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古代思想发展趋势(东西方国家的较量)

#头号周刊#

东西方古代思想发展趋势(东西方国家的较量)(1)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是: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善人”指的是道德的主体,他与道同在,与道创造的整个世界同在,所以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支撑和依靠,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在这句话中,老子指出,天道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是无亲无疏的,但是它喜欢和善良的人站在一起。换句话说,天道鄙视惩罚无德的人与无德的国。

现代社会,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激烈碰撞,加之生活形态的转变,西方人很多人思想都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丧失了信仰,精神空虚,所以为所欲为,不顾后果。等到后果出现,方追悔莫及。

人生有限,物欲无限。红尘滚滚,西方人迷茫痛苦,不是因为物质上的缺失,而是因为心灵的干涸。西方人被携裹,把有限的时间和经历去追逐身外之物。财富地位聚散随缘,人栖身于上,时时颠簸,哪有幸福安宁可言。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眼里只有自己优点的人,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的人,就听不进别人的话,很容易目中无人。

自己夸耀自己功劳的人,其实没有功劳,也不会让自己彰显。静水流深,越优秀的人往往越是低调。轻浮骄傲的人一般没什么本事。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本焕老和尚常说:“无是无非无烦恼,有因有果有菩提。”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你的善心善行,都可能成为你的善缘善果。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愿意付出善良,别人也会愿意回报善良。

上天不分亲疏,经常眷顾为人厚道、心地良善之人。做事厚道,才能得人心;说话厚道,才能暖人心。厚道,是一切的根本。土地厚才能承载世间万物,做人厚道才能承载鸿德之福。天理公道,无亲昵,不偏私,常常使善良之人获得厚福。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解脱纷争,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至大也是至微,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微妙大统一的法门。

和光同尘,不是要我们随波逐流,而是要我们随曲就伸,守住人世间的正义与光明!

弘一法师说:“人做得剔透玲珑了,便是艺术。那时你可以舍生取义,你可以视死如归。你可以视金钱如粪土,你可以视富贵如浮云。你可以视色相如敝履。”人生正如一场修行,要想活得自在洒脱,必先迈过这一道门坎儿。放下心底的那些执念,还自己一片淡然。

万事万物刚刚开始的时候,大道是很简单的,到了后来,演变成了很复杂的局面。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真正高明的人生,都是历经沧桑之后的简单天真。越复杂心越累,名利的枷锁让人一刻不得歇息。一切终究成空,想来又是何必。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段话的意思,累积到了满盈,不如及时停止;锐气如果太盛,不能长久保持;家里金山银山,没人能守得住;富贵加上骄傲,自己埋下祸根;成功了就退下,这才合乎天道。

天道好循环。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成住坏空是佛教用语,“成”,事物出现;“住”,事物繁荣一段时间;“坏”,开始走下坡路;“空”,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世间万物,西方的结局,莫不如此。

东西方古代思想发展趋势(东西方国家的较量)(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