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倾听聚焦痛点排忧纾困)

住房难、停车难、看病难……在群众反映的问题中,有一些由于历史遗留或配套机制等原因,长期困扰群众生产生活,成为“老大难”问题。70年来,北京日报的一代代新闻工作者深入走访调研,就群众反映的难题,通过新闻报道或者内参等方式,引起相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一篇篇报道推动政府部门理顺机制,最终促成“老大难”问题圆满解决。

健全配套帮居民住进新房

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倾听聚焦痛点排忧纾困)(1)

本报内参推动解决朝阳劲松、团结湖地区新房入住难题。

1981年2月16日上午8时许,载有北京日报记者耳宝君的汽车驶入了中南海,在一处殿阁前面停了下来。耳宝君按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步入勤政殿会议室,在会议桌的下首处拉出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很快,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开始了,专题讨论耳宝君在《北京日报》“内部参考”刊发的稿件《建成的房屋不能尽快使用的情况》。

当年2月9日,北京日报编发了内参《建成的房屋不能尽快使用的情况》一组四期稿件,共计7500字,反映劲松、团结湖两个居民区已建成的大片楼房,因为服务设施不配套、交通不便等原因,房子建成了却无法入住,空房不断遭人偷盗拆砸,新楼变旧楼,旧楼变破楼。

时任中共中央胡耀邦看到这组内参后,于2月11日在内参上批示:“把这四份材料压成一份材料,印成书记处文件,并通知北京市有关同志,下星期一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办公厅将批示情况传达给报社,并责成报社内参部压缩材料,为中央起草会议文件。接着,中央办公厅通知报社:下星期一(2月16日),请写报道的记者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记者,参加这样高级别的会议,从来没有想过。”耳宝君回忆,当天的会议上,在胡耀邦同志简单明了地讲了一段开场白后,他第一个发言。他把为什么要采写这个题目和采写的经过简单作了汇报。

经过讨论,胡耀邦同志作了总结发言:一、不管是中直机关的,还是国务院机关的,凡是建好的房子,现在还在扯皮的,限期三个月之内住进人,再不住人,就由北京市没收。二、分配房子时,要尽量先解决没有房子住或住房十分紧张的困难户。三、赞成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同志提出的“要克服扯皮问题,必须有个好的思想基础,北京市准备开展一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讨论”。北京日报和新华社要宣传这个讨论。四、城市建设问题,另行组织专题讨论会。

1981年3月1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区、局负责干部会议 动员全市开展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讨论》报道。报道提到,本市劲松、团结湖两个新建住宅区有些房屋建成后,不能尽快投入使用。关于这个问题的反映,引起中央书记处的重视。市委决定,开展“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讨论。与这两个住宅区建设有关的一些单位,如煤气公司、市和朝阳区财贸部门、供电、电话、公共交通、房管、市政、建筑、教育等部门都开始行动起来,边讨论边改进,一些工作进度显著加快。

1981年3月4日,《北京日报》头版刊登《劲松、团结湖住宅楼交付使用进度加快》报道,介绍与劲松、团结湖两个新建住宅区建设有关的单位,在开展“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讨论以来,由于作风转变,工作出现新气象,建设、验收工作显著加快。房管部门不扯皮,讲协作,抓紧验收房屋,验收人员也增加了,达到使用条件的房屋随交随验收,一星期内接管11幢住宅楼;粮食局帮助粮店扩大供应范围,劲松住宅区又有80多户居民不用进城买粮了,3个粮店解决了4000多户居民的购粮问题;供电局减少审批手续,已经对58幢楼房供电;电信局克服困难,为两个住宅区挤出70部电话,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电力站、热力站、煤气站、粮店、中小学等用户的急需得到解决,部分居民的公用电话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1981年“五一”过后,劲松、团结湖两个居民小区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居民住进去了,商店开张了,学校开学了,水电气通了,公共汽车跑起来了。这个由北京日报内参推动的中央书记处会议,影响越来越大,最终促成了新房入住难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解决。

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倾听聚焦痛点排忧纾困)(2)

2018年,本报报道城区多处盲道被侵占,相关部门及时整治,并探索建立盲道畅通守护机制。盲道通了,盲人秦师傅顺畅出行。 张淑玲 摄

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倾听聚焦痛点排忧纾困)(3)

2008年,南双旗杆65号院停水超过三年,经过本报报道,属地建起了便民水站,解决了50多户居民吃水难问题。曹斌 摄

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倾听聚焦痛点排忧纾困)(4)

2018年,本报报道奶子房小学因为周围拆迁,导致学生被迫翻墙、穿铁栅栏的问题。属地迅速抢修出一条“绿色通道”,方便学生上下学。

各方联动让南站不再“难”

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倾听聚焦痛点排忧纾困)(5)

困扰旅客多年的北京南站出行难题,经过本报的报道,终于得到解决。

顶漫天星光,披一路征尘……对长途旅行返京的乘客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顺利回家。然而,返京后遭遇的乘车难、黑车乱令他们的回家之路备感艰难,北京南站一度被旅客称为北京“难”站。北京日报记者张淑玲接到市民对北京南站北广场外黑车扎堆拉活儿的投诉后,2018年7月24日、25日深夜,同摄影记者和冠欣连续两晚蹲守南站,全面了解了站外幸福路丁字路口正规出租车及黑车扎堆揽客、漫天要价等乱象,并深入到北京南站地下停车场等各个点位,寻找出租车运营跟不上,公交、地铁停运导致客流疏散困难等深层原因。

7月27日,《北京日报》“政府与市民”版头条以《出租车遮挡号牌揽黑活儿》为题,报道了北京南站的交通乱象,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等中央媒体也跟进报道。

就在该报道推出的当天晚上,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等相关负责部门同志便深入现场,对黑车问题展开整治。

7月29日下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又在北京南站召开交通运行秩序改善工作会,召集丰台区政府、南站管委会、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北京市公交集团、京港地铁公司等相关部门,共同磋商如何解决北京南站深夜旅客回家难等一系列问题。各方就北京南站运营秩序探讨建立长效机制。

此后,相关部门联动,出台了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延时运营、推出定制公交、调度出租车辆候客等一系列整治措施。不仅严查黑车,更要求公交、地铁等部门建立综合保障机制,切实为乘客解决回家难问题。在此后的两个月,北京市公共交通部门持续发力,同北京南站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一道,探索出公交地铁通力合作、无缝对接乘客需求等一系列举措。为及时沟通乘客需求信息,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还专门建了一个“北京南站交通保障群”。每晚6时、9时各发布一次高铁到站的时间、人数等信息,公交、地铁、出租等随时加派运力。此外,公交、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地铁4号线成了“北京之最”——当时北京结束运营最晚的地铁。一系列配套措施彻底终结北京南站出行难题。

为探访整治效果, 9月16日、17日深夜,张淑玲同和冠欣又来到北京南站蹲守回访。“闭环”机制的最后一篇报道《让南站夜归人回家不再难》刊发,旅客的吐槽声变成了点赞声,至此,困扰旅客多年的北京南站出行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延安

编辑 实习编辑 高悦

流程编辑 刘伟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