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按脸部酸痛(按按头面部神清气爽)

小编导读

经常用脑、用眼,大家是否有一种眼睛疲劳、头昏昏沉沉不清爽的感觉?闭闭眼,稍微休息一会儿,情况并没有改善多少。快看过来,这时候你需要一套简单的头面部按摩法。一套动作做下来,头目清爽,疲劳、昏沉之感一扫而光。

《灵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精华之血、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头面五官通过经络,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密切联系。所以通过头面颈项部的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调节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增强人体的代谢,改善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防病祛病的目的。

因此,古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头部的锻炼,由此也总结出许多头部经络按摩的方法,比如推攒竹、按睛明、捏眉心、按揉百会等。

01 推攒竹

推攒竹又叫“开天门”。中医认为,位于额头正中线上的天门是元气出入的门户,推揉天门,可以滋补人体精气。

推的方法是用双手拇指自两眉头之间,交替向上直推至额上前发际处;动作由轻到重,每次30~50次,以额头皮肤微微发红为度。经常推攒竹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眼部和头面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手按脸部酸痛(按按头面部神清气爽)(1)

攒竹穴 来源:《中医锻炼法超简单》

02 按睛明

人体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明,光明之意。从命名上就可以得知此穴可以使眼睛光亮。

按睛明就是用大拇指指甲尖轻掐穴位,在骨上轻轻前后刮揉,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刮揉1~3分钟。可以防治近视,缓解目赤肿痛。

手按脸部酸痛(按按头面部神清气爽)(2)

睛明穴 来源:《中医锻炼法超简单》

03 揉太阳

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一横指的凹陷处。此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揉太阳的方法是用两个拇指指腹分别压住左右两个太阳穴,顺时针方向,用力稍强揉16圈,方向相反再揉16圈。揉太阳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有助于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手按脸部酸痛(按按头面部神清气爽)(3)

太阳穴 来源:《中医锻炼法超简单》

04 揉百会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采艾编》记载:“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因此在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以找百会治疗。揉百会的方法是,将手指指端按压在百会穴点按揉动,动作缓和,用力不宜过大,反复2~3分钟。可改善脑部供血、健脑益智、镇静安眠。

手按脸部酸痛(按按头面部神清气爽)(4)

百会穴 来源:《中医锻炼法超简单》

05 捏眉心

捏眉心就是按摩印堂。印堂的位置就位于眉心。

印堂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每天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两眉间的皮肤稍向上拉100次,就能感觉到一种胀胀的感觉向两侧放散,那是阳气在冲击,之后就能感觉到脑子特别清醒,眼睛也特别明亮。

06 按揉头皮

双手十指指腹分别置于头部两侧,做小幅度按揉,逐步移动,按揉整个头皮,直到整个头部感到放松为度,一般每次2~3分钟。

07 拿五经

一手手掌置于头顶,中指放在头部正中的督脉上,食指和无名指放在两侧的膀胱经上,拇指和小指放在膀胱经两侧的胆经上(头顶前后中央线即为督脉,确定好中指位置,其他手指微微打开,即自然落到了相应的膀胱经和胆经上了),在头顶部从后向前用手指指腹进行拿五经,每次1~2分钟,到头顶感觉轻松为度。

08 梳头发

两手手指张开,以手代梳,微用力,从前额开始,经头顶或颞部到枕部反复做梳头动作,每次约3分钟,到头皮微热为度。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常以梳头作为健身妙方,他在一诗中就说:“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人霜莲根”,并有“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的亲身体验。

总之,“头为诸阳之会”,经常给头部按摩还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摄氧量,有益于大脑皮质的功能调节,让你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聪明。

好书推荐

锻炼锻炼,练就好身体。这里有超简单、超好用的中医锻炼法,让你轻轻松松获得健康——

手按脸部酸痛(按按头面部神清气爽)(5)

《中医锻炼法超简单》

本书分为6章,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四大锻炼“秘籍”、保持好身体的好习惯、变美的锻炼法、经络锻炼法、锻炼治百病、四季锻炼法。文中内容简明易懂、一学就会,让读者能通过简单的锻炼法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锻炼法超简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明 郭艳幸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