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

众所周知,邢台市所辖18个县市区,其中很多是以姓氏用字开头的,例如任泽,就以任姓的任字开头,还有南宫也是以南宫姓开头,类似情况还有哪些,不妨一起来盘点一下邢台市各县市区以姓氏用字开头的情况,

1、临姓

邢台市的临西县、临城县以临姓的临字开头

姓氏:临〔 臨 〕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835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

临姓起源:

起源一:春秋时晋大夫赵稷食采于临邑,即史书所记赵稷奔临,临邑故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西南十里),子孙以邑为临氏。

起源二:帝颛顼高阳氏有才子大临。其后人或以“临”为氏。

临姓分布:今北京、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

临姓名人:春秋时临南、汉代临孝存、后赵临深,、隋代临孝恭、明代临见诚


2、新姓

邢台市新河县以新姓的新字开头。

姓氏:新

人口:约 1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639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2)

新姓起源:

1、系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毕万之后封于新田(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苑》。

2、春秋时晋大夫新稚穆子之后,别为新氏。

新姓分布:

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及长治、陕西之韩城、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

新姓名人:

周代有新荒、汉代有新臣;元代有新而元;明代有新度。


3、南宫姓

邢台市南宫市以南宫姓之南宫为名。

姓氏:南宫〔 南宮 〕

拼音:nán gō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691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3)

起源:南宫姓氏的一支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的四友南宫适,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邢台南宫因南宫适居于此地而得名。另一支出自孟僖子之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邢台南宫),后世子孙遂以封地为姓,后又分化出南、宫二姓。

概况:南宫是汉族复姓,望族出河南郡、东鲁郡。南宫姓在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国江西南昌、吉林长春、河北邢台、河南南阳、山东蓬莱、北京、香港等地,均有南宫氏族人分布。

南宫姓堂号:河南堂、东鲁堂、南宫堂

南宫姓古代名人:南宫适、南宫韬、南宫长万、南宫牛


4、清姓

邢台市清河县以清姓的清字开头。

姓氏:清

拼音:qīng

人口:约 6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852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4)

清姓是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在今上海之松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灌阳、云南之马关、四川之通江、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等地。汉族、满族、锡伯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路史·国名纪》云:“出於少昊,以国为氏。”

2、《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出晋大夫。食邑於清。至厉公嬖大夫清沸魋,始以邑为氏。”

清姓名人:清和、清贤、清画、清正。


5、威姓

邢台市威县以威姓的威字开头。

姓氏:威

拼音:wēi

人口:约 5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890 位。(2019)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5)

威姓起源:

1、系自妫姓。战国时齐威王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

2、西域部族姓。

3、有娀氏茧翟(简狄),据传是帝喾次妃。原为“不周山”(六盘山)北少昊威姓族裔。少昊威姓是黄帝时代被迫西迁不周山一带的少昊玄乌氏。威因何又称娀,因其先在东部称帝时发明金兵钺斧而威震天下,与蚩尤同称“灵威仰”。

4、《山海经‧大荒北经》曾述及“有人一目,当面中生”的“一目人”,书中更指出这个一目国的族人是“威姓,少昊之子”,以黍为食。

威姓分布:

浙江上虞、建德,安徽淮南,云南镇雄,江西宁都、丰城、九江,山东招远,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威姓 郡望:南安郡

威姓古代名人

威应洪:清代时曾国藩旗下将领。

威长卿:清朝,善篆刻。


6、广姓

邢台市广宗县以广姓的广字开头,全国广姓概况:

姓氏:广〔 廣 〕

拼音:guǎng

人口:约 11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408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6)

广姓起源

起源一:

源于传说,出自古代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广成子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广氏族人多尊奉广成子为得姓始祖。

起源二:

源于改姓,出自汉朝时期广武君李左车(邢台宁晋人),属于以先祖爵号改姓为氏。

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邢台隆尧人)之孙,秦、汉之际著名的谋士。秦朝末期,李左车辅佐赵王歇,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李左车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爵号为姓氏者,称广武氏,后皆改为单姓广氏、武氏,世代相传至今。

广姓是中国罕见姓氏,当今分布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广家街,内蒙古鸟海,陕西韩城,甘肃酒泉,河南卢氏,湖北武昌,广东澄海,广西田林,云南陇川、马关,四川合江等地。在河北 邢台 柏乡县龙华乡 白楼村也有一支广姓大家族。

广姓名人:

广勇:汉朝将领

广汉:宋朝赣州通判。

广嵩:明朝著名楷书吏。。

广厚:清朝湖南巡抚。


7、平姓

邢台市平乡县以平姓的平字开头,全国平乡概况:

姓氏:平

拼音:píng

人口:约 17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348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7)

平姓为中国姓氏之一,在宋代《百家姓》中排名第95位。现在人口总数约16万,排348位。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字平仲)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之子诺的封地平邑(今山西省临汾市),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晏婴、韩哀侯的后裔平氏被史称为平氏正宗。

平姓堂号:河内堂

分布:平氏平氏族人后来在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发展成望,世称河内望,故河南鲁山有平庄村。

