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

诵读课文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循循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课文详解

一、作家作品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北冥有鱼》

1、字词识记

(1)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mínɡ)   鲲鹏(kūn)   抟(tuán) 迁徙(xǐ) 齐谐(xié) 正色邪(yé)

(2)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北海)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水运动)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怪异的事物)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旋风)

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湛蓝色;尽头)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罢了)

(3)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其正色邪 (“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4)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南冥者,天池也。 (天: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

2.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水运动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问题探究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北冥有鱼》一文的寓意是什么?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展开想象和联想。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推己及彼,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读课文,基础积累。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代词,怎么)

是鱼之乐也(这)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

请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

(2)译文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现性格。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充满智慧,善辩)

3、问题探究

(1)庄子与惠子二人辩论的问题是什么?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2)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

(3)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5)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从形式上来看,庄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来反驳了。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属于强词夺理。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6)从二人辩论的语言来看惠子和庄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分析,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观赏和移情同感,从美的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四、总结课文

《北冥有鱼》借助鲲鹏的寓言故事,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他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也表达了庄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寓言,通过庄子、惠子的辩论告诉我们要追求快乐自由和诗意的生活。

《北冥有鱼》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想象神奇,意象雄奇,文风恣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图文助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1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2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8)

课后练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3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4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5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6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7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3)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5)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7)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8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庄子两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9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