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

最近英国跟随美国,又开始对中国华为的5G进行约束、限制,让人非常气愤。现在不知怎么回事,又让人想起了180年前的鸦片战争。同在广州,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今天把鸦片战争这个故事细节与大家分享一下,只希望能有点对历史的借鉴意义,别无它耳。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后英军获胜,中方被迫与英方签订《南京条约》。

我们先说一下,这是中国与英国的战争。

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中国伤亡22790人(具体死亡人数不详)。参战方兵力,清朝军队9万人到20万人。道光皇帝、林则徐、关天培三个人是主指挥官。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1)

英国的战舰

序言:一个不成为战争故事的故事。

1839年6月20日,两艘英国商船卡纳特克号及曼加勒号上的船员合伙上岸,在尖沙咀村里,他们喝得酩酊大醉,肆意骚扰村民,引发村民的不满。一伙村民上前与他们理论。由于英国人蛮不讲理,双方引发了一场斗殴,一位名叫林维喜得村民被当场打死。

案发后,英国驻华商务总监查理·义律赶到了案发现场。义律曾经多次与中国官方起冲突,当初林则徐主持禁烟时,他曾经带人硬闯十三行,结果遭林则徐扣押。义律被迫服软,交出了英国商人的鸦片,才得以脱身。

此时,他来到尖沙咀村,头一件事就是要为凶手脱罪。他先买通了一位名叫刘亚三的村民,通过他向死者林维喜的家属支付了1500银元,要家属隐瞒林维喜被害的真相。

虽然家属同意,并且向前来调查的清朝官员撒谎,不承认林维喜是被英国人打死。但是得知消息的林则徐没有轻易相信家属的话,他下令彻查此案。最终,新安县(所辖地区为今天的深圳和香港,隶属广州府)知县梁星源将案情查了个水落石出。 按照大清律例,杀人偿命,林则徐要求义律将凶手交出来。但是义律却拒不交人,给出来的理由是,他们英国人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

所谓领事裁判权,就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国外期间,无论是因为民事还是刑事案件成为被告后,该国的领事有权力按照自己国家的法律判决案件。这种治外法权是赤裸裸地侵犯他国的司法主权的行为。

而在林维喜案发生时,英国其实并不拥有领事裁判权。直到鸦片战争之后,中英双方签署了《五口通商章程》,英国才拥有领事裁判权,那已经是鸦片战争三年后的事了。义律拿领事裁判权说事,无非就是瞧不起中国人,不愿意交出凶手的借口而已。 先是隐瞒凶案发生的真相,然后寻找借口包庇凶手,英国人的所作所为可谓无赖到了极点。可是义律接下来的做法更是肆无忌惮,他私自审问了几名英国凶手之后,仅仅判处他们罚款和监禁,然后就把他们放回英国接受处罚了。 消息传来,林则徐于8月15日下令派兵进入香港和澳门,将所有英国人赶到船上。同时下令,禁止一切与英国人的贸易,禁止任何中国人向英国人出售食物和饮用水。此时,义律居然不是想着如何满足中国人提出的要求,而是向林则徐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林则徐立刻恢复各项贸易,并向英国人提供饮食。林则徐自然是断然回绝。

鸦片战争的序幕刚刚开始拉开帷幕。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2)

一、当时的历史背景

1800年初,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日不落”帝国。清廷是世界最安逸的一个国度,茶耕文化。这个给大家举个例子,就与今天的朝鲜发展差不多,不是慢,是非常滞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觊觎,想占点便宜吃,哪怎么办?唯一的借口就是找茬,找点事情来。说道你有核实验,说你对人民不好。另外这个与世界上的古巴也有点相似。

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这个大家不难理解,即每天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在中国内部是没有错的,但在西方人看来,中国就有点不可思议:中国人,你凭什么那么安逸?

