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甘肃(甘肃金塔航天生活)

航天精神甘肃(甘肃金塔航天生活)(1)

5月中旬,位于甘肃酒泉市金塔县东北部的航天镇城区一景。 冯志军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4日电(冯志军高莹张婧)位于甘肃酒泉市金塔县东北部的航天镇,是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最近的乡镇,近年当地围绕驻地科研、部队轮训人员以及往来游客的衣食住行等,而衍生出分门别类的精细保障服务,进而催生出如火如荼的“航天经济”。

5月中下旬,航天镇城区一家拥有50余间客房的宾馆,在“疫”后恢复营业不长时间便日益“爆满”。该宾馆老板高玉芬在镇子上经营过近20年水产生意。观察到近年来航天镇往来人流量的逐年增多,自称“靠航天经济起家”的她,投资一千余万元修建了这家宾馆,并于去年开始专注于“旅游生意”。

“可能是这两年国家对航天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所以来的客人越来越多。”高玉芬坦言,从之前红红火火的水产生意,到现在经营这么大的宾馆,没有航天事业的支撑也做不起来。她身边不少亲戚朋友多年的生产生活也多与航天镇发展紧密相连,甚至有人直接从事基地绿化、基建等工作。

航天精神甘肃(甘肃金塔航天生活)(2)

因航天城内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让当地村民可以享受到早出晚归的“上班族生活”。(资料图)金塔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村的人均收入,比金塔县城里高多了。”张吉雄表示,这些都是航天经济带来的改变。与大多数普通村落不同,该村人脱贫致富向来不需要通过“背井离乡”的常态模式,因航天城内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让村民可以享受到早出晚归的“上班族生活”。

常年和“航天人”打交道的张吉雄,通过“熟识渠道”购得了一些数量有限的太空培育的“草莓种子”,他在村里的大棚进行了试种,尽管最终只有一颗成活,并结出了色泽饱满的草莓,但他始终舍不得品尝,而是通过图片向每一位来此的客人进行展示,以证明航天科技成果的“落地花开”。

航天镇是由金塔县原双城乡和天仓乡于2004年4月合乡并镇后成立的中心集镇。据金塔官方数据,新中国成立以来,145颗人造卫星、11艘航天飞船、11名航天员从这里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想。

“我们的定位就是军民融合航空小镇,一方面保障服务‘航天人’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一方面是餐饮住宿等服务。”航天镇党委书记邓世鹏向中新网记者说,目前拥有1.2万人的该镇依托“航天经济”,基本家家户户都参与了进来,既有城区餐饮服务业,也有城郊炙手可热的休闲农业,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邓世鹏表示,“航天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亦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除了有的放矢的扶贫帮困支持,还有项目资金助地方发展。双方如此频繁“互动”,更显“军民鱼水情”之深。(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