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勾叉)


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勾叉)(1)


在火药时代来临之前,冷兵器的时代,兵器种类非常的多,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有十八般兵器之说。十八般兵器我们现在武术界的普遍认识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这十八种,这十八种兵器我们现在看来是挺适合民间使用的。

不过,早在几千年前,另有一种十八般兵器之说,更适合战场使用,那就是汉武帝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棍、枪、叉”。那么,这十八般兵器之中,在战场上谁的出场率最高呢?

两军相遇,弓弩争先

在没有火药的时代,两军对垒多是短兵相接,而弓弩这种攻击范围远,杀伤力大的兵器,在大战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在进攻中,先用弓弩来一阵齐射,可以有效杀伤对方的生力军、打乱敌人的队形;在防守的时候,弓弩可以有效的覆盖己方与地方之间的空白地带,敌人想要突击过来就必须冲过守军制造的“弓弩箭幕”,那种铺天盖地都是箭矢的场景,会令很多人胆寒,而硬着头皮冲过来的士兵们也必将会遭受到重大的打击。

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勾叉)(2)


长兵始于棍,终于枪

长兵器之中,最早出现的,应该就是棍了。棍脱胎于殳,殳就是木头棒子,最早是古人用于打猎敲晕猎物和防身只用,后来部落之间打仗,穷人就直接就拎着殳去上战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打仗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檀枣栗桧等木质地比较合适,不易折断;又长度在八尺左右比较合适,随以此为标注来制作武器,从这个时候,殳就改名为棍了,后来人们发现棍的长度齐眉更适合使用,便出现了齐眉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有钱人越来越多,部落之间打仗的时候,有钱人就弄一把小刀绑在自己的殳(棍)头上,以增加自己武器的威力。随着冶金业的发展,金属逐渐的便宜起来,大量的制造矛头已经成为现实,这个时候矛就取代了棍,成为战场上最常见的长兵器。矛是一种纯粹的刺杀兵器。其构造简单,只有矛头、矛柄两部分。矛头尖刺有刃,通常带有血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车流行了起来,战车兵之间的战斗多为横向战斗,矛只能向前刺杀,横向战斗并不好用,于是横刃的戈便诞生了。在实际的战斗中,会发现战车损坏的现象,而持戈的士兵一旦不在战场上互相战斗,戈的作用就跟烧火棍区别不大了。那怎么办呢?总不能带把戈、带把矛吧?于是有人就把戈、矛合体,创造了一种新的兵刃,这就是戟。戟,前安直刃以刺敌,旁有横刃,钶勾啄敌,具有勾刺的双重作用。不过,戈跟戟毕竟是在战车战之中发扬光大的武器,随着骑兵的发展,战车退出历史的舞台,戈跟戟也从士兵的制式武器中退出了,只有部分武将还选择戟作为武器。

槊,是矛的升级版,相比于普通的矛,它加长了槊锋,加大了重量,往往带有配重,主要是用于骑兵的重兵器,在互相冲阵中,依靠强大的冲击力,可以有效的破甲。不过,槊的缺点也非常的明显,它是由符合柘木制成,是细柘杆浸泡油晾干后,用鱼泡胶黏合而成,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一杆槊使用以及废弃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强弓)、重量大长度长只合适骑兵使用(古代用槊的将领往往会另外带把短兵器,槊的长度只适合冲锋,不适合鏖战)等等,慢慢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个时候,百兵之王的枪就站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从此统治了长柄武器的市场一直到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枪刃比矛刃窄,侧刃长,锋利,即可刺杀,亦可劈砍;多带有枪缨,可以防止防止枪头上的血液流到杆子上;枪尾部分带有小尖头,可刺击,也可扎入土沙里把枪固定在地上;长度适中,步兵可作为双手武器使用,骑兵可作为冲刺单手兵器或者鏖战兵器使用。枪可以说是集大多数长柄兵器的特长于一身,于是自枪登上历史的舞台之后,便占据了长柄武器市场第一的位置,直到冷兵器时代的结束。


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勾叉)(3)


短兵始于剑,终于刀

先秦时代,战场上最常见到的短兵器就是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冶金业发展的限制。先秦时代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比较脆,易折断,受制于青铜的这种特性,一种厚脊,双面刃,直柄的武器就诞生了,这就是剑。剑舞动时向正反两边施展都具有杀伤力,用剑尖攻击可以轻易穿透甲衣,是非常危险的武器。由于剑双刃、刃薄,剑刃易受损,剑的攻击姿势多以刺杀为主,横向劈砍为辅,而刺杀造成的创口小,对敌人的有生力量杀伤较弱。青铜时代也是有刀的,但是由于青铜脆、不利于砍,所以制式的战刀几乎没有,仅仅有一些青铜小刀存在。

随着铁器锻造术的发展,铁质兵器逐渐的替代了青铜兵器。因为铁器比青铜器更具韧性,更能承受大的压力,刀终于迎来的自己时代。

刀最终取代剑成为军队的制式兵器,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剑比刀成本高。剑是双刃、身窄而薄,造剑的话,整柄剑都要用上好的材料经过细致的工艺锻造而成,锻造时间久、费用高;而刀为单刃,刀身宽,刀背后,不易折断,并且只用在刀刃上用好材料就行了(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且刀主要为劈砍攻击,刀刃有一定的豁口不影响实际功能。

第二,砍杀比刺杀更具有杀伤力。剑的用法主要是刺杀,一条直线过来,杀伤面积小,容易被对方躲开,砍杀是扇形的攻击面,打击范围大;刺杀的伤口较小,对敌人的杀伤力弱,砍杀造成的创口大,杀伤力强;剑的刺杀对于软甲杀伤力较好,硬甲的穿透力差,随着硬甲的发展,剑的实用性越来越差。

古代一般说剑和刀的成本比,有“十刀一剑”一说,剑成本高,容错率低;刀成本低,容错率高,所以在军队的大规模装备中,刀逐渐的成为了主要的短兵器。

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勾叉)(4)


防御兵器的唯一——盾牌

十八般兵器中的牌,指的就是盾牌。盾是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有大盾和小盾。大盾通常是长方形或者长条形的,主要作用是在镇前摆好防御阵型来抵挡对手的箭雨攻击;小盾大多是圆形的(个别也有其他形状,比如罗马的方盾),单手持,用做防御之用,一般会搭配一个短柄兵器来使用。

盾牌知道火药时代的现在,依旧还在制式兵器的行列。比如,特种警察使用的防暴盾,就是很常用的防御器械。现代的 防暴盾能有效阻挡砖瓦、石块、棍棒玻璃瓶等物体打击和冲刺,一般还有防弹、防冲击波和防强光的功能,能够抵挡轻型武器在近距离的射击。在前进中,小队第一名队员往往手持防暴盾,以便给后面的队员提供掩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