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的经济学(读书经济学十四)

2、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一辈子的事,面对漫长的人的一生,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思维不断地进步,品格不断地提高,这就需要不断学习锻炼思维能力和批评性思考能力;理解人生,感悟人生,丰富人生通过阅读学习,可以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阅读是投资,阅读量的大小,就是投资的多少不阅读就是不投资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生活上的经济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上的经济学(读书经济学十四)

生活上的经济学

2、阅读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一辈子的事,面对漫长的人的一生,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思维不断地进步,品格不断地提高,这就需要不断学习。锻炼思维能力和批评性思考能力;理解人生,感悟人生,丰富人生。通过阅读学习,可以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阅读是投资,阅读量的大小,就是投资的多少。不阅读就是不投资。  

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各国平均读书的量。犹太民族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以色列人均读书量居全球第一,平均每人每年阅读64本书;俄罗斯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于阅读图书、报刊和其他出版物的时间近1个小时,每人年均阅读55本;日本40本,德国有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韩国人均7本。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中国人平均的阅读量和韩国差不多。根据中国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有73.77%的学生说他们平均每个月阅读13本书。59%被调查的学生说他们主要阅读经典文学或者流行小说类的图书,还有40%的学生喜欢励志书籍。

国外大学生对阅读量的要求,简直让中国学生难以想象。中国学生和国外名校阅读量上的差距之大,可以说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中外大学生在阅读投资上的差距,产生了毕业生质量的差距。差距不仅是语言能力层面上的,更多的体现在学习方法和思维力度上。美国顶尖大学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非常高,学生需要完成数量庞大、内容精深的阅读任务,不仅是教材,还有大量的期刊文献和书籍。中国学生号称考试机器,在托福考试中甚至可以拿到满分,但是面对老师布置下来的阅读材料,会冒出一身的冷汗。每天的阅读量会高达上万到几万字,读完材料之后,教授还会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并且在课堂上公开对学生们的读后感作出反馈。

根据浙江工业大学 图书馆季亚娟和王醒宇《国内外大学生阅读情况比较及高校图书馆教育与推广的反思》一文,中国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请看以下两位作者的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国内(%)

国外(%)

1、平均每天阅读的文献量是否达到3万字以上

18

82

85

15

2、平均每学期诗文的课外书是否达到10本以上

12

88

92

8

3、平均每学期阅读专业论文是否达到50篇以上

17

83

92

8

4、在专业阅读过程中是否泛读比精读多

25

75

85

15

5、阅读的内容来源是否4种以上

12

88

87

13

6、是否知道如何筛选阅读材料

25

75

80

20

7、阅读专业书籍和论文时是否做读书笔记

5

95

11

89

8、专业课老师是否要求学生阅读大量教材外文献并提供书目或相关网站

54

46

87

13

9、专业课老师是否要求学生写课外专业阅读文献综述或评述

31

69

86

14

10、是否知道阅读材料的引用规则

8

92

98

2

11、校内是否有读书相关的活动

86

14

0

100

12、最喜欢的阅读场所是否图书馆

95

5

92

8

13、阅读目的主要以兴趣所致还是为考好成绩或为找工作

兴趣所致33

考出好成绩67

兴趣所致76

考出好成绩34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如国外名牌大学,阅读的能力也有着本质上的差距。中国的大学生知道如何筛选阅读材料的人只有四分之一,而国外大学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懂得这样做;只有百分之八的中国大学生知道如何引用阅读资料,而国外学生的这一比例高达98%。中国大学生对阅读本身的兴趣不太大;学术阅读时功利性非常强;非学术阅读时娱乐性又非常强。阅读量和质上的差距,反映中外学生的巨大差距。

中国人一直在说能力教育,阅读是我们学习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要想提高阅读的能力,就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来总结经验和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更多的是用以学习,提高我们的能力。我们通过大量阅读锻炼以下这些能力,一是逻辑分析能力;二是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三是记忆力。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来锻炼自己的检索能力,也就是查阅工具书和各种文献的能力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让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丰富知识、吸收信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与此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从小开始,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来说,阅读的要求就更高了。从大学时代起,就要学会做研究,首先就要学生学会搜索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从中发现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有所了解。再通过分析、归纳整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在国外,一个领域宏观的研究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学术界内顶尖学者来做的。希尔伯特是对二十世纪数学有深刻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被称作是天才中的天才。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38岁的大卫·希尔伯特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统称希尔伯特问题,后来成为许多数学家力图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希尔伯特问题中有些现已得到圆满解决,有些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科学研究综述的基础,好的文献综述,可以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阅读量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一旦养成了阅读习惯,就会发现书中的无限乐趣。阅读习惯会一生陪伴着你,让你终生获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