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

马踏飞燕:汗血宝马史话

◆ ◆ ◆

文 |石禄生

01

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它的名字叫“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它是用青铜材料铸造的一匹奔跑中的马儿形象。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1)

20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开展文物外交,铜奔马在欧美国家巡回展出,被西方社会誉为“绝世珍宝”。

而在我们品藏天下艺术馆,也有一件跟铜奔马相同造型的“马踏飞燕”器物,它是由水晶雕刻而成的。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2)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3)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马踏飞燕”的奔马形象极具艺术价值,它塑造了马儿飞驰向前的形象,其中有三只马蹄是腾空的,而一只马蹄刚好踩踏在了一只飞翔而过的燕子身上。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4)

如此浪漫主义的造型,通过与飞燕的对比,比喻了这匹千里马惊人的奔跑速度,极具艺术想象力。

从古至今,以“马踏飞燕”为表现题材的各类材质的艺术品,不在少数,因此很多人对“马踏飞燕”有各种解读。

有人认为,“马踏飞燕”中的飞鸟,是一只传说中飞行速度比燕子更快的龙雀,所以“马踏飞燕”又被称为“马踏龙雀”,用来衬托这匹千里马的奔驰速度之快。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5)

显而易见,这样的马儿,绝不是古代寻常可见的战马类型。实际上,这匹飞马据说就是古代传说中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

通过“马踏飞燕”艺术品造型,今天的人们才有幸见到或想象,历史上的汗血宝马是怎样奔跑的,而这也是“马踏飞燕”最为神秘和迷人的地方。

那么,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在中国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

02

在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有一种马叫阿哈马,数量不多,目前在全世界只剩几千匹,这种马奔跑起来后,据说肩膀部位会慢慢鼓起,并流出红色的汗水,这一点是比较符合古代传说中的汗血宝马的,所以人们也据此认为阿哈马就是汗血宝马。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6)

但阿哈马的奔跑速度并不突出,所以很难说古代汗血宝马日行千里的说法是不是夸大其词,或者说是不是经过几千年的杂交、退化,这种马已经失去了飞奔的能力。

不管怎么说,阿哈马的存在,足可以证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是确实存在的。汗血宝马的来历,历史上也有记载。

我们都知道,西汉时期,有个叫张骞的人两次出使西域,走了很多地方,他第一次出使回来后对汉武帝说: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7)

“皇上,西边有个叫大宛国的地方,那里盛产一种很强壮的马,跑起来就跟飞一样快,可以日行一千里,它流的汗是血红色的。”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8)

汉武帝是个很喜欢马的人,他听了张骞的话很兴奋,就让人用黄金做了一匹马,又派出了一百多人的使者团,准备用这匹黄金马去换西域的汗血宝马。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9)

经过4000多公里的陆地行军,汉武帝派出的使者团到达了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也就是今天的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

使者向大宛国国王说明了来意,但由于使者团的领头态度傲慢,激怒了大宛国国王,所以大宛国断然拒绝了用汗血宝马换取汉朝的黄金马,汉朝使团只好悻悻而归。

但雪上加霜的是,汉朝使者团在归国途中,遇到了强盗劫杀,使者被杀死,金马被抢走,而劫杀事件就发生在大宛国边境城市郁城。这个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勃然大怒,决定用武力征讨大宛国,抢夺他心仪已久的汗血宝马。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令大将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攻打大宛国边境城市郁城。然而汉朝军队孤军远征,身处沙漠,水土不服,这次出征他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加上大宛国早有准备,汉军的攻打以失败告终,只得兵败而归,退回到了敦煌。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10)

此次贸然出征,汉军损兵折将巨大,饥渴或战死的士兵不胜枚举。

03

说起来为了几匹汗血宝马,出动军队未免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率军出征的西汉大将军李广利是不想再打了,他想班师回朝。但问题是汉武帝不甘心,一来他实在很想拥有汗血宝马;二来他想要的东西竟然得不到,这也有损他皇帝的颜面。

所以汉武帝派人在玉门关阻止李广利入关,意思是你得再给我出去打,汗血宝马一定要得到。于是,汉武帝给李广利增加了兵马,总数达到了六万人,命令他再次出征大宛国。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11)

这次出征其实也不顺利,刚到大宛,汉军就已经损失了三万人。战场上也不顺利,大宛城市久攻不下。

最后还是由于大宛国的贵族们害怕彻底得罪汉朝,所以他们内部杀掉了大宛国王,表示要跟汉朝和好。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12)

就这样,汉武帝这才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三十匹汗血宝马。但他付出的代价是不可想象的,前后两次出兵,经历了四年时间,损失的士兵在五万人以上。

不管怎么说,汉朝终于得到了汗血宝马的种子,后来几经繁衍,汗血宝马在中国长期存在,直到元朝才灭绝消失。当然这是后话了。

话说汉武帝刘彻得到了汗血宝马,对它们是善待之极。喜爱马匹的刘彻,将所有汗血宝马集中起来,圈养在长安城外,他还专门派人在城外种植了大量的葡萄、苜蓿,用来喂马。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13)

这些汗血宝马经过不断的配种、繁殖,加上大宛国的年年进贡,汉朝的汗血宝马拥有量也逐渐多了起来,鼎盛时期达到过几千匹。

有了汗血宝马,汉武帝也变得更喜欢在外巡视了。据历史记载,每每汉武帝出巡,他在出城的时候一般是乘坐马车,但出了城之后就改为骑马了,毫无疑问,他所乘骑的马匹当中,必然是包括汗血宝马在内的。

据说汉武帝有时会到汉朝和匈奴交战区的附近巡视,他的这一行为颇有炫耀汗血宝马的意味。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14)

也正是从汉武帝开始,汗血宝马也被称为天马,意思是皇室权威的象征,一般人绝无可能沾上汗血宝马的光;即便后来经历了历史演变,汗血宝马也只有位高权重的人才可以享有。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15)

正因为汗血宝马弥足珍贵,历史上不乏以此为题材的各类艺术品,如“马踏飞燕”造型器物,它们有的散落于民间,得以留存于世;但大部分均已消失不见,湮没于历史的混沌深处。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奔马题材的古代艺术品比比皆是。

怒发冲冠背后的故事(冲冠一怒竟为它)(16)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品藏天下另藏有一套汉代“十六骏”精美玉器,十六骏造型器物,栩栩如生,全部均为上等和田玉打造而成,其工艺之精湛,艺术等级之高,十分罕见,堪称稀世珍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