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怎么做好班主任工作(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盼新课程改革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班主任来说既是智慧与创新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新机遇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战,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学校教师怎么做好班主任工作?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教师怎么做好班主任工作(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学校教师怎么做好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盼。新课程改革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班主任来说既是智慧与创新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新机遇。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战,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转变观念,迎接挑战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是否具有新课程理念,是否具有走进新课程的需求和魄力,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此,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加强学习,主动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自觉地转变角色,从先前的管理员、监察员、侦察员等多重身份中转变过来,做班级教育的主持者、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策划者。在学习、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改变“一刀切”的简单教育方式,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会遇到阻力,出现阵痛。班主任在走进新课改的过程中会面临新的压力,新的挑战,这是肯定的,也是正常的。要想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变适应为创新,惟有加强学习,做学习型、知识型教师;善于研究,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信息技术在普及,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孩子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对学校、班级、教师的信息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有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课改是必然选择,任何的等待观望都是在坐失良机,惟有学习起来,行动起来,研究起来,用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教育、先进的方法、创新的理念,走进新课改,做教育学生的行家里手,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新时期、新课改的挑战,做好班主任工作。

二、行为师范,潜移默化

班主任自身的良好形象,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也是班主任形成凝聚力、亲和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因此,作为班主任,无论在教育教学上,还是言行举止上,都应该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例如,面对一些同学随手扔废纸的坏习惯,如果单纯地用嘴说,仅仅停留在给学生指出来,等着让学生去做,这样做,最终地上的纸会被捡起来,但学生的捡纸行为是在老师的要求和监督之下完成的,是“要我捡”,而非“我要捡”,捡纸没有变成学生讲卫生、讲文明的自觉行为,随手扔纸的不文明行为也不会从根本上杜绝。如果面对教室内的废纸,班主任能够主动弯下腰,亲手捡起来,扔到纸篓里,这种看似简单的师范行为,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乱扔废纸的现象。再如,发现黑板擦得不干净,不去责问值日生,而是自己拿起板擦擦干净;讲台上有粉笔头,亲手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放在粉笔盒里;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自己首先做到每天上课、下课以铃声为基准,从不提前,也从不拖堂,每天的上课或早操,能提前做好准备。此时,教师的行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教育资源,一种无声却影响巨大的人格力量。身教胜过言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处无声胜有声。

三、尊重个性,发挥潜能

新课程的核心和宗旨是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谆谆告诫教育工作者:“在你的眼里有瓦特,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于班级中个性不同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后进生”,要讲究工作方法,少批评,多肯定,在班级工作中,要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特长的舞台,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也能在鼓励声中成长。比如,开展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参加文艺汇演,公益劳动、出板报等,就为“后进生”提供了展示特长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自身价值,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发挥其潜能和创造力。

四、面向全体,走向“博爱”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大多偏爱学习好的“优等生”。这种关爱中的不平等现象,对班级管理非常不利。其实,学习成绩的好坏本身也是相对的,因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对于某一个学生来说,90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60分可能就是最大的成功。作为班主任,不应该把学生简单地按照成绩分成三六九等来看待,应该树立平等的学生观,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鲜活可爱的个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才”。这样,才能在班级管理中,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把爱撒播到每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关爱,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取得成功。这应该是新课改理念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五、宽严结合,行之有效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要给予人文关怀,但这并不是不要“严”,一味地讲“慈爱”,这是不讲原则的表现。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这无论是对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或是对于学生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是有利的。因此,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就需要动脑筋、想办法、制定各种班级常规来约束学生,并行之有效。另一方面,班主任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要淡化权威意识,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对后进生适当降低要求,增加感情投入,给他们以信任,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心、爱心、苦心。班主任在工作中如果不能有分寸地重视个性差异,把握要求的尺度,光“严”不“宽”,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败。尤其是中学生,在逐步形成自我意识的同时,也非常在乎他人,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看法,因此,班主任的态度、方法极为重要。比如对待学生的缺点,如果缺乏耐心,不分场合地批评,当众揭短,就会使学生失去尊严,受到伤害。学生的有些过错只要自己反省或班主任暗示就能认识,不必求全责备。总之,对学生的宽容与严格,要把握好“度”,缺乏严格要求的盲目宽容和放任自流,或过于“严格”,使学生受到伤害,都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宽”与“严”有机地结合,才会利于班级管理,利于学生成长。

总之,新课程在班主任行为中生成,班主任在新课程中走向成长。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重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要讲究方法,要研究学生心理,这样,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才会逐渐形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