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1)

作者:黎遇之,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最近被一条鱼圈粉了

起因比较尴尬……

因为……这个字,不会读

“鮯鮯鱼”的“

甚至,我一度以为这个字这样写:

反正……看着挺像

为了假装“博学”,去查出处

原来出自《山海经·东山经》

原文如下:

(跂踵之山)有水焉,

广员四十里,皆涌,

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xī)龟。

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

名曰鮯鮯(音隔)之鱼,

其鸣自訆(jiào)。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2)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其实我是百度的……)

跂踵山有一汪深泽之水,

这方水潭方圆四十里,

水流上下涌动。

深泽有许多蠵龟爬行游动,

水中还生长着一种怪鱼,

总是自言自语

它的形状像普通的鲤鱼,

但长着六只脚和鸟一样的尾巴。

因为这种鱼发出的叫声

就像人类说“鮯鮯”二字

所以古人将这种鱼命名为鮯鮯鱼

据说,长这样

⬇⬇⬇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3)

最初知道《山海经》是因为这个书名

说出来,就好像比别的小朋友聪明

当然,真正主动去了解《山海经》

却是因为鲁迅

因为那篇《阿长与〈山海经〉》

文中是这样描写异兽的:

九头的蛇,三脚的鸟,

生着翅膀的人,

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简单看起来

这“鮯鮯鱼”的长相,

倒是颇为符合鲁迅先生笔下的异兽

又特地去找了一下相关的图片

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

因为,百科有张图告诉我

“鮯鮯鱼”长这样: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4)

看起来,好像没啥问题

但是……原谅我当时脑子里

瞬间浮现了另一种生物

皮皮虾……

毕竟……众所周知

《山海经》属于神话

人们默认里面的生物大多数是不存在的

是先民们根据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所幻想出来的

反正……科学暂时无法证明

《山海经》里的生物是真实的

于是在后来的很多年里

人们常常会认为,

《山海经》中的许多生物

是普通动物加以幻想之后的成品

so……看到上面那张图的时候

以为“鮯鮯鱼”是“皮皮虾”

似乎……也没毛病……

对于“鮯鮯鱼”的特征

《山海经》说得很清楚

形状像普通的鲤鱼,

但长着六只脚和鸟一样的尾巴。

至于叫声……也许是物种退化???

总之,被下意识忽略了……

再来看皮皮虾的长相: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5)

“其状如鲤”

也许指的是它和鲤鱼一样有触须,

六足很明显,这个符合

“鸟尾”

“皮皮虾”的虾尾也是横向

并且呈现扇形的

四舍五入一下

就跟《山海经》描述的“鮯鮯鱼”一样了

不过我的想法钢说出来

就被人嘲笑了

于是默默继续去查询资料

这次从“声音”入手

毫无疑问,就凭借我贫瘠的知识储备

会发出声音的鱼

我只能想到“娃娃鱼”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6)

按照“娃娃鱼”这个长相

四舍五入一下

大概……似乎……也能碰瓷一下?

但是,娃娃鱼的声音……

又被打脸了

因为,娃娃鱼叫声似婴儿哭声

这是个传闻是以讹传讹,

娃娃鱼没有声带,是没有发声器官的

人们常常说听到娃娃鱼的声音

可能是吃东西吞咽产生的

而且,娃娃鱼,大鲵属

它的四肢胖胖的短短的,

就像小娃娃的手一样,

所以称为娃娃鱼。

大鲵被称为娃娃鱼是因为“形似”而非“音似”

百科“娃娃鱼”,发现真的没说有叫声额

so……娃娃鱼又排除了

而且《山海经》中关于“鮯鮯鱼”的声音

有这么个注释: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7)

emmm……第一眼

我以为“鮯鮯鱼”的声音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的表情,大概就是……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8)

查阅了资料后才发现,

“鮯鮯”的音是(gé gé)

而“蛤”在蛤蜊中

本身就是念

读错xxx年……尴尬……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9)

关于“鮯鮯鱼”的这个叫声

查阅了一下中国文学史

发现,古人以动物的声音为其命名

并非少见

比如,布谷鸟,名字来源其声“布谷、布谷”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

“禽言”跟“鸟言”有点分别

“鸟言”这个名词见于《周礼》中

《秋官司寇》上篇

想象鸟儿叫声,就是在说它们鸟类的方言土话。

像《诗经》里的《鸱鸮》

和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所引《论释》里的“雀鸣啧啧唶唶”

不论是别有寄托,或者是全出附会

都是翻译“鸟言”而成的诗歌。

诗经·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

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10)

“禽言”是宋之问《陆浑山庄》和《谒禹庙》

两首诗里所谓:

“山鸟自呼名”,“禽言常自呼”

