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崖茶怎么鉴别(茶文化解析石崖茶)

石崖茶

石崖茶,又名:石岩茶、石山茶。学名亮叶黄瑞木,扬桐属,乔木。因生长在悬崖上而得名,其芽叶肥厚,所制茶叶汤色亮丽。味纯回甘好,耐冲泡,经有关部门检测,由于石崖茶不含咖啡碱,饮后不影响睡眠,并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中文名

石崖茶

又名

石岩茶、石山茶

学名

亮叶黄瑞木

目 录

1 简介

2 产地

3 品质

4 功效

5 冲泡和储存

6 发展历史

石崖茶怎么鉴别(茶文化解析石崖茶)(1)

"野生石崖茶"茶色碧绿如翡翠, 馨香爽口,含茶碱量低。品后回味无穷,不影响睡眠,长期早晚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消炎润肺,养颜、降血压.减少脂肪、健胃消食等作用,对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野生石崖茶则是大瑶山的山中珍品.生长于广西的各县市内,南部山区日照短、温差大、阴凉潮湿的石山峭壁或山涧边,又因该茶长于悬崖绝壁,可谓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风格独特的纯天然饮品。

石崖茶怎么鉴别(茶文化解析石崖茶)(2)

"石崖茶"主要生长在广西境内,平南县、平乐县、蒙山县、桂平市、昭平县、金秀县、环江县等县市的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绝壁上,品质最为优的是老树茶。古时驯猴采摘, 民间又称为"猴摘茶"。古时作为天朝贡品,官方俗称为“仙茶”。广东中山大学植物专家鉴定:野生石崖茶为亮叶杨桐属黄瑞木茶科。

"石崖茶"主要生长在桂林市平乐县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绝壁上,野生石崖茶则是大瑶山的山中珍品,山区日照短、温差大、阴凉潮湿的石山峭壁或山涧边。

桂平紫荆镇瑶山 。"石崖茶"生长在桂平市紫荆镇大瑶山山脉之中,它的梗粗、叶大而厚,嫩芽制干后为黑色,粗老叶制干后为金色,汤色清黄,久泡不馊,入口甘甜、清香,回味无穷,充分体现出来自大自然的原味本色。大瑶山石崖茶,瑶民称为“原茶”,每年只可采摘一次,即农历清明节至农历四月底止。

广西金秀大瑶山生长的石崖茶,多长在原始森林的悬崖绝壁上,小溪边的悬崖上。多为野生,自然生长茶。瑶族人们多叫他“猴摘茶”、石岩茶。

主要成分为:黄酮类20%、茶多酚23.4%,氨基酸9.73%以及野生物碱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元素,是目前发现在自然植物中黄酮类含量最高的植物,属国内珍稀的原生态纯天然绿色植物的茶中珍品。 该茶以全国最优质的原生态野生石崖茶被入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共和国之最》一书石崖茶 。

石崖茶怎么鉴别(茶文化解析石崖茶)(3)

"野生石崖茶"茶色碧绿如翡翠, 馨香爽口,含茶碱量低。品后回味无穷,不影响睡眠,长期早晚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消炎润肺,养颜、降血压.减少脂肪、健胃消食等作用,对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

1、功夫茶,一次放10g左右茶粒,以80度左右开水冲泡,3人量可冲泡7~8次。

2、杯泡,20g左右茶粒放入300ml开水杯中,冲泡2~3次。

3、冷开水,此法泡出的石崖茶原汁原味的清香和回甘。

石崖茶保存在密封,防潮,放光环境,可达一年之久而不掉味,不变色,亦可存放在冰箱中。

过去,民间虽普遍了解此茶属凉性、并习惯于骄阳酷暑或操劳重活饮服用,但对其实用价值及其科学哲理尚缺乏全面了解,加上制作方法原始粗糙,茶的质量不佳,其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远未得到发挥。至1974年始为平乐县土特产公司茶叶干部吕增文率先挖掘整理,通过他广泛收集民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潜心实验验证,并采用桂青茶的制作方法进行加工,获得理想的优质茶。1985年经 系统整理撰写出《野生石崖茶》专论,分别在《广西科技报》及全国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科技情报中心站刊物《野生植物研究》上刊登,其本人被邀参加1987年在遵义召开的“全国野生植物开发研究会”。从此,石崖茶逐于80年代后期即得到社会公认并投放市场。成为平乐周边茶类中最受青睐的新崛起一名牌品种。

许多故事从一盏茶开始!

点击上方的二维码可关注哦!

【茶道茶文化知识】

A107207998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