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气候的影响因素(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知识点
  • 非洲的气候

非洲主要分布着5种气候,大致关于赤道对称:

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两侧(非洲中部和西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

②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③高原山地气候全年干燥寒冷;分布在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区;

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两侧、索马里半岛;

⑤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地中海的沿岸、非洲最南端。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气候的影响因素(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非洲的气候


例题

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图,读图完成17~18题。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气候的影响因素(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17、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

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18、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

答案:C、A

精讲精析:(1)分析形成甲地风化壳的外力作用。①甲地位于非洲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丙地位于非洲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②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昼夜温差较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地表植被较少,沙源多,风力沉积作用较强;河流稀少,流水侵蚀作用较弱,因此选项ABD错误;③甲地气候干燥,植物和动物都较少(生物量小),因此生物风化作用较弱,选项C正确。

(2)分析石棉矿的成因。①由题干可知,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侵入岩为岩浆冷凝而成,岩浆温度很高,与周围岩石接触后发生变质作用,选项A正确。


总结
  • 三大岩石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甲地和丙地的气候,分析甲地风化壳的成因(各种外力作用);②根据石棉的成因(原有岩石 侵入岩),并结合侵入岩的成因(岩浆冷凝),分析石棉矿形成的地质作用(变质作用)。

地球上的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类

①岩浆岩:地幔的岩浆在内压力的作用下,侵入地壳的上部,冷却凝结形成了侵入岩(例如花岗岩);如果岩浆继续向上前进,喷出地表,则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例如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

②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影响(高温、高压),岩石原来的成分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岩石(例如片岩片麻岩大理岩)。

③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风化、侵蚀),被破坏成碎屑物质,并被搬运到地势较低处沉积、固结,最终形成岩石(例如石灰岩砂岩页岩)。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气候的影响因素(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三大岩石示意图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