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的来源典故(诗经里的粤方言俚语)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粤语的来源典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粤语的来源典故(诗经里的粤方言俚语)

粤语的来源典故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粤方言“朅”读如[ket3]、“桀”读如[kitʷ3],音通义类,韩诗《卫风•硕人》“朅”作“桀”,都有棒头抬起之义,然用法不同。“朅”一般指用棍棒挑物走路,引申指去。《说文》:“朅,去也。”粤方言叫人离开曰“朅路”,类似日语谓“开路”。《吕氏春秋•士容》曰:“(士)富貴弗就而贫贱弗朅,德行尊理而羞用巧衞。”“弗朅”意谓不离弃。《楚辞·九辩》云:“车既驾兮朅而归。”司马相如《大人赋》曰:“回车朅来兮,绝道不周。”也都是这种意思。

俗“朅”有交义,指阳物举起;用作虚词意类“且”。《吕氏春秋•贵因》载膠鬲问武王军队何时集结曰:“朅至?”高注:“朅,何也。”“朅至”犹“且至”,类今俗语曰“鸟至”,意谓什么时候到位。“桀”(杰)通“榤”、“橛”、“杙”,本谓木桩,桀出即突出,用如动词意类“揭”。《左传•成公二年》曰:“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所谓“桀石投人”就是用木棒将石头弹(桀)起抛向敌人。另“朅”、“桀”都有突发之义,故韩诗云:“桀,挺也,疾驱貌。”

 参见篇目:《卫风·硕人》:“庶姜孽孽,庶士有朅。”《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桀桀。”《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

       注音用宽式国际音标,声调用数码表示,近汉语拼音之四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