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师傅争第一)

在民间,但凡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不管是泥瓦工,还是补锅匠,我们一般都称手艺人,尊称“师傅”。

老百姓或许瞧不起达官贵人,但日常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师傅”,农具坏了得找铁匠修,房子坏了要找泥瓦匠帮忙,所以不管天南海北都格外尊重手艺人,指望他们帮自己解决问题。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师傅争第一)(1)

因为一技之长受到尊重,手艺人大多拥有群体优越感,因此有“千田万地,不如一技在手”、“大旱三年饿不死手艺人”的说法。

虽说手艺人在民间地位高,带着工具走遍天下都吃喝无忧,但不同专长的手艺人之间也相互较劲,争个地位高下。

例如在南方,诸行师傅之中铁匠的地位最高,其次是石匠、泥水匠、木匠、制瓦匠。如果主家盖新房,请各位师傅赴宴。铁匠稳定坐上席、制瓦匠坐下席。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师傅争第一)(2)

别小看这种座位排列,里面有大说头。

民间传说,制瓦匠的祖师当初跟鲁班学艺时不用心,又嘴馋骗钱,被鲁班赶走师门,所以排行最低。

值得一说的是,裁缝、篾匠虽然也是“师傅”,但一般不会与铁、石、泥、木诸匠同席。

传说,裁缝的祖师爷是周武王的宫婢,身份比石匠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明显低一等,而篾匠则被认为是“小媳”出身,干活大多蹲在地上,被鄙称为“篾乌龟”。所以这两个行当在“师傅”中排位相对靠后。

虽然石匠、木匠、泥瓦匠都拜鲁班为祖师爷,但进门有先后,地位有高低,鲁班的大徒弟是石匠,二徒弟是泥瓦匠,三徒弟是木匠。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师傅争第一)(3)

中国人讲传承论辈分,虽然是同门师兄弟,但座位不能含糊,石匠坐上位,泥水匠坐二位,木匠坐二位。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在有的地方,传说大徒弟是木匠,二徒弟是泥瓦匠,三徒弟是石匠,吃饭时木匠又坐在首席。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为沾了祖师爷鲁班的光,木匠在各地排名都不低,但总有一些行当不服气,编出了各种有趣的传说故事,先拔得头筹。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师傅争第一)(4)

就拿剃头师傅说吧,虽然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剃头行当。朱熹在提及《诗·周颂·良耜》中的“其比为栉”就专门解释:“栉,理发器也。”

由此可见,早在宋朝时间,就有了理发师,但当时理发主要是打理头发,以梳头为主,目的让头发显得更加整齐,所以理发师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属于三教九流的末行,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可到了清朝,由于推行“剃发令”,理发师捧着“奉旨剃头”的招牌,摇身变成了香饽饽,连皇帝也得乖乖能由他们摸,所以自诩天下第一行,走到都要求坐上席,其他师傅们还无话可说。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师傅争第一)(5)

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之间无高下贵贱之分,但人活世间哪能没有心气,干一行爱一行,自然希望自己的行业最尊贵,排在其他行业之前。

所谓“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就是这个道理,大家争排名,其实争来争去,不过图个脸面光彩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