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幻如仙境似醉似迷情(爱如密西西比河沉静如迷)

《污泥》:爱如密西西比河沉静如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幻如仙境似醉似迷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幻如仙境似醉似迷情(爱如密西西比河沉静如迷)

如幻如仙境似醉似迷情

《污泥》:爱如密西西比河沉静如迷

木易· 7 分钟前

长相俊俏的艾利斯估计到影片最后也没能弄清楚玛德这个成年人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便是少年和成年人对于爱的理解差异。《污泥》(又译《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看起来就像是电影版《汤姆索亚历险记》,貌似少年历险的故事里,却折射出令人唏嘘无限的某种爱的道理:这世间存在着一种爱,值得我们为之执着奋斗,也许注定没有回报而需要放手,却仍然值得有所坚持。

《污泥》视角独特,让所有人都以为本片是以小男孩艾利斯为主角,实际上却只是借少年的角度去反映成年世界的爱。在男孩艾利斯看来,他所认为的世界本应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一个直拳赢来一个女孩的芳心。他所理解的爱情也因此变得简单,就是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所以当他勇敢的对女孩表白的时候,眼神中透露出来的单纯让人为之触动却又难免产生一丝怜悯,因为这注定没有结局。影片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当他喜欢的女孩不再接电话而和其他男孩嬉笑的时候,艾利斯伤心了。可这种伤心并未让他真正明白大人世界的爱情。他把他父母离异的原因归结为可恶的城镇以及河岸管理条例,把玛德对珍妮佛的执着理解为他的怯懦和不诚实。孩子的视角对于爱情而言,永远都应该让大人值得反思。但现实是,大人们的世界往往又不能像玛德那样只有爱情,因为还有生活。

那大人们视角里的爱情,会是怎样的呢?从马修·麦康纳饰演的玛德整个表现就可略窥一二。玛德作为一个男人的魅力绝对不仅仅局限于那风一般矗立在河边的英姿,也不止于他面对野外世界和近乎蛮荒生活的坚强意志,而在于他对一份明白人都看得出来的没有回报之爱的执着与奋斗。倘若我们都有爱过,就会明白这其中会存在一种这样的情况:所有人都觉得你是疯子,而只有你觉得沐浴在幸福之中。这种情况存在的时候往往是爱得足够深沉的时候,这种爱让爱情本身极具魅力,以至于爱的人沉醉其中无以自拔。沉稳老练的狙击手早已看出玛德爱着的那个女人并不具备靠谱的条件,甚至明白无误的用极具摧毁性的言语刺激过玛德。而事实也证明了玛德爱着的那个叫珍妮佛的女孩确实令人忍不住想喷脏话,一个随便在酒吧里就和人表现得十分亲热的女人永远都是值得保持车距的。可玛德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的思维世界里,她是他的唯一,并且为了这个唯一的爱,他甘愿自己背负罪名,甘愿颠沛流离,甚至不惜冒上牺牲生命的风险。

导演杰夫·尼克尔斯试图用纪录片一样的镜头向我们展示密西西比河原始、彪悍的一面,在略显几分冗长和沉闷的镜头里,我们能够看到奔流不息且浑浊不清的密西西比河所渗透出来的力量。这种河流的力量赋予了沿岸人们的生活信心,却也由此让人们产生一定程度的窒息感。河流中的污泥和砂石以及游离不定的蛇,让河流本身变得无比强大。但即便是河流如此之强大,玛德也并没显现出畏惧,相反,他敢于搏击河流的浪头,敢于挑战河岸的事物。这种勇敢与其说是源自于他打小就生活在河边,倒不如说是源自于他内心的爱。这种爱,如同密西西比河平缓的河水般沉静如迷。

但电影本身不得不说是很优美的,这得归功于密西西比河自身的天然风光(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并不喜欢那浑浊发黄的河流),也归功于导演杰夫的镜头语言。导演杰夫·尼科尔斯用一种近乎克制的手法将密西西比河的原始和压抑表现出来,同时又用一种隐忍的节奏将故事慢慢道来。这使得观看本片也像坐在小艇上随着密西西比河流动一样,几乎四分之三的时间里,我们坐在小艇上风平浪静的慢慢流动着,到最后四分之一的时候开始遇上急流,节奏明快地进入整部影片的高潮。河边木屋的枪战多少有种古老的味道,并不特别炫酷,但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真实。这也正是导演杰夫想要达到的某种效果,慢慢的,有克制的运镜,隐忍地叙事,将一个男人对爱执着和奋斗的过程展现出来,接近真实,直抵人心。

或许,《污泥》并不能像《爱在黎明破晓前》那样浪漫悠然,也不能像《那些年》一样充满明媚阳光,却能够在一片污泥中给人以爱的启迪。有时候,爱是拥有,需要供养;而有时候,爱是得不到,却值得坚守。得不到却为之执着奋斗的,没有什么判断标准来评判好坏,但谁都会知道,这行为本身就已经足够令人尊敬。

就像影片结尾呈现出来的宽阔河面一样,只要有爱,便会有希望。

PS:饰演艾利斯的男孩真是像极了“上尉诗人”詹姆斯·布伦特啊!!!

还没有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