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非遗课程需要准备什么(南京白局走进扬州小学)

扬子晚报网11月6日讯(记者 陈咏)白局在南京负有盛名,但很多扬州人对此了解不多。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玲玲老师,带领着南京金陵风白局曲艺团,走进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蒋王中心小学,带着新编曲目《我的家乡在南京》、《城门颂》、《殷红的记忆—雨花台》、《绣红旗—红梅赞》等,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南京白局的视觉、听觉盛宴。

高校开设非遗课程需要准备什么(南京白局走进扬州小学)(1)

非遗艺术进校园

记者了解到,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说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白局属于联曲体说唱艺术,白局曲牌大多来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生动传神。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2007年,南京白局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校开设非遗课程需要准备什么(南京白局走进扬州小学)(2)

精彩表演

活动现场,扬州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对南京白局不无好奇,兴趣浓厚。一位老师感受过白局表演后对记者说,特色鲜明,太有感染力了,和扬州的说唱艺术“板桥道情”有点相像。这次这么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门表演,演得精彩,看得过瘾,不仅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作为老师,收获也很大。

校对 苏云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