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二种学习方法(六年级如何学习)

适读对象: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 3~6年级

相关链接:小学数学1~2年级如何学习——数学学习浅见

小学数学三、四年级如何学习——数学学习浅见

前言:

这篇偏问题导向:注意问题以及出现问题如何应对。因为在我看来五、六年级这两年是非常关键的两年,我知道一些孩子到初一后不适应导致成绩下滑,也见过曾经的学霸到初一后“泯然众人”。更是痛心6年级的孩子小学毕业时数学成绩还是非常差,到初中后进一步恶化,消极学习,最后中考失利,失去进入高中学习的机会,令人唏嘘。

而对于已经是学霸的孩子家长可看可不看,因为不管孩子的方法、习惯如何,结果导向之下的成绩说明一切,孩子的学习大概率是可以的。至于说是否适应初中数学学习,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五六年级的特点

成绩相对平稳:经过了三四年级的分化后,一个班集体的平均成绩或者学生的成绩基本是稳定的,对于我们印象中的优生和差生基本如此。当然中间也会有个别学生成绩上升,也会有学生成绩下降。整体水平如果不分班的话会保持一种相对平衡,除非换了新老师、教学方式和风格有了大变化。

五年级是主动提升的关键一年:五、六年级这两年和之前的1~4年级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人们常说三四年级的分化、六年级后的小升初,往往忽视五年级的重要性。五年级在我理解里它应该是主动改变的一年。为什么说是主动改变呢? 因为如果三、四年级成绩不理想,那么五年级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是主动去解决问题的一年。解决好了,6年级的复习就相对容易和系统些,压力也会小很多。当然继续拖着,带“病”到6年级甚至初中也是有的。

迎接小升初:对于六年级来说,这是小升初前的一年,一般家长都是比较重视的。小六之后将会是另一番景象,进入初中学习,多科目交织之下,时间会更有紧迫感。而六年级作为小学学习的最后一年,承前启后,意义自然不一般。

从教材编排看,六年级和之前的也会有些差别。以北师大版数学为例六年级下学期课程比较少,从教材的编排看是预留了一定的复习时间:6下的课程就只有4个章节。剩下的时间主要用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对小学阶段所学做梳理,完成小学的最后一棒,然后交接给初中数学。

另外,从孩子的年龄看,六年级的孩子一般是12岁及以上,开始逐步进入青春期。想法也会更多。

当六年级小学毕业时,就数学学科而言,要达到一个什么成绩才可以呢?或者说有利于初中数学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有相应的描述和要求,想深入研究的可以去看看。通俗以期末成绩来看,我以为就满分100分最好是在90 为好,最不济也要在80 ,再差估计进入初中会不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一开始起跑就落后了......(ps:这里提一点:成绩即使是90 也不敢说一定就能学好初中数学,比如个别小学学霸进入初一后成绩表现不如人意。只是说学好的概率会大很多。)

如何应对?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参考或注意:

其一,且不说三四年级成绩如何,如果5年级成绩不理想,那么一定要重视。认清现实,同时寻求方法摆脱学习困境。早点行动就不至于后面的被动,比如上学期学期结束后学习成绩没有改观,那么就该思量孩子的学习方法、习惯是否得法,必要时尽快请外援或父母亲自下场辅导。时间点上可以是平时,也可以是相对比较自由的寒暑假。尤其是暑假,时间较长,非常适合查漏补缺和弯道超车。

其二补救的措施,可以视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定。成绩中等,可以参加个大/小班辅导或者自学均可。如果是成绩较差,那么最好的是找一对一的老师辅导,有针对性且高效地解决问题。此种情况,一对二都不建议参加,要节省时间和高效,一对一辅导是最好的,可以是第三方资源,也可以是父母亲自下场辅导。这时候也不要考虑成本了——本身小学辅导的成本也比初中低很多,且时间上相对宽裕。综合成本是最优的。

其三,五年级没学好,六年级还有机会。当然这也是最后的关口。有学生之前几年成绩不理想,但是六年级遇到了好老师或者采取了其他积极措施,后来迎头赶上,也是有先例的。当然这和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的付出也是有关系的。不是说学生什么都不做,不去主动改变就可以实现提升的。

其四,充分利用小升初系统复习阶段,解决小学数学的知识点遗漏。一般校内老师都会有系统的复习。先大面积撒网,然后局部查漏补缺,尤其是计算能力要确保准确度和一定速度。基础差的学生在此时间段内要狠下功夫才好,付出超出一般人的努力,这样才有可能赶上。否则迁延日久,只能使问题更加严重,影响更大。

其五利用好6下暑假,提前准备初中课程学习。比如准备初一分班考试,提前自学初中数学。暑假里深度预习和自学数学,都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巩固,同时适当地做数学题目,见识题型,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智,智力发育和文字水平都比以前强太多,所以要么自学,要么在家长或者其他资源指导下的学习。(若是自学推荐80后读书时的初中数学教材,知识相对系统且条理清晰,更适合自学)

其六,调整心态,迎接初中多学科同步学习的洗礼。有意识的家长安排学生体会时间管理和事情轻重缓急区别处理的意识。有学生小学是学霸,到初中后不适应,或者成绩大幅下降,其本质就是不适应初中学科学习,背后的原因常规看就是心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居多。

写在最后

这几年存在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是:疫情影响导致学期中某个时间段不得不上网课。而网课的效果一般比较差,同时也会占用家长不少时间。对于自律的孩子来讲,尚且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听讲和学习,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的就是学生没有那么自律的,比如课堂容易走神的、玩个小东西的,需要外界来监督和协助的,这种就比较费家长,并且“出力不讨好”,效果也差,因为家长不确定孩子是否“走心”啊。

所以,如果家长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学会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网课中的问题,那么网课倒不失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二种学习方法(六年级如何学习)(1)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