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聊斋多少人的童年阴影(超前市场化手段拍摄)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当这首经典的歌曲响起来的时候,想必绝大部分的70后,80后乃至90后的人都不陌生。它就是8、90年代热播的《聊斋系列电视剧》的主题曲《说聊斋》,由乔羽作词、王立平作曲。至今也是一首经典影视歌曲。

86版聊斋多少人的童年阴影(超前市场化手段拍摄)(1)

像经典的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作为80年代拍摄的电视剧,大家都知道它们都出自中央电视台。而作为经典的86版《聊斋》,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它竟然出自地方台。它就是由福建台联合南昌电影创作研究所投资拍摄的(南昌电影创作研究所主要作为前期投资方之一,联合署名),而当时担任福建台台长的俞月亭,起了决定的作用和做出巨大的贡献。

俞月亭,浙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6年担任福建台台长。当时,福建台作为一家省台,一年拍摄电视剧集不到8集,整个电视剧部门也只有16人,经费一年不到20万元。台里大部分人思想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面对这样的现状,俞月亭想改变福建台里落后的面貌,就开始发掘台里的优秀人才,并启用李栋。采纳李栋的建议,拍摄60集的《聊斋》。当时那么大实力的中央台,《红楼梦》才敢拍摄32集。实力比福建台强很多的山东台,48集《水浒》就拍摄了8年。凭福建台的这点人力和财力,要拍60集的《聊斋》,有人笑他们是天方夜谭。

作为福建台台长的俞月亭,有自己的想法。他下定决心将《聊斋》作为探索小台、穷台快速发展电视剧创作的实验工程来做。从1987年9月《聊斋》正式开机,历经整整三年,到1990年9月,《聊斋》最后一部片子拍完,整个《聊斋》系列电视剧47部80集按计划完成。说句题外话,86版《聊斋》,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毕竟1987年才开始拍摄,可能是以讹传讹,或者大家都默认吧,这里不过多讨论。

1991年春节前后,《聊斋》在全国30多个省市台播出43部69集。3月份在福州召开《聊斋》工程总结大会。会上总结认为全部的《聊斋》片中,1/3片集的质量属中上,1/3的属中等,1/3的属中下。《聊斋》工程的财务结算显示,整个工程耗资500多万,每集电视剧平均制作经费是47500元,而争取来的赞助、有偿拍摄服务、出售版权以及和其他省台交换的稿费、设备折旧费也就是这个数目,可能还有赢余。而版权收入,以及和省台的交换的稿费也只是截止到1991年。 当时86版《西游记》,由央视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耗资600万,历时6年完成。 作为省台,投资拍摄的《聊斋》,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而且采用超前市场化运作手段解决拍摄资金问题,而且在拍摄过程中严格把控拍摄电视艺术质量,感染和激励了全国知名的文艺工作者,反过来也促进了《聊斋》的艺术成就。很多全国著名的导演,不计报酬,来担任《聊斋》剧集的导演,比如谢晋导演了《辛十四娘》,王扶林导演了《西湖主》。福建台拍摄的《聊斋》无疑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

重视和重用人才,是《聊斋》成功的关键 俞月亭能够将一个《聊斋》这样一个实验工程,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而保质保量的完成,为福建台取的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手下的两个得力干将就不得不提了,一个叫李栋,一个叫刘印平。

86版聊斋多少人的童年阴影(超前市场化手段拍摄)(2)

从右到左:李栋、俞月亭、刘大印

李栋原本是广西的一位作家,非常有才华,因为作风问题,后来调到福建台。结果,到福建台还是不受重用。俞月亭担任福建台台长,发现李栋的才华,并启用李栋。并采纳李栋的建议,决定拍摄60集《聊斋》来振兴福建台。李栋推荐了原南昌电影创作研究所的张刚合作,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李栋凭着广泛的交往,联系了十多位全国知名的电影剧作家,加盟到《聊斋》的创作队伍中,山东大学教授,《聊斋》研究所所长袁世硕做文学顾问,长影的著名导演苏里做《聊斋》的艺术顾问等等。又请到文怀沙、阳翰笙、曹禺、冯至、范增等文学艺术大家做聊斋的总顾问。

刘印平,也叫刘大印。山东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山东话剧团后入伍福州军区前锋话旅团当演员,后来退伍在上海台当制片。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福建台筹拍《聊斋》,就义无反顾的加入的福建台《聊斋》录制总部。而刘大印有更大胆的想法,待《聊斋》拍俊,接下来拍100集的《三国演义》。俞月亭评价两人,说他们都是能人,都是当领导的角色,思想开放,点子多,气魄大,一个擅长笔头,一个擅长实干。刘大印,担任《聊斋》的总制片人,后来俞月亭被免职,他离开福建台,北上首都,后来出品了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刘晓庆版《武则天》和《康熙王朝》,这是后话。

