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功成经历(古代论功行赏的功是如何计算的)

文 | 陈飞

提要:先秦时期,秦国处于一片蛮荒之地,东方诸侯甚至没有把秦当做是一个国家,更别提对手了。而改变这个局面的正是商鞅,他用法度令秦国焕然一新:耕战体系刺激了农业生产,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这样兵农合一的做法让后世疯狂效仿,既保障国家的经济力量,又保障国家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普通老百姓看到了突破阶级限制的捷径,那就是战争。一个普通的小兵只要获得了卓越的战功,他就有得到爵位的资格,成为一名贵族。于是老百姓一反常态地渴望打仗,曾经视战争如洪水猛兽的态度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古人的功成经历(古代论功行赏的功是如何计算的)(1)

可是,商鞅的这个办法有一个问题比较棘手呀!《史记集解》引谯周曰:“秦用卫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商君书》:“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又“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必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又“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

所以,普通小兵要依靠的是杀敌的数量。这个问题便是我们说到的棘手问题,古代的军功按照人头算,一个小兵要想复刻薛仁贵的晋升之路,恐怕得砍下至少数百颗脑袋吧。这战场上死的人倒是多,可你能砍死一个人便专心于枭首邀功吗?这样的人活不过下一秒钟。所以,战争结束后打扫战场时便成为大家抢夺军功的时机。面对成百上千,甚至数万数十万的军功,收拾得过来吗?

后世的美国人提供了一个思路,他们在霸占北美的战争中不断屠杀印第安人,因为印第安人骁勇善战,对侵占土地的白人毫不留情,所以后来对印第安人暴虐行为十分残忍。用来请功的脑袋太多了,便改为用头皮请功。这些白人们将死亡的印第安人头皮连带头发一起割下来,可得赏金100英镑,折现在8000英镑,6.8万人民币。头皮的收敛就简单快捷多了,在金钱的刺激下,这些白人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做梦时面前都是头皮的模样了吧。

古人的功成经历(古代论功行赏的功是如何计算的)(2)

而中国作为鼻祖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办法:他们使用两个字来诠释军功计量标准,一个是“馘”,一个是“聝”。“馘”表示小规模战斗斩人敌首级献功授爵,“聝”表示大规模战争,割敌人左耳献协授爵。所以,在伤亡率较少的战役结束后,士兵有充沛的时间、精力将敌人的脑袋割下来当做换取军功的战利品。如果在一场大战结束后,为了加快打扫战场的进程,便会允许用敌人的左耳代替脑袋来请赏了。在一些游牧民族,这样的习惯持续了很久,甚至演变成割去鼻子的做法。而当时视中国为老师的日本,学坏不学好,在入侵朝鲜的时候也使用了这样的办法,让两万多朝鲜将士失去了自己的鼻子和耳朵。日本甚至建造了一座耳冢到日本京都东山区丰国神社门前,用来彰显他们可笑的“胜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