岸。直到1974年10月31日,拉脱维亚政府终于正式宣布修建纪念碑。1975年5月8日,在二战胜利30周年的大会上,拉脱维亚政府领导层出席此地,并为纪念碑奠基。

1976年,里加市政府举行了“纪念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胜利的纪念碑最佳设计竞赛”,建筑师亚历山大·布加耶夫(Alexandr Bugaev)的方案融合吸收了很多建筑师的创意——纪念碑由一个五星方尖碑和两组雕塑组成。该方案最终胜出,成为未来修建的蓝图。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10)

五星方尖碑部分。来源/维基百科

1982年12月,纪念碑的修建工作正式开始。纪念碑的材料由苏联各加盟国和地区政府支持,方尖碑的主体材料使用了乌克兰的花岗岩,方尖碑的外壁使用的是萨马列岛的白云石,外壁同时还镶嵌有五个金星,代表了苏联人民与法西斯艰苦搏斗的五年。方尖碑主体高达79米,整体建筑构图像是一朵盛开的烟花,以此来向二战胜利四十周年献礼。

两座雕塑则分别名为《祖国》和《士兵》。《祖国》雕塑整体由一位女神身披斗篷,高举双手,仿佛在号召人们为了祖国而奋斗,雕塑下刻着1941-1945年——1941年,德军入侵拉脱维亚;1945年,苏联红军在库尔兰包围战中取得最终胜利,成功将德军赶出波罗的海地区。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11)

《祖国》部分。来源/维基百科

《士兵》雕塑则描绘了解放里加的苏联士兵,正在为胜利而庆祝的场景。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12)

《士兵》部分。来源/维基百科

1985年11月5日,纪念碑正式完工并向公众开放,它的全称是“苏维埃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中解放拉脱维亚和里加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Liberators of Soviet Latvia and Riga from the German Fascist Invaders),一般简称为“里加解放者纪念碑”。

“里加解放者纪念碑”是波罗的海地区规模最为宏大,修建最为精美的二战胜利纪念碑。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13)

里加解放纪念碑。来源/RIA新闻

1991年9月6日,波罗的海三国再次独立。独立之后的拉脱维亚选择了亲近西方。1994年,拉脱维亚成为欧洲理事会成员,也是欧盟候选国。拉脱维亚是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中第一个被世界贸易组织接纳的国家。1999年底,在赫尔辛基,欧盟各国政府首脑邀请拉脱维亚开始就加入欧盟进行谈判。2004年,5月1日,拉脱维亚成功加入欧盟。

但历史依旧在拉脱维亚留下了深深的痕迹。2011年人口统计,拉脱维亚境内,拉脱维亚族占62.1%,俄罗斯族占26.9%。拉脱维亚受西方影响疏远俄罗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伤害了本国俄罗斯族的感情。

对于二战的艰苦岁月,拉脱维亚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他们曾被割裂到两边阵营中。竖起的里加解放者纪念碑,对冷战以来对苏联或俄罗斯不满的拉脱维亚人来说,如芒在背、如鲠在喉。自拉脱维亚独立以来,国内一直对纪念碑的去留存在争议,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反对者终于有了下决心拔出鱼刺的机会。

纪念碑倒塌了,在历史与未来的矛盾之间,拉脱维亚人做出了艰难选择。

参考资料:

普利特·巴塔著,刘任、张大卫译:《巨人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罗的海战事》,台海出版社2018年。

凯文·奥康纳著,王加丰译:《波罗的海三国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Прибалтийские русские: история в памятниках культуры. Рига: Институт европей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2010. Ред. А. В. Гапоненко.

《波罗的海俄罗斯人:文化古迹里的历史》,里加欧洲研究所编,2010年。

南斯拉夫为啥改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为何曾竖起)(14)

END

作者 | 文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