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体育生日常训练(在沈阳锻炼身体真方便)

不用去健身房

也不花一分钱就能锻炼身体

这是多幸福的事啊

辽宁体育生日常训练(在沈阳锻炼身体真方便)(1)

小编跟你说

咱沈阳人就是这么幸福

沈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在沈阳市围绕12大领域提升公务服务质量行动中,截至11月10日,沈阳市体育局承担省、市两级民生实事任务已全部超额完成,其中省级民生实事任务共安装292套(个)各类体育健身器材;市级民生实事任务共安装完成20个体育公园和130个乡村文化广场的共162套、1122件器材。并通过创新推出各种线上线下赛事,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通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五进”服务,指导居民科学健身。

辽宁体育生日常训练(在沈阳锻炼身体真方便)(2)

超额完成安装各类健身器材

据了解,2020年,沈阳市体育局承担省、市两级体育民生办实事工作任务。在省级体育民生实事任务方面,承担256套(个)体育健身器材安装工作;在市级体育民生实事任务方面,承担为20个体育公园、100个乡村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任务。截至11月10日,省、市两级民生实事任务已全部完成,比预计11月30日时限要求超前20天,其中省级民生实事任务共安装292套(个)各类体育健身器材,超额完成14%;市级民生实事任务共安装完成20个体育公园和130个乡村文化广场的共162套1122件器材,超额完成25%。市体育局通过安装健身器材,不断增加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建立健身器材维修反馈桥梁

服务大众健身

为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做好健身器材维修维护工作,方便群众更好地健身锻炼,沈阳市体育局在做好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工作的同时,组织各区县(市)在公园、广场,社区、村屯等公共体育场地张贴公布健身器材维修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和反馈意见建议。目前,张贴公布维修联系方式工作全部完成,场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累计接受群众电话反馈50个件次,与群众建立了良好地沟通桥梁,解决了多年健身器材破损反馈渠道不畅通问题。同时,市体育局组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2020年沈阳市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累计接收调查问卷1600余份,反馈问题涉及健身设施智能化发展、增加篮球足球场地、举办接地气的社区(村屯)趣味运动会、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力度、增加儿童健身设施等200余条建议。市体育局将分类梳理建议,努力改进,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

推出线上线下赛事

满足特殊时期健身需求

沈阳市体育局积极探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开展全民健身的新方法,因疫情影响线下活动不能举办,市体育局开动脑筋、创造性地组织线上线下结合活动,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6月20日,举办举办第二届沈阳市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活动特色突出,使文旅体育有机结合。8月5日至16日,历时两周的武术文化节,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武术之都”专家研讨会,并举行武术竞赛套路、传统套路及跆拳道线上竞赛。8月26日至9月20日,举办2020沈阳马拉松嘉年华,在为期26天的时间里,沈马嘉年华实现了超37万报名参赛人数、10天马拉松博览会、4场网络直播带货、新科技宣传推广等突破,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效果之好,得到中国田协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开创了中国马拉松新篇章,为中国马拉松贡献了沈阳智慧。

辽宁体育生日常训练(在沈阳锻炼身体真方便)(3)

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五进”服务

指导居民科学健身

另据了解,为了解掌握沈阳市居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市体育局实施“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街道(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10月19日监测服务启动以来,分别走进位于和平区的省委党校、东北大学幼儿园、望湖路小学、太原街道、水源地社区、沈阳铝镁设计院,苏家屯区解放街道、松辽幼儿园,法库县东丁家房村、西丁家房村等16个点位,为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学生(幼儿)、社区居民、村屯农民提供体质监测服务,历时33天,监测3000余人。本次监测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国家体质监测中心疫情防控指导意见,整个过程安全有序。通过监测服务,为居民开具“运动处方”,使居民了解自己身体状况,更好地参与健身,提高身体素质。此次监测将形成分析总结报告,对我市居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为服务群众健身提供数据支撑。

—THE END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沈阳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