名人:

平当:汉朝丞相,赐爵关内侯。

平晏:汉朝平当的儿子,官大司徒。

平安:明朝著名将领。

平海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8、巨姓

邢台市巨鹿县以巨姓的巨字开头,巨姓概况如下:

姓氏:巨

拼音:jù

人口:约 4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521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8)

源流:

1、“黄帝臣封钜之后有巨氏。”此当与钜姓同源,以名为氏。

2、“出炎帝后。”则此当系出姜姓。望出南昌。

巨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九十六位,以豫章、溧阳、乾县为郡望。

今天河北省的宁晋县也有巨氏族人分布。宁晋县、巨鹿县都曾是古代巨鹿郡、巨鹿县的治所,不知道古代的巨鹿郡人巨鹿县是否有以此为姓氏的。

巨姓 堂号

豫章堂、溧阳堂、乾县堂

名人:

汉代有巨武,荆州刺史;宋代有巨光远,嘉定进士;辽代有巨构,平谷人,横海军节度使;明代有巨敬、巨鲸,御史;


9、宁姓

邢台市宁晋县以宁姓的宁字开头,宁姓概况如下:

姓氏:宁〔 寧 〕

拼音:níng

人口:约 68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197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9)

起源:

1、宁姓发源于春秋时卫国之宁邑。

2、出自后周世宗荣之五子曹王嫡后柴熙让,出生于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五代后周周世宗柴荣第五子,籍贯邢州(河北省邢台市)。

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柴熙让因担心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光义进行加害,于是秘密从当时隐居地河南洛阳彰善里携带当时只有五岁的儿子柴少婴南下逃难,后被一个宁姓老妪收留,就这样曹王隐姓埋名同时也为报答老妪救命之恩于是就改柴为宁并做了老太婆的义子,同时也将其五岁的儿子柴少婴改名为宁少婴。这就是老圩村宁姓族谱上记载一世祖曹王柴熙让南逃至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老圩村并改为宁姓的历史由来。

郡望:齐郡

堂号:“齐郡堂”、“达孝堂”、“笃亲堂”、“成德堂”等。 堂号:“济南”、“宽廉”、“解衣”等。

名人:

宁戚:春秋时齐国大夫。

宁喜:春秋时期卫国卿大夫。

宁越:战国时期周朝大夫。

宁正:明初四川都指挥使。


10、沙姓

邢台市沙河市以沙姓的沙开头,沙姓概况:

姓氏:沙拼音:shā人口:约 52 万〔 常见姓氏 〕排名:第 220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0)

沙姓主要源自:子姓、姜姓。

姓氏起源

出自神农氏,为炎帝之后。炎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夙沙氏,后省改为沙姓。

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裔,以地名为氏。武王克商后,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的后裔有人被封于沙这个地方他们以地名为姓,成为沙姓。

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九十二位,人口约四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1%左右。

郡望:汝南、东莞。

堂号:汝南堂、东莞堂、济民堂

沙玉:明朝知县。

沙世坚:北宋勇将,曾任东莞太守。

沙良佐:明朝知县。


11、柏姓

邢台市柏乡县以柏姓的柏开头。

姓氏:柏

拼音:bǎi、bó、bēi、běi

人口:约 53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216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1)

起源一 :伯益之后。

远古舜帝时候的贤人柏翳(伯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尧帝曾都柏人(今属邢台),并在此地禅让于舜。相传伯益便曾辅佐于此,并在邢台留下伯益凿井的传说。伯益辅助大禹治水于大陆泽一带,后被封赢姓,成为秦始皇和赵武灵王的远祖。

起源二 :柏皇氏后代

出自周朝时期的柏国,属于以国名称为氏。

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源起历史非常古早,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六位,人口约五十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31%左右。

郡望:平原、济阴、魏郡。

名人:

柏常:上古黄帝时有地官(司徒),帝颛顼有师傅柏亮父,帝喾有师傅柏昭。

柏高: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柏文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革命军军长、国民政府委员等职。


12、任姓

邢台市任泽区以任姓的任字开头。

姓氏:任

拼音:rén、yín

人口:约 530 多万〔 最常见姓氏 〕

排名:第 49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2)

任姓是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之一,人口约五百三十二万余人。在《百家姓》中排第58位。

《新唐书·世系表》中称黄帝的儿子禹阳被封于任国,也叫禹阳国(即今河北省邢台市任县)。


13、南姓

邢台南和区以南姓之南开头。

姓氏:南

拼音:nán

人口:约 27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275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3)

南是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涉县、尚义、黄骅,山东之东平、昌乐、平邑、龙口,辽宁之清原,新疆之塔城,湖南之芷江,广东之吴川,广西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南氏,禹之后。”则此当系出姒姓。

2、盘庚妃姜氏生‘南赤龙’,曾孙南仲,为周宣王时大夫,此之南氏。系出子姓。

3、郑樵则云:“姬姓。卫灵公之子郢字子南,以字为氏。……又,鲁亦有南氏;又,楚有子南氏,亦南氏,是皆以字为氏者。”

