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三鞠躬和四鞠躬的讲究(为什么吊唁时二鞠躬不说二鞠躬要说再鞠躬)

“再鞠躬”,是由“再拜”演变来的。

古人行跪拜礼,分为长跪、顿首、再拜等。

跪地后,双手在胸前合抱,然后俯头向前,额头触碰到双手,这叫拜。如此拜两次,是为再拜。

辛亥革命后,颁布法令,废除跪拜礼。随后,逐渐兴起鞠躬礼。鞠躬礼分为两种,普遍适用的是一鞠躬。在吊唁等场合则一般是三鞠躬。

鞠躬前,应脱帽,摘围巾,身体站直后向前下弯约45度,甚至90度。如果有司仪,则应随着“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的唱礼声行礼。

追悼会三鞠躬和四鞠躬的讲究(为什么吊唁时二鞠躬不说二鞠躬要说再鞠躬)(1)

再拜、再鞠躬,其实就是二拜、二鞠躬。之所以称“再”不称“二”,大约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再”,用于数词的后续,除可以表示数目的递进外,还有再进一步表示敬礼的意思。

二、“一、再、三”,比起“一、二、三”来,显得比较有文采。

三、有时,“二”犯忌讳。比如,佛学讲“不二”。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不二,是佛学中的重要概念。

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再鞠躬”,本来就是从“再拜”等旧礼演进发展而来的,所以不叫“二”而称“再”。

追悼会三鞠躬和四鞠躬的讲究(为什么吊唁时二鞠躬不说二鞠躬要说再鞠躬)(2)

(北宋 米芾《公议帖》 首尾皆“再拜”)

说成“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其实也是可以的。只是,当“再鞠躬”成为习惯用语时,俨然便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俗。

程颐说:“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称“再鞠躬”而不叫“二鞠躬”这事儿,显然无害于“义”,那我们就从俗,称“再鞠躬”就行了。不必故作越世高谈,硬是要“二鞠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