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皮囊》

原著作者:【中】蔡崇达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1)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2)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3)

正文

我们在看到一本好书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感受:

一种是想一口气读完,另一种是舍不得把它读完。

《皮囊》这本书,显然就属于后者。

作者蔡崇达,闽南人,1982年生,16岁获得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18岁考入泉州师院,大三时破格被某媒体聘为深度新闻周刊的主编。

之后的蔡崇达,先后在多家国内知名杂志社担任总监、总编辑。

年纪轻轻的他,已然成为了国内杂志领域的佼佼者。

2014年,蔡崇达所著的《皮囊》一经面世,就获得了韩寒、白岩松、刘德华、刘同、蒋方舟等人的关注与认可。

蔡崇达的经历,看起来顺风顺水。

但如今一帆风顺的他却有着非常坎坷的过去。

年幼时全家靠吃烂菜叶饱腹、父亲残疾、亲人和挚友离世……

这本《皮囊》,正是以他自身经历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怀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试着用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上,残酷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并在过程中,和读者探讨了三个很现实,又人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亲人的生老病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故乡与远方的抉择。

那关于这三个问题,作者做了哪些思考,又得出了怎样的答案呢?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4)

01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灵魂。

那皮囊和灵魂,哪个更重要呢?

更直接点说,身体上的欢愉,和灵魂的充实,哪个更重要?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是“我”99岁的阿太(外婆的妈妈)常说的一句话。

阿太是个很“牛”的人。外婆五十多岁时撒手人寰,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

很多人都担心阿太会想不开,但阿太脸上却看不到悲伤的表情,倒是充斥着不知哪来的愤怒。

嘴里骂骂咧咧,到处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到厨房看看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看到人杀鸡没割中动脉,她小跑上去,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死了。

然后她说:“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磨它的魂灵了。”

阿太总是会做出一些,在外人看来不寻常的举动。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5)

她年轻时,曾经把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是邻居跳到水里把他救了起来。

可没过几天,阿太又把舅公扔了下去,邻居们都骂她没良心,她却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很多年后,阿太再提及此事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没错——

“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阿太坚硬得像一块石头,不只体现在对别人的态度上,对自己也是一样。

有次她在厨房切菜,“我”突然听她喊了一声“哎呀”,就问她:“阿太,你怎么了?”

阿太不慌不忙地说:“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

这让一家人都慌乱不已,马上把她送去医院进行缝合,而这期间的阿太,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但阿太再“硬”,也硬不过时间这把“利刃”。

阿太去世的时候,给“我”留下了一句话:

“不准哭。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了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那一刻,“我”才明白了外婆的生活观:

我们的生活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还是那句话——“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6)

02

破败的身躯,和“残疾”了的灵魂

父亲年轻时是“混江湖的”,兄弟朋友一大堆。

后来走过南闯过北,做过海员,开过饭店。在外人面前,父亲总是动不动就满口脏话,一副江湖大佬的样子。

但这个“最爱面子”的人,却得了最让他觉得“没面子”的病——中风。

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父亲被“我”和母亲接回了家中。

很多亲戚和朋友都来家中探望父亲,手中拎着一些营养品,嘴里说着他们认为“能帮助到父亲”的话。

甚至还有人一进门就哭了起来,父亲摆出一副洒脱的样子说:“这不回来了吗,小问题,哭什么?”

然而他的舌头瘫了一半,很多人听来,他只是激动地说出一些笨重的音符。然后看着他笑开那嘴被烟涂黑的牙,大家都跟着笑了。

人潮散去,父亲不再是一副洒脱模样,开始变得窘迫起来——因为他不听使唤了的身体。

“我”和母亲费力地抬他去上了厕所,然后又抬到了床上。

父亲问“我”:“最近还好吧?”

然后笑了笑说:“没事,过一个月就可以像从前那样了。”

“我”点点头,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谁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第二天一早,父亲摔倒了。家里人听到声响之后,都跑到了父亲身边,想要把他抬起来。

原来父亲还以为自己和以前一样,睁眼之后想起身下床,可已经偏瘫了的左侧身体跟不上动作,于是整个人就摔了下来。

虽然父亲极力隐忍,但谁都看得出,他已经要憋不住的泪珠就在眼眶里打转。

过了一会,父亲笑着说:“前几个月我躺在病床上变胖了,别急,我慢慢适应。”

他小心地支起右腿,然后摸索着该有的平衡,用力一站,人是立起来了,却马上向右边倾倒。“我”冲上去想要扶住父亲,却因为他的体重,两个人一起摔倒在了地上。

这之后的日子里,父亲没放弃“找回”自己的身体,也没放弃重拾自己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尊严。

终于在一个晚上,父亲兴奋地讲,他明白过来了,自己左半身就是脉络不通,只要不断活动,会好起来的。

于是,父亲开始拄着拐杖四处自动,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每天几点出门,走多远,几点回来吃饭。