陆浑山庄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也是梅尧臣《和欧阳永叔<啼鸟>》诗

所谓“满壑呼啸谁识名,但依音响得其字”

想象鸟儿叫声,是在说我们人类的方言土语

和欧阳永叔<啼鸟>

梅尧臣

提壶芦,树头劝酒声相呼,

劝人沽酒无处沽。

太岁何年当在酉,敲门问浆还得酒;

田中禾穗处处黄,瓮头新绿家家有。

同样的鸟叫,各地方的人

因自然环境和生活情况的不同

而听成各种不同的说话,

有的是“击谷”,有的是“布谷”,

有的是“脱却破袴”,

有的是“一百八个”,

有的是“催工做活”等等

布谷

黎廷瑞

田中水涓涓,布谷催种田。

贼今在邑农在山。

但愿今年贼去早,春田处处无荒草;

农夫呼妇出山来,深种春秧答飞鸟。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11)

《山海经》里写禽类、兽类

以至鱼类,就如“鮯鮯鱼”

常说“其鸣自呼”或“其名自号”等等

可是后世诗人只把禽鸟的叫声作为题材

摹仿着叫声

给鸟儿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

再从这个名字上引申生发

来抒写情感,就是“禽言”诗

像元稹的《思归乐》和白居易的《和思归乐》

或清人乐钧《青芝山馆诗集》中

多至三十八首的《禽言》

宋人里梅尧臣这类诗颇多

苏轼也学梅尧臣做了《五禽言》

黄庭坚做了《戏和答禽语》

而周紫芝的《禽言》比他们的都写得好。

婆饼焦

周紫芝

云穰穰,麦穗黄。

婆饼欲焦新麦香,今年麦熟不敢尝,

斗量车载倾囷仓,化作三军马上粮。

思归乐

周紫芝

山花冥冥山欲雨,杜鹃声酸客无语。

客欲去山边,贼营夜鸣鼓。

谁言杜宇归去乐?归来处处无城郭!

春日暖,春云薄;

飞来日落还未落,春山相呼亦不恶。

“婆饼焦”是象声取义的鸟名

“黄云”

古诗里常把待割的熟麦比为“黄云”

如果只看长相的描述

“鮯鮯鱼”很容易与《山海经》里另一种鱼弄混

这种鱼叫“冉遗鱼”

《山海经》原文这样注释: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dī)之山,

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

涴(yuān)水出焉,

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

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

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

可以御凶。

翻译一下就是:

冉遗鱼在涴水中生存繁衍,

该鱼长着蛇头和六只脚,

眼睛的形状像骏马的耳朵。

人们视这种鱼为祥鱼,

因为吃了这种鱼,

不仅可以远离梦魇,

还可避免遭遇凶险之事。

算了,直接上图吧!

⬇⬇⬇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12)

如果你忘了“鮯鮯鱼”的长相

那再看一遍

对比“鮯鮯鱼”和“冉遗鱼”

⬇⬇⬇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13)

不过……查遍资料

“鮯鮯鱼”仿佛就是《山海经》中

一条打酱油的鱼

能不能?不知道

有啥用?也不知道

好像,就……表示它曾经存在过一样

不像“冉遗鱼”

吃了这种鱼,

不仅可以远离梦魇,

还可避免遭遇凶险之事

嗐!我果然是个俗人……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14)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春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经典古籍,

同时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有的认为它是刑法家之书

如《汉书·艺文志》将《山海经》作为刑法家之首

和《国朝》《宫宅地形》

《相人》《相宝剑刀》等列在一起

有的把它归为地理之书

汉代刘秀在其《上<山海经>表》中指出:

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

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

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

祯详之所隐,及四海之外,

绝域之国,疏类之人。

禹别九州,任土作贡;

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15)

还有的把《山海经》列为小说

如《四库全书总目》

“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以神怪,

故《道藏》收入太远部竞字号中。

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

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

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

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

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

此外,还有的认为《山海经》

是巫书、是神话、是信史。

有什么特别的生僻字(因为一个生僻字)(16)

也许,世人眼里的《山经》怪物,

并非怪物,

它们既不是已经灭绝的洪荒怪兽,

也不是作者无中生有的恣意捏造,

它们原本是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或许今天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平凡之物。

它们之所以变成怪物,

只是因为在我们和古人之间横亘着漫长的岁月,

让我们无法理解古人原本朴素的博物学话语,

无法再用像他们一样的眼光

看待世间万物。

emmm……

大家知道我被《山海经》哪条鱼圈粉了吗?

【作者简介】黎遇之,愿在充满忙碌的生活里,寻一隅静处,清茶一盏,闲书一本,读一首诗给自己,聆听万物的声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