4、郑樵又注:“晋高士隐於南乡,因改为南氏。”

望:汝南。

春秋时鲁有南遗子、南蒯;战国卫有南又子;唐代有南霁云;明代有南元善;又有南大吉、渭南人,绍兴知府。


14、隆姓

邢台市隆尧县以隆姓之隆字开头。

姓氏:隆

拼音:lóng

人口:约 13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391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4)

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八位。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地方名叫隆邑,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地名为姓,称为隆氏。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部落有隆姓。目前全国隆姓族人合计13万(第六次人口普查),湖南人口居第一,次则四川重庆再次广西。再次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新疆内蒙东北等地。

郡望南阳郡

名人:

隆长庚:清初诗人。

隆英:明代御史。

隆光祖:明朝吏部尚书。

隆子雍:近代湘西三十三位风云人物之一,人称革屯三杰入云龙隆子雍,苗族湘军少将军

隆世储:革命元老


15、内姓

邢台市内丘县以内姓的内字开头。

姓氏:内〔 內 〕

拼音:nèi

人口:约 4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949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5)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初见於《姓苑》。(按:《中国姓氏大全》称:“为内史氏所改。”)

内姓名人:

内宜之,汉时谋士,见《奇姓通》。


16、信姓

邢台市信都区以信姓之信字开头。

姓氏:信

拼音:xìn、shēn

人口:约 6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491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6)

信,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度及平邑、陕西之韩城、内蒙古之乌海、辽宁之清原、湖北之利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风俗通》云:“(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之后。”以邑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或申氏讹为信氏。”《姓氏词典》音shēn。

信姓名人:

信期,战国时赵国人,与贤人肥义为友。

信见友:赵国人,记载于《谷梁传》中,精通玄术星理。

信都芳:南北朝,北齐河间人,精通数学,且构思精巧,撰泾勾股等类书籍不少。

信世昌:宋朝,东平人,画家,善于山水。


17、襄姓

邢台市襄都区以襄姓之襄字开头。

姓氏:襄

拼音:xiā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226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7)

襄,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上犹,山西之临汾、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襄,春秋时齐大夫食邑,因氏。

2、春秋时鲁庄公之子遂,字仲,襄为其谥,子孙以谥为氏。

3、古襄国,故城在今湖北襄阳,春秋时入楚,后遂有襄氏。

邢台市古代为襄国,是赵襄子封地,后世有没有以此为姓氏,不得而知。

襄姓名人:

襄楷,汉时平原隰阴人,善天文阴阳之术。


18、邢姓

邢台市以邢姓之邢字开头,邢台是邢姓的起源地。

姓氏:邢

拼音:xíng

人口:约 120 多万〔 最常见姓氏 〕

排名:第 146 位。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8)

邢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等省为多,上述二省之邢姓约占全国汉族邢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邢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邢姓源自黄帝 邢姓得姓于周公旦第四子西周邢侯(邢靖渊),为黄帝后裔。周成王分封周公第四子姬苴(字靖渊)受封于邢地(今邢台市),立“邢国”。邢国被尊为元侯国,严格按照周公之分封、宗法、礼乐等制度建国。第一代邢侯邢靖渊(姬苴)因此成为邢姓的得姓始祖。

邢姓世系:

黄帝—玄嚣(少昊,号青阳)—蟜极—高辛—后稷(名讳弃,为周祖)—不窑— 鞠 —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非—高圉—亚圉—公祖类—故亶父(为周太王)—季历—文王(名讳昌,为西伯)—周公旦(文王第四子)—邢靖渊(周公第四子,得姓始祖)

邢姓周公后裔

邢姓,《左传》记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元和姓纂·十五青》记载:“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记载: “邢氏,侯爵。周公之第四子,受封于邢。僖公二十五年,卫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五青》记载:“周公第四子靖渊,封为邢侯。其地广平襄国县(今邢台市)是也。

《春秋·僖二十五年》:卫文公灭邢。子孙以国为氏。

公元前11世纪,成王封周公姬旦第四子靖渊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建立邢国。公元前635年,邢国被卫所灭。周公姬旦的这一支子孙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姓邢,最早的发源地就是现在河北省邢台市。

根据国家一级文物、北魏太守邢伟的墓志铭,河间邢氏为邢侯之后。墓志中“后稷以功施配天,姬旦以圣德纬地,邢侯载美于春秋,太常腾芬于魏史”,记载了河间邢氏的血脉源流。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19)


上面源流的介绍并不全面,只是介绍主要的和与邢台关联密切的一些,由于叙述比较乱,重新梳理一下,能看出,真有一些地名用字是姓氏,并且这些姓氏还源自此地,例如邢姓源自邢台市,任姓一支源自任泽区,宁姓之一源自邢台柴荣之后,广姓一支源自宁晋李左车之后,南宫姓氏源自邢台南宫,临姓一支源自邢台临城,这个应该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吧。

邢台各村姓氏来历(邢台各县皆以姓氏用字开头)(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