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

这两年,关于乐队的综艺节目火起来了,乐队这个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对于真正热爱音乐的乐迷来说,即使会对大众歌星无感,但一定很难不被乐队的魅力感染。但之前几十年,乐队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只能充当配角,甚至大部分只能活在地下。这是地域、时代与大众审美的原因,并非他们音乐不济。

最近跟朋友聊天,朋友脑洞大开说,假如以前那些牛逼的老牌乐队,比如BEYOND来参加乐夏,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1)

听到这样的问题,我不禁抖了一下,不敢想,世上也没有这么多如果。

说到BEYOND,其实他们在成名前就参加过至少两次乐队比赛。一次是1983的那一次“山叶吉他比赛”,BEYOND因此而成立,并获得冠军;一次是1986年那次“嘉士伯音乐节”,BEYOND兵分两路参赛,没有获得特别理想的名次。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2)

如果我们把BEYOND定义为四位一体时期的乐队,那么,BEYOND仅仅在内地露面过一次,即1988年的北京演唱会。而这一次内地之行,BEYOND也铩羽而归,没能在内地引起什么反响。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3)

而几年之后,随着主唱黄家驹的去世,BEYOND在内地开始走红,他们的音乐很快被内地歌迷所接受和喜欢,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所以有人说,BEYOND是因为黄家驹的离世而走红的,他没死之前,BEYOND根本不红。进而说明,BEYOND的走红是源于对黄家驹的“死亡崇拜”。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4)

诚然,从时间线来看,尤其是在内地的走红时间,确实如此。但从因果关系来分析,这个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未必。今天我们就主要来谈谈,为什么BEYOND1988年的内地之行会折戟沉沙,而在几年之后,他们却一下红遍内地了呢?

1988年10月15-16日,BEYOND在北京举办演唱会,这也是史上第一支摇滚乐队和第一位(组)香港艺人在北京首体举办专场演唱会。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5)

现在看来,他们1988年试图打进内地,这完全是十分激进的一步棋。据说当时是受内地某媒体盛情邀请。其实想法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刚刚在香港成名,深知摇滚在香港难受尊重,他们也听说了内地有崔健等优秀摇滚音乐人,所以有意踏足这片土地。同为流动着华夏血脉的摇滚青年,他们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北京,想把他们的摇滚之火传递给内地的乐迷们。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6)

但是他们远远低估了这种传递的阻碍。

首先,摇滚在内地同样不是主流,而且刚刚起步。

1986年崔健在工体吼出第一声“我曾经问过不休”,被认为是中国摇滚的开端。喜欢摇滚的也仅仅是那么一小部分人,而且喜欢的对象也有局限性,他们很难会一听说香港来了支乐队就赶紧去开开眼界这样的想法,相反,当时去的观众大多是抱着一种参观香港偶像明星的目的。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7)

其次,语言是一首天然屏障。

1988年之前,内地歌迷接触过的粤语歌,扳着指头都能数过来,基本就是通过经典电视剧传唱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万里长城永不倒》等几首吧,大部分人听了很多年都不知道全部歌词。没几个人会对粤语歌有特别兴趣,所以BEYOND演唱的歌曲大家听不懂,有的听着听着就走了。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8)

虽然有的曲目临时改了国语歌词,如《大地》等,但家驹的国语确实不利索,同样不讨喜。仅仅在翻唱《一无所有》时引发了全场一阵小小的高潮。

另外,这只是一场演唱会,传播范围极为有限。

有的人一直把“BEYOND北京演唱会扑街”等同于“BEYOND的音乐在内地没人喜欢”,这完全是片面的。中国这么大,在北京的一场售票演唱会能说明什么?以当时信息闭塞的状况,北京的歌迷也没几个人了解这支乐队,北京以外的歌迷,更没什么人知道这场演唱会?谁会老远地花钱去听他们的演唱会?他们的遇冷,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9)

要了解BEYOND的音乐受不受欢迎,最接地气的方式,应该是引进他们的唱片;最迅速的方式,应该是上春晚。

比如齐秦、苏芮等率先走红内地的港台歌手,其方式都是自1988年底被引进唱片开始的。紧随其后的童安格、潘美辰等,莫不如此。随后齐秦才有了1991狂飙演唱会的成功。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10)

比如张明敏作为第一个在内地举办演唱会的香港歌手,就完全是因为春晚。还有小虎队、王杰等歌手,则是因为央视的一个节目《潮》而引发关注。

只有BEYOND,在没有任何人气基础的前提下,还是乐队,还唱粤语,突然要在内地举办演唱会,只能说勇气可嘉。如果赢了,是个奇迹;如果输了,情理之中。

90年代后,港台唱片被大量引进内地,BEYOND的唱片也随之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音响店里,尤其是家驹过世之后。每个人都随处可以买到他们的磁带或CD,到这时,你才真正知道,他们的音乐有多大的魔力。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11)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真的爱你》的一个前奏,就不可救药地沦陷了,那么多歌手中,只有他们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是那样与众不同。而沦陷于BEYOND的时候,基本上大家都不知道什么黄家驹过世的消息。不像现在,听到一首歌来劲,即刻上网搜索这位歌手,10秒内掌握全部信息。

所以说,内地歌迷喜欢上BEYOND的音乐,本质上跟黄家驹的过世没有多大关系,所谓“死亡崇拜”,其实是来自局外人的一种偏见罢了。

BEYOND1988北京演唱会的遇冷,并不代表他们的音乐不被内地歌迷接受,而完完全全是时机的问题。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12)

假如这场演唱会推迟几年举行,效果也许就完全不同。但是造化弄人,也许正是因为那次演唱会的惨败,让BEYOND对内地市场的信心受到打击,所以,当他们觉得在香港被束缚时,选择了在1992年去日本发展,而不是内地。结果呢,哎,真的是造化弄人,一声叹息……

2003年,北京工体“Beyond超越Beyond”演唱会。15年之后,BEYOND终于回来了,完成了当年家驹在舞台许下“我们还会回来的”这一诺言。只是,许下诺言的人却不在了。物是人非,当年的四个人,现在只有三个人回来。当年冷冷清清,如今人潮汹涌,当年的观众表情木然,如今的歌迷泪光闪动……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13)

BEYOND三子说,真没想到,原来在内地在这么多支持我们的歌迷,真的没想到……

如果早10年知道,是否情况就完全不同?

beyond个人的魅力(BEYOND1988年为何折戟北京)(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