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以道驭术(从宠辱若惊与)

老子的以道驭术(从宠辱若惊与)(1)

每个人读到“宠辱若惊”四个字,都会联想到宠辱不惊这个成语。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反,为什么后人会把老子的原意反过来理解并使用呢?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意思是:

得到尊崇和受到侮辱,都像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祸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体一样。为什么受宠和受辱都会受惊呢?因为当受宠的人处于卑下地位时,得到尊崇容易受到惊吓,失去尊崇也容易受到惊吓。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呢?是说我之所以能招致大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像自己的身体一样贵重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爱惜天下人就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的人,可以让他来管理天下百姓。

老子的以道驭术(从宠辱若惊与)(2)

很多人认为老子这段是在论述人的尊严问题。这样说当然没错,但今人容易曲解老子心中的尊严,或者说理解得不够彻底。尊严是一个与面子和地位毫无关系的东西,人人皆有尊严,并不代表人人平等。这样就容易理解老子说的“宠为下”——受侮辱当然代表地位低下。这点其实可以从日常有关“宠”字的词语中来印证。与宠有关的词语有:得宠、失宠、宠爱、宠幸、宠物等等。这样一集中,就会明显感觉到,无论得宠还是失宠,都暗含地位低下。

老子问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并给了一个最根本的回答。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众人不是至人,当然会有大患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有身体。有了身体,外界有利的和有害的东西才能施加到身上。当然这个“身”也可以理解成自身,这就是精神层面的理解了。别人能威胁自己,不是别人多么坏,而是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如果没有身,人还有什么患可言呢?而没有自身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把自身变成无限大。无限大不就是“道”吗?空气存在,但就像不存在。所以,当人把自身放得无限大,他就成了地球、空气、“道”。无限大也无限小。

因此,老子提出的“贵身法”,其实就是无视自己的身,把自身放得无限大、无限小。无限大的是自然,自然中有万物,万物都从自然中索取,就像天下人从至人、圣人那里索取一样。所以,当一个人“贵身”时,已经把身托给天下了。

老子的以道驭术(从宠辱若惊与)(3)

芸芸众生,千姿百态。有人把个人的利益、名声、地位、权势看得高于一切,结果总会若有所失。等到大祸临头时,还要愤愤不平或牢骚满腹,甚至呼天抢地。有人忽视个人利益,把奉献他人与社会看得高于一切,当荣誉、名望和地位降临时,也很自然地不为所动。前者没有尊严,是假贵身,宠辱皆惊;后者有尊严,是真贵身,宠辱不惊。

老子的以道驭术(从宠辱若惊与)(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