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驿镇历史(戴桥镇更名代桥镇)

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桥驿镇历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桥驿镇历史(戴桥镇更名代桥镇)

桥驿镇历史

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

近日,安徽界首市戴桥镇启动规范使用标准地名工作,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界首市地名委员会《关于规范使用“戴桥镇”标准地名的通知》文件指出,根据省民政厅《关于界首市戴桥镇不宜更名为代桥镇的函》和《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从文化传承和地名历史延续考虑,“戴桥镇”不宜更名为“代桥镇”,“戴”和“代”是不可替代的字,不宜简化使用。

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大会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推动下,地名被大会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地名不仅仅是人们对地理实体的命名,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历史、人文信息。我国地名数量浩如烟海,这些地名记录了祖国大地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记录了辉煌的文明史。在现代社会,地名更是关系着每一个社会、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人,在国家建设、国际交流、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各地大幅度地清理了地名用字中存在的异体字,这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了便利,也使地名的标准化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然而,一些想当然的地名简化却破坏了地名所富含的理据性,割裂了地名用字与历史的联结。

有的地名与自然环境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既可以表示附近的高山低谷、江河湖海,也可以记录当地富有特色的物产。还有的地名和历史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见证了朝代更迭、社会变迁。比如,黑龙江省的“瑷珲”。“瑷珲”原为满语音译词,意为“母貂”。后来“瑷珲”更改为“爱辉”。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将黑河市爱辉区下辖的爱辉镇更名为“瑷珲镇”,“瑷珲”在消失多年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地名和历史之间的联结。

地名承担指示、代替地理实体的作用,这种符号作用,要求地名尽可能地从简并且具备区别性。但是,如果以牺牲理据性和历史延续性为代价,对于“从简”的过度追求便是不可取的。安徽省这次为“戴桥镇”正名,就是在保护地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些地方应当认识到,地名用字不单单是指示地理实体的符号,同时也记录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探索。因此,与当地自然人文联系密切的地名用字,能不改则不改。如果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在更名换字前也要做好自然人文历史的调查,为地名用字和所指称的地点建立新的理据桥梁。(赵清源)

本文来自【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