虽然结局注定是悲剧,但一家人都乐于享受父亲建立的这虚幻的秩序。

时间过得飞快,但父亲的身体却始终没有好转,这让他变得歇斯底里起来。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7)

他开始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火;总是嚷嚷着“不想活了”;甚至在台风天气不顾大家的劝阻,冲出去锻炼。

然后,他的身体就像一片叶子一样,被台风拍倒在地上,他起身,再跌倒,再起身……

等到他站不起来了,邻居们要去扶他,他一把推开,开始手脚并用的往前爬。

筋疲力尽后,“我”们把他抬回了家。

那天后,父亲变了,他接受了自己这副残疾了的皮囊,心中满是绝望。

但这绝望,也带来了释然。

父亲不再假装坚强了,他会和邻居拌嘴,和小狗对骂,和小孩子一样发脾气,会看着自己不能动的手臂大哭……

就像阿太说的一样——当身体破败,灵魂开始变得轻盈起来。

父亲不再折腾了,“我”也可以重新专注于事业,拼命工作,拼命攒钱,心里想着有一天能带父亲去国外治病。

经过一系列的变故之后,这个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本以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想到更大的变故才刚要到来。

父亲走了。

看到这的时候,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的渺小,许多事情都会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

一次意外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一场疾病可以毁掉一个家庭。

我们能做的不多,珍惜身边人,努力生活,仅此而已。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8)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9)

03

“天才”文展

“我”在十一岁的时候,得过一场病。说起来也不算什么病,就是不爱说话,不爱和人交流。

然后,文章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不得不说,文展是个神奇的人,他大“我”一岁,却已经想好了未来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有所规划。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就已经会主动思考自己的未来,并对人生有所规划,真的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我们看看自己周围的人,很多人年过三十,甚至四十都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努力,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那天文展和“我”聊了一堆关于“梦想”、“人生”、“未来”的话题,不得不说这些话题都很吸引人,因为这个小镇里的其他人,是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的。

等文展要走的时候,“我”才仔细看了他一下,他竟然是个“兔唇”

文展身上有着神奇的魔力,按理说小孩子很喜欢因为其他人的生理缺陷,而嘲笑对方,但“兔唇”的文展,却意外地受人欢迎,甚至让人一度忘了他是个“兔唇”。

再后来,“我”经常往文展家跑。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周围的孩子们都会聚集在文展家,听文展的号令,来决定下午的“游玩计划”。

文展每周都组织大家一起游玩,而他这么做,并不是单纯地满足自己成为“孩子王”的虚荣心,他有着更长远的打算——他想成为未来大学里的学生会主席。

文展未来打算到大城市生活,但他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所以他不能上重点高中和大学,只能选择中专,因为那样花费更少。

等到考到大城市之后,他希望自己能够当上学生会主席,因为那样能有接触到更多单位和领导,为自己的工作之路打下基础。

现在组织周围的孩子一起玩,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10)

除此之外,文展还有一个更“伟大”的计划。

他从九岁开始,整理每一年、每个国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的是在中考作文里引经据典,拿到不错的分数,也为了能在多年后的公务员考试中锦上添花。

“我”被文展的所作所为深深地震惊了。

再后来,文展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专。

但理想和现实还是出现了偏差——文展在那边过得并不顺利。

听他哥哥说,他在学校里被人取笑“兔唇”的事,还因此和人打了一架。

这之后,事情开始完全脱离了文展的控制,现实的情况和他所规划的人生轨迹背道而驰。

文展开始变得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多年以后,听说文展回了老家工作。因为兔唇和收入不高的问题,也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再之后,听说他离开了老家,去到了一个只有几千人口的小村庄,挑起当地电视信号发射台的维修工作。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文展一样,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无比宏大的规划。

但现实总是会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我们一记重击。

就像文展一样,他本以为自己能够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忽视掉自己的生理缺陷。

但他并不完美的皮囊,还是给他带来了困扰。

这让他的迷失了自己,也丢掉了曾经的那份自信。

重新认识一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11)

04

《皮囊》这本书很特别,它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散文集或是小说,更像是二者的合体。

这本书由14个小故事组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通过作者的笔,跃然纸上。

残疾的父亲、石头一样的阿太、“天才”文展。还有因为篇幅所限,未曾提到的无助又勇敢的母亲、被流言毁掉的张美丽、为了理想燃烧生命的厚朴……

作者通过回忆与这些人过往的过程中,成长,蜕变,反思。

我们作为读者,也能在这些角色的身上,找到自己熟悉的人的影子。

并且通过他们,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生活,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

时光匆匆,人生不过几十载,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当亲人相继离去,我们能做些什么?当理想与现实摆在眼前,我们该作何选择?

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曾说过一句话: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而《皮囊》这本书存在的意义,正在于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