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的冤魂去找父亲(窦娥的冤潘金莲的命)

最近,大陆电影市场显得格外冷清,就连往年重头戏的十一国庆档今年也乏陈可数。前一段时间的韩国丧尸片《釜山行》可能大家还历历在目,各种刷爆朋友圈,各种分析解读,搞得好像中国就没拿得出手的电影似的。就我看来,中国大陆其实还是有很多不错的电影的,有相当一批坚持电影艺术的导演,只是目前的电影市场被过度消费,这些发行投入较少的影片很难走进大众的荧幕。今儿,我就给大伙儿介绍一部小众电影,片名叫《喊山》。

窦娥的冤魂去找父亲(窦娥的冤潘金莲的命)(1)

这是一部小制作低成本的小众电影,影片主要演员,恕我见识浅薄真不认识,倒是有几个配角挺眼熟的,可以说是超低演员阵容。故事的情节有点儿像最近国内外好评不断,得奖不停的冯小刚最新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悲催版本。下面先简单介绍下故事情节:影片讲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西北偏远山区一被拐少女不忍凌辱设计意外谋杀重获自由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原是一富贵人家的千金,在一次观戏的夜晚走失被人贩子拐卖,当时才几岁。被拐后由于无意听到买方也就是后来的成了自己男人的杀人犯的杀人经历后被剪掉舌头,从此成为了不能说话的哑巴。之后女主为摆脱痛苦,设计意外谋杀成功,也因此结识善良的男主,却不料此举却致使男主成为嫌疑犯,而后两人上演了一场感人的爱情戏码,最终女主坦白真相选择一人承担法律责任。

这部电影的整体手法是穿插倒叙,故事情节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忆中不断完善圆满。特别是女主的身份更是贯穿整部影片,看完不免透出一股凄凉。故事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究,但在上个世纪的偏远农村,这种悲剧还是大量存在的。片中女主从孩提时代被卖到长大后逼婚生子,期间一直受尽凌辱,但却一直无法逃脱,虽然相信很多人观后都质疑这一情节的逻辑性,为何女主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不选择逃跑而是委曲求全?但我却认为这个即便是在现实中也是讲得通的。首先,由于从小就受尽各种迫害,早已失去反抗的意愿,再加上无法说话,想要这些落后封闭的村民相信自己几乎已不太可能;其次,女主已育有一儿一女,感情的牵绊也是其不敢逃跑的一大原因,要知道禽兽不如的丈夫对自己这样对儿女又能好到哪去。最后,年幼被拐,现在都不知家在何处,又逃亡哪里?所以说,女主的最终选择看似是下下之策但其实是无奈之举。对杀人犯的憎恶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有他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女主为此可谓是煞费心机,借心爱人之手摆脱恶魔,除害之后还能与心爱之人共同生活,成就一段姻缘。

窦娥的冤魂去找父亲(窦娥的冤潘金莲的命)(2)

此片的一大看点当然少不了诸多讽刺,这也是此类影片的亮点之处。一是,以代理村长为首的村民的愚昧自私,看似是在主持公道,实则是不想惹祸上身,关键时刻丧失人性的善良,毫无原则,只求自保;二是,杀人犯作恶十几年无人问津,在其死后世界太平之时公安机关却悄然而至抓走女主,人世间的公平正义仿佛有些时差错位,公权力的作用成为显摆。这些讽刺的存在使影片的立意更为深刻,对观影者的冲击更加强烈。

综上来说,此片虽然是小制作低阵容,但在艺术手法和思想立意上还是很有水平,演员的演绎也很到位,看完后不免会有一丝沉重。中国的荧幕应该多些这样的作品,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生活确实不只有欢乐,还有悲情与不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