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家园共育(龙盘山实验幼儿园智慧父母课堂)

幼儿园科学教育家园共育(龙盘山实验幼儿园智慧父母课堂)(1)

家园沟通中,总会碰到家长这样的困惑: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却感觉不到孩子和自己亲近;周末会带孩子出去玩,但并不是每次都充满兴致……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到高质量陪伴呢?

幼儿园科学教育家园共育(龙盘山实验幼儿园智慧父母课堂)(2)

分享教师:康玲

教师简介:康玲,现担任龙盘山实验幼儿园中三班班主任,曾获章丘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如何看待孩子的‘说谎’”被收录省幼教案例集,执教的多个活动被评为优质课。

案例呈现

君君的爸爸妈妈日常工作都比较忙,两人商量着只要有时间,一定要多陪陪君君。周末,君君拿出玩具邀请爸爸一起游戏,爸爸很痛快地答应。但在游戏过程中,却总是在君君兴趣盎然的时候忍不住指导和插手,一会儿说“你这样不对”,一会儿又将君君拼好的作品拆掉重拼,结果君君撅起了小嘴。多次之后,君君不再主动邀请爸爸一起游戏。在小区广场,君君小车的轮子掉了,立即求助坐在一旁陪着的妈妈,妈妈看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去找奶奶,让奶奶给你弄。”君君只好闷闷不乐地走开。

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家长都有陪伴孩子的经历,却没察觉亲子陪伴中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亲子陪伴的质量不高呢?

家长认知存在误区

1.陪着就是陪伴

家长在陪伴时,心不在焉,孩子玩玩具、家长看手机。

2.陪伴没有方法

家长的陪伴,没有考虑孩子内心需要,在陪伴孩子时指手画脚,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事。

3.提供物质条件就是陪伴

给孩子买电子产品、玩具,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用物质满足取代了亲子陪伴。

时间分配存在空缺

多数家长存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困扰,将本就不充裕的亲子陪伴时间进行了无限的压缩。

教养方式存在不足

很多家庭由祖辈主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由亲子陪伴转为祖辈陪伴,拉远了亲子之间的距离。

支招建议

亲子陪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高质量的陪伴才能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的教养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主动学习是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突出、强调了亲子陪伴的重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教育建议,家长们加强学习领会,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切实提升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亲子陪伴的质量。

合理安排时间是保障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约定晚饭后、睡觉前等“定制时间”,也可以为亲子陪伴制定时间安排表,将近期想要做的事,呈现在表格中,和孩子有期待、有计划地去执行。

用心陪伴是关键

高质量陪伴要以孩子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当孩子展现高度自主游戏愿望时,家长要为其留有独处的空间;当孩子呈现明显陪伴诉求时,家长要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更要放下控制、评价等不合理要求,全身心地投入陪伴之中,真正去接纳、理解、尊重孩子。

丰富活动是方法

1.开展亲子阅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读一本绘本,引导孩子充分感受和表达,借机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2.户外徒步旅行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家长和孩子一起至自然环境中探索、发现、运动、嬉戏,既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还会帮助家长释放工作压力,更会提升亲子陪伴的质量。

3.进行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的开展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可以是睡前小游戏,也可以是家庭总动员,内容更是灵活多变,如托举、臂力支撑等体育游戏;跳棋、飞行棋等棋牌游戏;舞蹈模仿等音乐游戏;拼图等益智游戏等。

4.实施亲子劳动

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应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家长应鼓励、支持孩子进行整理玩具、扫地、擦桌、摘菜等家务,提高孩子的独立生活和动手能力。

陪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未来能更好放手的方法,陪伴不是口号,而是需要融入情感的,双向奔赴的过程。只要家长们多倾听、多觉察、多尝试,一定会发掘出更多、更适合自己家庭的高质量陪伴方法,让孩子的童年充满爱与希望!

教师心语

在亲子陪伴中,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陪伴孩子成长,与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牵着孩子的手,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