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训练的技巧(引体向上训练的)

“引体向上太难了。”这是不少同志的心声。作为新《大纲》必考的基础体能科目,引体向上新的考核标准要求身体摆动幅度不超过15度,这让不少平时采取摆杠借力方法训练的战友叫苦不迭。

如何提高引体向上训练成效?值班员作为多年来“硬拉派”的践行者,根据训练实践经验,总结了引体向上训练的“三要素、七法”。

下面围绕“三要素”及通过自身实践的“训练七法”,与战友们交流。

所谓“三要素”,即:抓握力、背部肌群发力、核心收紧能力。

第一要素,抓握力,简单归纳成一句话就是:能持续扣住腕。

引体向上训练的技巧(引体向上训练的)(1)

而需要练的重点肌肉非前臂的肱桡肌莫属。大家在训练中不难发现,小臂肌肉特别粗壮的战友往往比大臂肌肉粗壮的战友更能拉,这主要是肱桡肌在起作用。

引体向上训练的技巧(引体向上训练的)(2)

肱桡肌让我们在引体向上中能更好的扣腕,增加手掌与单杠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调动发力。

第二要素,在起始状态下通过收紧肩胛骨,调动背部肌群发力。

引体向上训练的技巧(引体向上训练的)(3)

引体向上不单单是两条手臂使劲,主要发力肌群在背部,吊杠后,可以通过耸肩这个作动,找到收紧肩胛骨,进而募集背部肌肉群发力的感觉。在实践中,可以进行战友间的辅助训练,辅助者用双手托住训练者的背阔肌两侧向上托,辅助完成一个引体向上。

常见的辅助者向上托训练者的腰部是不对的。另外,下巴过杠也是错误动作,因为下巴过杠时,背部肌群并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引体向上训练的技巧(引体向上训练的)(4)

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用胸部去“撞”杠,并注意拉到最高点不要弓背,为的是背阔肌得到充分发力,能更好的募集背部力量。

第三要素,核心收紧能力。很多战友奇怪,“核心收紧能力”是什么?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从腰腹到大腿和脚部,均保持绷紧状态,双腿并拢,脚尖向下,这就是核心收紧。

不论是从运动生理学还是体育竞技训练上,核心力量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倘若不收紧核心,腹部以下身体成松散状态,那么上拉的同时力量会从下肢分散掉,造成能量泄漏。所以,练习平板支撑、悬垂举腿等同样对提升引体向上有很大帮助。

引体向上训练除了掌握“三要素”,关键必须坚持苦练,更应该提倡巧练、科学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为此,值班员总结了以下七种训练方法。

(一)吊杠练习。吊杠主要练习抓握力,手腕要绷住劲,扣紧杠,尽量加大手掌与杠的接触面积。

可以以30-60秒为一组,一次三组,练完体会到前臂酸胀,证明找到了肱桡肌的发力感觉。适应后可进阶练习,将毛巾缠到单杠上,增加单杠的直径,在此基础上抓握,更能深度刺激前臂肌肉群。

(二)负重卷绳训练前臂。卷绳一端绑上哑铃片等重物,另一端缠到棍子上,训练者通过双手旋转棍子,将重物提上来。此方法能迅速增强前臂肌肉。方法(一)是静态训练前臂肌群,此方法则是动态训练,动静结合,效果更好。(三)低位(退阶)引体向上(又名澳大利亚引体)。针对一个标准引体也做不了的战友,可以先降低难度,借助双杠,双手抓握住一侧杠体,比肩略宽,身体绷紧,只有脚跟与地面接触,慢慢拉起身体,胸部贴杠。除了双杠,也可以借助其他训练工具,此动作重在找背部发力的感觉。(四)半程引体向上。向上跳起抓住横杆,双臂弯曲到九十度,肩部收紧,将身体拉起,在最高处暂停1-2秒,再缓缓落下,口诀是快起慢放。(五)弹力绳辅助训练。将弹力绳绑在杠上,利用弹力绳的弹力,借力做标准引体向上,一-组20个,一次完成三组。逐渐降低弹力绳的阻力,直到最后撤掉。(六)GTG训练法(Grease The Groove)。例如,你最多能做10个引体向上,那么每次只做60%的量,即6个,然后一天内做10到15组。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质的飞跃。(七)负重引体向上。负重5- 20公斤,完成标准引体向上。每组尽最大力80%,做三组。

方法(一) (二)适用于所有人;

方法(三)(四) (五) 适用于1个标准引体也做不了的战友;

方法(六)(七)适用于突破瓶颈区的战友。

文章结尾总结一句口诀:

吊在杠上扣手腕,

收紧肩胛胸撞杆。

核心收紧防泄漏,

下拉双肘向内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