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

今天是周一,例行的闭馆日。

不过今年,很多博物馆打破了这个惯例。只因为,这个周一恰逢5月18日,每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

还记得前不久刷屏的《后浪》吗?

开篇让人“满怀羡慕”的是:“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这句话,在博物馆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

一个城市真正的底蕴:等你探秘的博物馆

还记得第一次去国家博物馆里,看到教科书中的各种代表华夏文明的文物,出现在面前的那种震撼与冲击

今天,数以万计的珍藏、典籍,在一家又一家博物馆里展示,无数游客可以免费观赏,欣赏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一如这个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行走在博物馆中,你印象中的历史就活了过来。这样的冲击,在参观安徽博物馆的过程中更为深刻!

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更显亲切,历史深处,隐藏着江淮先民的辉煌与骄傲!借助这些文物,传诸后世,激励代代新人。

合拍君选择代表性的几件,大家共赏: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2)

【玉琮】

新石器时期·江淮良渚文化

1996年,肥东县出土

1996年元月中旬,肥东县张集乡刘岗村出土了一似宝塔状石器,经省考古专家鉴定为古代大型玉琮。

在全国现有出土玉琮中高度为第三(第一在国家历史博物馆,第二在台湾故宫),属国家一级文物。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3)

【玉鹰】

新石器时代·距今5500年

1998年,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

整体造型是鹰;鹰的双翅是猪首;鹰腹部是八角星纹。

有学者认为,八角星纹象征着太阳,而这件玉鹰则是当时太阳崇拜、鸟崇拜、猪崇拜三维一体的综合,也可能是三个部落联盟的图徽。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4)

【吴王光剑】

春秋

1974年,庐江县出土

吴王光剑为春秋晚期的青铜器,为吴国国君姬光所用。

此剑保存基本完好,至今依然十分锋利,铭文是吴王光剑中最长的,体现出吴国军队战胜敌人的冲天霸气。铭文为:“攻吾王光自作用剑,恒余以至克战多功”,大意为:吴王光自作用剑,我威武勇猛,杀敌制胜,功绩卓著。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5)

【鄂君启金节】

春秋·距今2400年左右1957年,寿县邱家花园出土

这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

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免税通关凭证,“金节”用铜铸成,文字错金。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见,因而极为珍贵。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6)

【金边玛瑙碗】

北宋

1972年,滁州市来安县出土

这是一级甲等文物,是安徽省唯一的一件玉器类“国宝”。

金玉合制的精美器物——金边玛瑙碗,它的发现,真让人见到了有钱都难以买到的“金镶玉”。碗口沿部镶嵌金扣。碗显现玛瑙的自然纹理与柔和妩媚的光泽,让人为之惊叹。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7)

【双龙镂空金坠饰】

北宋

1958年,宣城市西郊出土

凤冠霞帔是宋代妇女礼服中的重要装饰。

此件霞帔坠为鸡心形,由两片金叶捶压合成,镂刻首尾相对的双龙纹。整体造型玲珑剔透,精美别致,将实用与装饰的功能完美结合。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8)

【玛瑙洗】

南宋

1952年,黄山市休宁县出土

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这件玛瑙洗,杯口一侧雕琢一新月形耳,耳下有一环形鋬手,是一件精美的工艺珍品。

有网友评论:纵使有先进的工具,现在很难达到如此的效果,一种通透起荧的质感!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9)

【贯耳玉瓶】

1956年,安庆市棋盘山元代尚书右丞夫妇墓出土

此瓶玉质晶莹温润,设计典雅,制作技艺高超。

为目前所知,元代出土玉器中的瓶类精品。贯耳瓶的两只耳朵呈直管状,某种程度上也有劝诫君王广开言路、善于纳谏的含义。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0)

【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之一。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1)

【七月新篁图】

清 郑板桥

郑板桥的画作,画上款识:竹叶阴浓盛夏时,画工聊写两三枝。无端七月新篁迸,不怕秋风发迹迟,板桥居士郑燮。

郑板桥仅绘寥寥数竹,便使人如入一片青郁葱翠的竹林。画家笔下的每一竿竹,每一片叶,笔笔得势、片片入神,生机盎然。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2)

作品名称: 御侮图强的淮军群雄

作品种类:油画

作者: 赵以朴 赵以夫

晚清重臣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62年在安庆成军,因兵员与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淮军是晚清政府的主要国防力量。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3)

作品名称:清代最大文派-桐城派

作品种类:国画

作者:罗耀东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等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传承源远流长,文论博大精深,著述丰厚清正,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影响延及近代。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4)

【铸客大鼎】

战国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33年,于安徽寿县出土

铸客大鼎,又名楚大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呈现出楚人的雄心壮志。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5)

前足足跟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体现了这件大鼎是安邦定国的重器。1933年出土,是安徽省博物院八件“镇馆之宝”中最为珍贵的一件。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6)

楚大鼎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圆鼎,肚大能存,其容量甚至超过声名遐迩的国宝“后母戊大方鼎”。毛泽东主席参观时曾风趣地说:“这个大鼎,可以煮一头牛啊!”

合肥市博物馆位置(合肥地标-博物馆)(17)

历史容易让人沉浸,不过出馆的时刻已到。这里借助若干文物,让大家管窥一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前往安徽省博物馆,亲自参观,看看实物。

对了,安徽博物院除了常设展览,还在5·18期间重磅推出两个主题展览: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

浑厚华滋——黄宾虹书画作品展

安徽博物馆里,有无数的珍宝和文明故事,等待你的挖掘。相信合拍君,抽空去看看,做一回后浪,一定不虚此行!

THE END

|

文字撰稿 = 张东栋

图片拍摄 = 张东栋

编辑 = 合拍君 合拍HPAI

以上图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