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760年,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840年,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法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当时的美国正在发展阶段,就像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一样。1830年,美国的精力正在集中在这件事上:劫掠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土地,没有足够的力量侵犯中国。但美国绝对是英国的狗腿子,追随英国侵入中国。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俄国从北面虎视眈眈注视着中国,随时准备夺取中国的领土。

二、起因逻辑 贸易顺差首当其冲

就如现在2020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打了3年了。今天还在持续。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但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特别是茶叶,英国人非常喜欢,就像今天的那个长寿药Dctou’s Best.非常火爆(对应股票 金达威)。英国喝茶之后,普遍感觉神清气爽,而且精气神十足,比那个咖啡强好多倍,而且还能缓解精神压力,提高肠道蠕动能力,特别是清火,不长口呛溃疡。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3)

历史印鉴

一袋茶叶500克,换回的白银可能是10两,有时“一茶”难求,而且在英国喝茶成为贵族的象征,成为时尚的代名词。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中国有棉花,羊毛感觉在中国不适用,大家有所不知,现在一些的国家的羊毛制品非常好,如巴基斯坦、阿塞拜疆等羊毛地毯是非常好的,保暖性,防霉变性是一流的,在中国只有贵族家庭才有这些奢侈品。

英国在1700年实行的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是银本位。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在世界上比较强势,就如现在的美国一样,对其它国家动不动就征收100%的关税。当时,对英国的进口货需要收20%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当时,英国虽然有枪,但也是不敢怒不敢言。因为当时中国在世界上是NO.1

这个NO.1不是指军事,而是指经济,有点像现在的中东阿联酋等国家,非常富有。

英国一直想打开中国的贸易口岸。但直到1930年,英国还是贸易逆差,最少的逆差是300万两白银(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是9000万元,如果算上货币贬值的情况,给乘以1000倍,那就是9000亿人民币),再高点,就没法说了,因为当时的统计水平有限,但这种贸易逆差,是每个英国人都能感觉出来的。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当今世界,这种情况又变了。现在一个国家想侵略一个国家,用的是文化“鸦片”,这里不多说,你仔细品。如“明星文化”“超男超女”等,不过现在国家已经发现这种意识形态的恶劣性和弊端了,正在努力改进。还有基因的输入,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这些东西非常恐怖的。这种转基因,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杂交育种、育苗。而是植入基因序列。就如改变人种一样,国外人员有一套密码,但我们自己没有,如果,人家基因公司,将基因进行切段重组,我们是没有一点办法的。因为我们没有密码。

那该怎么解决呢,那就是尽量在重点领域不要使用国外的基因产品,自己研究可防控的基因农产品。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技术可以攻克基因中的不明、不稳定因素。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4)

三、精神药物毒品,在历史上永远是站不住脚的

鸦片这个东西,就是一种精神类药物,如果有用现在的分类来说,那就是处方类里面的一类药。这种药是好,但不能随便卖给普通老百姓,会用偏的。中国的许多官宦,包括子弟,特别是一些普通老百姓也加入到了这种致患药物的行列。有的人吸食家破人亡,有的妻离子散。有的为了一点点鸦片铤而走险,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但另一方面,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达200年的长期优势。“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相当于现在人民币1800亿净流出),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勒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并于6月3日-6月25日将大部分属于英国人的鸦片库存全部销毁。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财产不可侵反,促成战争的爆发。

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有一个好的做法,那就“统一战线”策略,他与所有的政府、商行、学者等进行积极沟通交流,并且联合当时的学院搞了一个调查研究,这些学院都非常有名,相当于现在各个省的重点大学,如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等645名知识分子(包括秀才、举人等)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之法。”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在现场观看的广州城乡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5)

鸦片

这下,英国毛了!4个月后,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了一起驻军案林维喜案,就如美国在日本等国驻军,每次这些大兵出去都会搞一些乱子,特别是对女性下手。这次案例叫林维喜案。

四、鸦片战争中的15小插曲

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相当于国家商务局局长)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

1.清廷自我防御,自我保护。我不与你做生意打交道了,自然就不会有矛盾了。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大家可能对军事不太了解,封闭港口的意思是,你的商船或者军舰如果要靠近,那开炮后,特别是击沉后,是不需要负责任的,而且还会追加对方的侵略领海责任。这个国际法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2.英国主动攻击。英国历史上就是个海盗国家,什么事情三言两句不合,它就开枪打炮。这个有点霸道。

三天后,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

3.英国内部女王与国会进行教唆。

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向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其实,我们大家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英国当时对清朝作战也是不没有把握的,投票差点被否定。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6)

