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牡丹的寓意和象征(谁不爱这一蓬既寓意吉祥又生机勃勃的)

凤凰牡丹的寓意和象征(谁不爱这一蓬既寓意吉祥又生机勃勃的)(1)

这是上海民光被单厂生产的、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床单。当然这条床单也有其他花色,但最深入人心的无疑就是印着牡丹的这一款——印花的方式当时叫做“四菜一汤”,就是中间一朵大花,旁边四朵小花。对于上一代人来说,结婚的就算没有三转一响,但绝对不会没有这条床单作陪嫁。然后这条床单一用三四十年,不破损,不褪色。那么对于下一代人来说,无数人都是睡在这一大四小五朵牡丹花上长大的。

除了国民床单以外,印象当中小时候家里牡丹花可谓无处不在。枕巾、毛巾、脸盆、热水瓶、搪瓷杯、甚至痰盂上,到处遍布着牡丹。这些富贵喜气的图案,从小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中国花协开始就国花征求网友意见的时候,许多网友都一脸茫然:什么?牡丹居然原来不是国花?

凤凰牡丹的寓意和象征(谁不爱这一蓬既寓意吉祥又生机勃勃的)(2)

根据普遍的说法,牡丹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被国人所种植,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而在隋唐时,牡丹的种植更已达到了鼎盛,刘禹锡留下的那首“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成为了咏牡丹的诗篇里最脍炙人口的一篇,“国色天香”也成为了牡丹的专属定语。

但其实,在唐代,牡丹是一种奢侈品,品种名贵的牡丹可以在达官贵人之间卖出一个天价。李肇曾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春有值数万者”。所以唐诗里有许多叹牡丹贵的,比如柳浑就有诗云“近来无奈牡丹,数十千钱买一窠”。当然更有名的是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所以牡丹寓意大富大贵,一是来自其花团锦簇,看起来雍容华贵,二来当时牡丹确实很贵。赏不起牡丹的人,只好用蜀葵做替代品,柳浑那首诗的后两句,就是,“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戎葵就是蜀葵,而陈标的《蜀葵》说得更加直接:“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案。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闲处只缘多。”

但对于牡丹的狂热追捧,随着唐朝的衰落而结束,但这反而令牡丹越加亲民,越加接地气。但牡丹富贵的寓意,并未因此而改变。这就令牡丹越来越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谁不爱这一蓬既寓意吉祥又生机勃勃的牡丹呢?

凤凰牡丹的寓意和象征(谁不爱这一蓬既寓意吉祥又生机勃勃的)(3)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确实有过一轮国花的评选,当时牡丹的主要对手是梅花。梅兰竹菊四君子,梅花居首,无论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还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也都足以证明国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但梅花美则美矣,总有一些孤傲,有一些孤芳自赏的味道在那里。从一个宽大的理解意义上来看,梅花更像是知识分子躲入书斋的挣扎与喘息,牡丹才是普罗大众在美好年华里的欢乐与喜庆。与其遗世独存,不如花团锦簇,这从国民床单暖色系的牡丹图案,远远卖得比冷色系的梅花兰花图案好上,就可以看得出普遍的审美偏好。

当然,国花之争里也有地方利益的因素在里面,这不知道是不是国花一直悬而未决的原因之一。比如北方牡丹多,南方梅花多,而牡丹又有洛阳牡丹与菏泽牡丹之争。但无论如何,我还是看好牡丹,因为我觉得相比梅花,牡丹也体现了一种时代的自信在里面——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了,对未来的预期更高了,我们应该承认并且习惯于接受一个向好的社会和时代,与其仍然如一株瘦梅般争风斗雪,在苦涩中暗自绽放暗香,不如一起来享受这个如牡丹般色彩浓烈寓意喜庆的时代。所以,无论是洛阳牡丹还是菏泽牡丹,都是极好的,只要我们选出的牡丹,不是白居易笔下的“富贵牡丹”,而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如同国民床单上那般的“国民牡丹”。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网”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