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

自古以来,才子佳人,书中男女爱恨情仇,让人读来不甚唏嘘,无尽惆怅。古代人的爱情,不像现代人一样自由奔放,却也并不迂腐。今天就且来读读汤显祖的《牡丹亭》吧。

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1)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本书就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碰到了伊人美景,蠢蠢思春,邂逅一段绝世之恋。

《牡丹亭》女主角杜丽娘,其父系南安太守杜宝,剧中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后裔;其母甄氏,剧中说与魏明帝的老妈、大美人甄皇后同出一脉。杜太守很重视女儿的教育,聘请年可六旬的老儒生陈最良为家庭教师。用杜太守的话说,教丽娘接触书卷并非为了“念遍孔子的诗书,但略识周公礼数”而已。陈老先生给少女丽娘和丫鬟春香上的第一课是“诗经课”,讲的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儒家经义中,这是关乎“后妃之德”的一首诗,但丽娘却说“圣人之情,尽见于此乎。今古同怀,岂不然乎”,她感性的的认为,这是一首情诗。

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2)

丫鬟春香听课坐不住,一会子便领了“出恭牌”,溜出去了,发现了后面一座大花园。课后,春香抱怨陈老先生是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丽娘对这利嘴尖舌的丫鬟数落了一番,便急问她先前说的花园是什么样。春香答道:“景致么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远的曲水流觞,面着太湖石山,名花异草,委实华丽。”

丽娘和春香游园,是《牡丹亭》里的精华部分,也是她爱情悲剧的开端。

丽娘: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春香: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丽娘: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春香: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丽娘: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春香: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正所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3)

丽娘和丫鬟遍赏园林春色,一时间春情翻滚,思绪蹁跹。春香去看顾老夫人,留下丽娘一人在园子里,困倦的丽娘在亭子边略一坐,竟然睡着了,梦见一介书生拿着柳条请她作诗。她惊问:“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书生回答道:“小姐,咱爱杀你哩!”如此直接的表白,真是令人又惊又喜。

两人说话间,欲拒还迎,书生搂抱着丽娘到了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

丽娘醒后,自知是春梦一场,但是留在她心中的一切太过真实了。书生的风流倜傥,柔情蜜意深深的印在她心中。她试图循着梦的痕迹,寻觅梦中情郎,然而牡丹亭边风景依旧,斯人却无影无踪。不久便郁郁成病,香消玉殒。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牡丹亭》第二十齣《闹殇》,也就是舞台上的《离魂》,杜丽娘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安排。

丽娘:春香,我记起一事来。我那春容,题诗在上,外观不雅。葬我之后,盛着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

春香:这是主何意儿?

丽娘:有心灵翰墨春容,倘直那人知重。

春香:姐姐宽心。你如今不幸,坟孤独影。肯将息起来,禀过老爷,但是姓梅姓柳秀才,招选一个,同生同死,可不美哉!

丽娘:怕等不得了。

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4)

丽娘病逝,正逢金军入侵,太守杜宝被调任淮扬安抚使,只得匆忙将女儿安葬在了园中梅树旁,并建成一座“梅花庵”,叫道姑看守。丫鬟按丽娘生前嘱托,将丽娘的画像装在紫檀匣子里,藏在了园中的太湖石下。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住在杜家的园中,捡到了丽娘的画像,深为爱慕,便将丽娘的画像悬在居室的墙上。每日间对着丽娘的小影,越看越爱,顿时痴了起来,不由得轻轻呼唤。他进膳时唤她,吃茶时唤她,就连睡觉时也抱着画像入眠。正是“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5)

丽娘的游魂半夜回归,每夜都看到屋内亮着灯光,好奇之下便悄悄从门缝里去看,发现墙上挂的竟然是自己的画像,那痴情的书生一口一个“俺的姐姐,俺的美人”,其情状被看了个真切。她便上前去敲门。

柳生:呀,户外敲竹之声,是风是人?

丽娘:有人。

柳生:这咱时节有人,敢是老姑姑(指看守园子的道姑)送茶来?免劳了。

丽娘:不是。

柳生:敢是游方的小姑姑么?

丽娘:不是。

柳生:好怪,好怪,又不是小姑姑。再有谁?待我启门而看。

柳生开门一看,灯光之下站着一个艳若桃李的少女。

柳生:莫不是莽张骞犯了你星汉槎,莫不是小梁清夜走天曹罚?

丽娘:这都是天上仙人,怎得到此。

柳生:是人家彩凤暗随鸦?

丽娘:俺不为度仙香空散花,也不为读书灯闲濡蜡。俺不似赵飞卿旧有瑕,也不似卓文君新守寡。秀才啊,你也曾随蝶梦迷花下?

柳生:是当初曾梦来。

丽娘:俺因此上弄莺簧赴柳衙。若问俺妆台何处也,不远哩,刚则在宋玉东邻第几家。

柳生:是了。曾后花园转西,夕阳时节,见小娘子走动哩。

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6)

丽娘和柳生的情事被道姑窥破,道姑很同情这一对幽明鸳鸯,协助柳生掘开了丽娘的坟墓,丽娘游魂落身而复活。由此,一段“死可以生,生可以死”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得以完成。之后的情节与铺陈,都是在为这段故事的落地寻求合理化。

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曾说:“丽娘的梦,是一个无时间性的世界,在这世界中,爱是唯一的真实。”爱,令人升华,跨越幽明,超脱生死。没有爱的人,与僵尸死肉何异。而有爱的人,可以为爱而死,则何事不可为?

杜丽娘的爱情,死于这个时代,丽娘,死于这个符号。爱情的渴望,往往甚于爱情本身,大多数人的恋爱,都是自己与自己的恋爱。

陈寅恪先生说曾说:“情之最上者,事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也就是说,柳生其实只是一个想象,丽娘到了青春年纪,情窦初开,这是人之天性。

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7)

然而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这种自由的爱情是她所不能寻求的,她的青春被锁在春闺里,就连随便迈入后花园都不大可能。家教甚严。

在《牡丹亭·训女》

外:俺问你小姐终日绣房,有何生活?

贴:绣房中则是绣。

在听丫鬟说女儿在睡觉时,责怪夫人,“夫人,你才说"长向花阴课女工",却中荣女孩儿闲眠,是何家教?”

也把女儿叫上来责问一番。“适问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绣馀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这都是你娘亲失教也。”

这种封建礼制下的所谓“家教”,是闺中女儿的人生牢笼。

相思不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游园惊梦)(8)

一曲《牡丹亭》,写尽了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林黛玉读来都“心痛神痴,眼中落泪。”从古到今,不乏绝美的爱情故事,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令人震撼,这个故事,开篇就早已预示过了,正所谓“梦长梦短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但愿天下有情人“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