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1)

@书起说:我们什么都说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缘分,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目送》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2)

今天,我无意间听到了一首歌《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是2019年发行的,现在听依旧感触颇多。

歌曲下面的评论也真实得让人泪目:

二十年前:

“爸爸,这是坏人吗?”

“爸爸,电视打开怎么都是雪花呀?”

“爸爸,你怎么什么都会啊?”

“爸爸,你怎么这么厉害呀?”

二十年后:

“女儿,你帮我下载一下这个软件。”

“女儿,这个怎么不动了,你帮我弄一下。”

“女儿,手机的这些垃圾怎么这么多,帮我清理一下。”

“女儿,你好厉害啊,这个我叫我同事帮我弄,他们都不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心目中那个无比强大的父母竟然开始仰视、依赖我们。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3)

三八妇女节那天,一大早我给我妈发了一个红包,午休时间,我妈领了红包,然后给我回了段语音:“哇,你给我发了红包吗?那等你过几天回来,帮我提现到银行卡里面好不好?”

她的语气是掩饰不住的高兴,但是我却感觉得到她的“讨好”。

自从我妈有一次不小心往游戏里面充值了钱之后,我怕她再被骗,就教她以后红包提现,可是怎么教,她都不会,教到后面,我的耐心都快耗光了,而她也慢慢的沮丧起来。

在意识到我开始不耐烦之后,她说:“要不,以后我领了红包,等你来帮我提现好不好?凡事要我输密码的东西,我都不输,免得被骗,好不好?”

那小心翼翼的“讨好”,却让我觉得像回到了小时候。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4)

小时候,无论我想要出去玩的时间长一点,或者想要买一些东西,都会小心翼翼的讨好我爸妈。

有时候,是撒娇,有时候,是选择多做一些家务,做为金钱或者时间的对等交换。

只不过,现在的讨好对象变成了父母,我们也从“主动讨好”的一方变成“被讨好”的一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轮回,一切都颠倒了顺序,小时候我们讨好父母,长大后父母讨好我们。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5)

之前,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在一个宁静午后,一个儿子和垂暮之年的父亲并肩坐在一起。

这时候,一只麻雀飞落在草丛上,父亲问儿子:“那是什么?”

儿子看了一眼,答道:“一只麻雀。”

过了一会,父亲又问:“那是什么?”

儿子再次抬头:“那是麻雀,我刚刚跟你说过了。”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6)

又过了一会,麻雀飞起,又降落,父亲欠身,好奇的又问了一句:“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了,说:“爸爸,那是一只麻雀。摸—啊—麻!七—跃—雀!麻雀,一只麻雀”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

这下儿子更火大了,他张开双臂,做出扇动翅膀的动作,大声冲父亲嚷嚷:“那是一只麻雀,麻雀,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了!您听不懂吗?”

父亲起身走回屋内。

过了一会,父亲回来了,手上多了一个小本子,他递给儿子:“念。”

儿子接过本子,念了起来:“今天,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玩,一只麻雀飞落在草地上,儿子一遍一遍的问我“那是什么?”总共问了21遍,我也一遍遍的回答“那是一只麻雀。”回答了21遍。

回答一下,我便拥抱他一下,一点都不觉得烦,还想着我的乖儿子真是可爱......"

故事中那个可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也不会再追问爸爸“那是什么”;而反观眼前的儿子,仅仅被父亲问了四遍就暴跳如雷。

假如爱有尺度,儿女对父母的爱的刻度,和父母对儿女的爱的刻度,相差几何?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7)

小的时候,父母在我们眼里是无所不能的,是英雄,是神仙;

长大慢慢发现,父母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也是众多普通人中的一员,只是为了我们,他们才看起来无所不能的。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8)

一眨眼,我们已经成长到父母需要“讨好”我们的年纪了。

父母的讨好里藏着无奈和心酸,他们不再强大,不再无坚不摧,他们需要子女的关心和陪伴,不要让亲情变成小心翼翼的讨好。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都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包容老去的父母,就像父母包容儿时的你,这是陪伴最深沉也是最幸福的一层含义吧。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9)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是什么歌(这首评论18万的歌)(10)

文:书起

某知名啥也不是的新媒体小白、间歇努力持续摆烂的可回收废物、习惯午夜心碎的三十岁花季少女、废话大赛常驻嘉宾、朋友圈小有名气的穷光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