《聊斋》拍摄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

福建台原台长俞月亭决定采用李栋的建议拍摄《聊斋》时,就将《聊斋》作为一个实验工程来做。说明白点就是台里零投资,需要李栋白手起家。李栋拿着台里借来的5000元启动资金,开始全国各地去拉赞助和投资。 后来,他找来原南昌电影创作研究所的所长张刚。张刚表示愿意出20万,除了合作拍摄,联合署名,将来如有盈利,规还投资并适当分红。张刚说他看中福建台的气魄和《聊斋》这个工程,还有对俞月亭和李栋的信任。《聊斋》工程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到位。《聊斋》录制总部也正式成立。

86版聊斋多少人的童年阴影(超前市场化手段拍摄)(3)

利用电视台的无形资产,与地方单位合作,开展有偿服务。例如帮对方拍摄宣传片等互助互利,筹集资金。也是《聊斋》工程筹款的一个手段。比如,在宁德地区,拍摄的剧集放在宁德拍摄,并且把宁德的主要风景名胜区作为背景拍进电视剧中,另外替宁德拍摄几部宣传片。这样,就提前拿到宁德投资拍摄《聊斋》剧集的10万块了。后来在三明地区和外省的一些地方用同样的方法筹集了一大笔资金,加快了《聊斋》的拍摄进度。

《聊斋》总部及剧组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1988年《聊斋》总部有四十多天,账上才几百块钱。最少的十几天,只有190元。总部一个月1万多元的开支,都是总部工作人员自掏腰包凑起来的。当时《鲁公女》剧组制片主任拿出自己6000元的私房钱开展筹备工作。当时,总部也毅然把唯一的一辆工作用车卖掉,凑钱让《鲁公女》开拍。

俞月亭派李栋和刘大印去香港找投资,虽然没有拉来投资,却扩大了《聊斋》电视剧地区和海外的影响力。后来新加坡、马拉西亚、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影视公司派人或来函购买《聊斋》的版权。值得一提的是应日本东和公司邀请俞、李,刘访问日本,并和东和公司签订其购买80集《聊斋》的版权,以及预买版权的方式合作拍摄100集《三国演义》的协议,并支付15万美元预付款。后来李栋,又去日本要回10万美元。这样《聊斋》的录制工作走出困境。

全国知名文艺工作者对《聊斋》工程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成就了这部经典作品。 而《聊斋》摄制总部对《聊斋》工程的精益求精的,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感动了全国文艺工作者。 1987年4月19日,《聊斋》创作研讨会在福建宁德飞鸾海军基地招待所召开,全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有袁世硕教授,北影的赵大年,长影的顾笑言、赵葆华等等。这个会议整整开了12天,而且只是只给报销差旅费和伙食费,没有任何补贴。连稿酬标准都没有商定的情况下,关在一个偏僻小镇的招待所,过苦行僧般的生活,并认真创作和参加研讨会。这群当时中国顶级的剧作家最主要是被《聊斋》剧组的真诚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所感动。

1987年9月10日,《聊斋》剧组在宁德举行开机仪式。在随后放映几个事先拍好的精彩镜头时,结果完全令大家失望。俞月亭毅然决定停机整顿,必须确保拍摄质量。虽然,停机整顿损失了25000元。但是,也赢的全国报社记者和专家的好感和敬意,也警示了剧组。 后来,《聊斋》总部为了保证各剧组的艺术质量,特别做出决定,一批剧目完毕,下一批剧目将上时,都要邀请上一批剧目部分主创人员和下一批部分主创人员,召开一次艺术研讨。总结上一部的成功得失和讨论了下一批的如何提高。这样的措施,保证了聊斋拍摄的电视剧,整体一批比一批好,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86版聊斋多少人的童年阴影(超前市场化手段拍摄)(4)

随着《聊斋》系列电视剧的开拍和播出,福建台由往年省级台节目交换中的“欠债户”,到1987年的“扭亏为盈”,1988年第一次荣获“繁荣荧屏”二等奖,1989年荣获“繁荣荧屏”一等奖,排名全国第五名。

1990年3月俞月亭被福建省委免职。原本根据俞月亭的计划,作为实验工程的《聊斋》能顺利拍摄,证明了当初设想的完全正确。那么接下来拍摄100集的《三国演义》才是大动作。而通过拍摄《三国演义》建立好莱坞式的“东方电视城”,让电视制作基地化、产业化。这个在当时绝对是个超前的庞大的计划。早在1988年5月在福州就召开《三国演义》剧本研讨会,当年7月为了和中央台争《三国演义》,在北京举行筹拍《三国演义》的新闻发布会。后来经过争取,中央台同意由福建台拍摄《三国演义》。随着俞月亭的免职,福建台的《三国演义》所有计划都落空,中国国家电视剧创作中心收回了《三国演义》拍摄权。红极一时的福建台终于落寞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