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大全3-6岁辅食(最全的辅食指南)

宝宝慢慢长大后,只喂母乳或者奶粉是不够的,家长要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大多数权威机构都推荐在宝宝满 6 个月以前进行纯母乳喂养,满 6 个月后再添加辅食。但是每个宝宝的发育进度不一样,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宝宝现在的发育情况,只要他准备好了,就可以尝试加辅食了。

一、宝宝可以添加辅食的信号

一般情况下,建议宝宝满 6 个月之后再添加辅食。但是如果宝宝未满 6 个月就出现了下面这些情况,那家长可以尝试给他添加辅食:

身体健康,体重比刚出生时增加了一倍左右。

食欲明显增强,日常喂奶已经满足不了需求。

能够自己独坐,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扶着或者靠着坐,自己可以控制头部和上半身。

开始对食物感兴趣,看别人吃东西会流口水。

具有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眼神会随着食物移动,还会伸手去抓食物,有时候还能够准确地放进嘴里。

用勺子喂食的时候,宝宝会张开嘴,而不是用舌头顶出食物。

举个例子

星星宝宝出生时体重是 6.8 斤,5 个半月的体重是 16 斤,而且喂奶之后感觉像是没吃饱一样,也会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这时就可以尝试着给他喂辅食。

如果给星星宝宝喂辅食时非常顺利,没有吐出食物,就表示已经可以给他吃辅食了。否则,如果他用舌头顶出食物,那就说明还不能给他添加辅食,家长可以过段时间再尝试。

如果宝宝有特殊情况,比如早产、出生体重低、先天异常或经常生病导致发育减慢,满了 6 个月还不能达到上述标准,那最好带他去咨询下医生,明确一下添加辅食的时间。

二、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的影响

宝宝辅食添加一般不会早于 4 个月。如果辅食添加过早,会使宝宝吸吮妈妈乳房的时间减少,乳汁分泌量随着吸吮刺激的减少而降低,从而导致宝宝的吃奶量越来越少。虽然添加了辅食,但奶依旧是这个时期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他营养不良。

另外,过早添加辅食还可能会引起宝宝食物过敏,增加他接触病原体的风险。

而添加辅食最迟不应该晚于 6 个月,否则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6 个月以后,母乳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营养需求,需要从辅食中获取。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来说,过晚添加辅食,可能会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最佳时机,增加出现偏食、挑食等问题的概率。

三、早产儿辅食添加时间:

如果是早产儿,一般要等到矫正月龄满 6 个月后再加辅食,矫正月龄的计算公式如下:

矫正月龄 = 实际月龄 -(40 周-出生时的孕周)/4

比如,某早产宝宝现在满 6 个月了,但出生时孕周只有 32 周,那么宝宝现在的矫正月龄才 4 个月。不过每个早产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具体的辅食添加时间建议咨询医生。

宝宝辅食大全3-6岁辅食(最全的辅食指南)(1)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四、添加辅食的原则

1

优先引入高铁辅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可以从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开始,包括高铁婴儿米粉、肉泥、猪肝泥等。

2

量要从少到多

最开始添加辅食只是初步尝试,所以添加的量要从半勺或者一勺开始,等宝宝适应后,再一勺勺逐步增加。同时,还要保证宝宝一天的奶量摄入充足(不低于 600 毫升/天)。

3

种类要循序渐进

一定要记住,辅食要一样一样地添加,每次只能加一个种类,连续吃 2~3 天,看宝宝有没有腹泻、皮疹或者呕吐等不舒服的表现。

如果宝宝出现了这些不舒服的表现,应该等症状消失后再少量添加这种食物。如果仍然出现不良反应,就暂时不能再吃这种食物了。

五、宝宝辅食添加时间表

6 个月

宝宝可以尝试泥糊状的食物,比如婴儿米粉、肉泥、鱼泥、肝泥、蛋黄泥、蔬菜泥、水果泥等。每天 2 次,每次 1~2 勺。吃完辅食后再喝奶,每天 800 毫升左右奶量。等宝宝适应后,可以逐渐增加辅食,减少奶量。

7~9 个月

可以添加颗粒状食物,比如碎菜、肉末等。添加的量比 6 个月的时候要多一点,可以是蔬菜水果或者鱼肉等动物性食物。每天 2 次辅食,4~5 次奶,一天至少 600 毫升奶量。

10~12 个月

继续引入新的食物种类,可以添加块状或条状食物,比如小肉丁、土豆条等。每天保证吃 1 个鸡蛋、50 克肉鱼类等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根据宝宝的需求量继续添加。每天 2~3 次辅食,2~3 次奶,一天 600 毫升的奶量。

六、辅食添加注意事项

1 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喝蜂蜜、果汁和鲜牛奶。另外,不要在辅食里放糖、盐等调味料。整颗的玉米、瓜子、花生、果冻等不要给宝宝吃,以免卡住。喉咙造成窒息。

宝宝情绪良好的时候,更容易接受辅食,如果宝宝愿意吃,可以多鼓励、表扬他。如果他不愿意,也不要过于勉强。

添加辅食后,宝宝便便的颜色会有变化,有时深、有时浅,有时黄、有时绿,这与宝宝吃的食物有很大关系,家长不用太担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