4.英国国会决定派兵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包括第18皇家爱尔兰联队、第26苏格兰来福枪联队、第49孟加拉联队、孟加拉工兵团和马德拉斯工兵团等)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该舰队有战舰16艘(其中3艘为装备有74门大炮的大型军舰),蒸汽军舰4艘,运输舰船28艘。战争爆发后,英国从本土又不断增援。除去被替换回国的舰船外,到1842年8月战争结束时,侵华英军战舰达25艘,蒸汽舰船15艘,医院船、测量船、运输船共60余艘。

5.战争的原因有点戏剧性:“为了与清朝平起平坐”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说“为了与清朝平起平坐”。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中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正是双方的自大,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

6.经过一年时间的摩擦,正式派军队

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义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7)

7.清廷麻痹大意,认为英国是“纸老虎”,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

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开始动摇,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西方国家的流感500年来,一直存在,而且死亡率非常高,这一点就是东方人与西方人的疾病区别,西方人最怕的感冒,而中国人怕的是其它肝炎之类疾病),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

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

鸦片战争时广东水师帅船 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帅船、拖船沉毁11艘。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他虽上书道光帝,力言必须禁烟和重视海防,使被道光帝斥为一片胡言。不过《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因此该条约不具法律效力。清廷在这个条约上进行了“和稀泥”,其实也挺好,不过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民众抗击英国 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自动组织起来,袭击英军,迫使侵略军退守鼓浪屿。英军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英军。侵略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英国舰队前进。

1840年12月,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8)

虎门炮台

8. 清廷宣布对英作战

1841年1月7日,英军也不满谈判的进展,义律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

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5月2日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接受英方条件,签订《广州和约》,英国不但不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期间广州民间反英气氛炽热,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自发武装起来进行抗英斗争。而奕山为了不被皇帝惩罚,便虚报战功,甚至将该战役的惨败说成大胜。

9.英国对军队收获不满足,扩大战争规模

英军再次北上,鸦片战争时集字号同安梭船(总共25门炮) 英国政府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Henry Pottinger)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厦门,浙江定海、宁波。

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

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见浙东之战)。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9)

弹药库

10.三元里抗英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 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军,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军数名。随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时,还联络了附近的数千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大刀、长矛,冒雨迎敌。而此时英军仅仅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连。英军被困在牛栏岗,天降大雨,火药受潮,无法发挥出威力,展开肉搏战,一名英军死亡。英军派出两个水兵连,带着“雷管枪”(不怕雨天)前来增援。被围困两小时之后,英军撤退至四方炮台。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英军总司令传话给当地长官余保纯,如果不解除义勇包围,主力英军将攻打并尽屠广州城。余保纯清楚双方实力,也知道英军的枪炮不会永远受潮,于是劝退义勇,避免广州被屠,从此担上卖国贼的恶名,但实际上,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这种做法很明智。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

7月21日,英军6600余人击败镇江城外绿营守军,越城而入,与1500蒙古八旗兵巷战,英军死37人伤129人,旗兵死约600人,海龄自杀。扬州绅商,惶恐万状,向英军交纳五十万两赎城费,免受军事占领。

8月4日,英军直逼南京,清廷处于不利位置。

11.台湾军队抗英取得小胜,英军未占到便宜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军分遣舰队还多次对台湾进行侵犯。由于守军准备充分,战术巧妙,取得了整个战争中罕见的胜利,仅俘获英军就有182人(见台湾抗英斗争)。

1842年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

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打镇江城 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10)

弹药

12.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丧失领土主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丧失贸易主权) 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2100万元的成分是: 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大量白银外流) 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丧失关税主权) 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丧失贸易主权) 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13.其它列强乘机,浑水摸鱼,签订不平等条约

其它,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

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14.条约签订中出现了一个笑话:不重视内容,重书法

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清廷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5%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鸦片继续销售,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到达239万4千英镑。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11)

林则徐

15.中国买办主义首次诞生

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刺激了国内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的欲望。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中,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

16现在文明中外的“南京路”,其实是历史的耻辱路

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

虎门广场上鸦片战争纪念墙与折烟枪标志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1次战争。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

以八旗、绿营为主力的清军,长时期养尊处优,懒于训练,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将帅素质低下,军事思想保守落后,不会组织、指挥打仗。鸦片战争爆发后,许多将领不谙敌情,株守建筑落后的营垒要塞,一线防御,不顾纵深侧后;许多地区的守军,远远看见敌军即开炮轰击,未等敌军靠近,便一哄而散,逃之夭夭,甚至举起白旗投降。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12)

销烟池遗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