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几方组成(人格结构三元说)

人的精神结构就像一座冰山,人能意识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在水面之下还有巨大的一部分,这就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几方组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几方组成(人格结构三元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几方组成

人的精神结构就像一座冰山,人能意识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在水面之下还有巨大的一部分,这就是无意识。-------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宣告了理性人的死亡。无意识就是颠覆“理性人”这个观念的要点。首先,无意识的区域十分大,冰山之下的我们看不见的区域都是,伊德认为,人平常能够意识到的种种知觉和理性思考,其实只是精神生活的很小一部分。其次,无意识的力量生猛。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中暗藏着巨大的能量,是人的欲望本能,主要是性欲本能和攻击本能。这是人内在最基本的冲动,是生命的驱动力。我们以为自己是受理性的驱使,其实更多的是受欲望驱动。再次,无意识不仅强大,还很隐秘。就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无意识中运转着什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里很重要的人格结构三元说: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最根本的我”,是人格的最底层。这里就是“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要寻求即刻的满足,不论是非对错,只要满足了欲望就会很快乐。本我之上是自我,这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个自己。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有理性,会正视社会现实,重视常识和规则。它能够感受到本我的欲望,但自我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自我再往上,就是超我。是超越自我的那一部分,这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化人格。它是在人与“道德”的接触和理解中形成的,我们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道德权威内在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就形成了这个理想人格。

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否可以逻辑自洽呢?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走向了衰落;而在思想文化界,弗洛伊德的影响却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塑造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精神分析学有一种怎么样都能自圆其说的倾向。它有一套复杂的概念体系,能够避免所有可能的反例,把所有案例都解释成符合自己理论的证据。但是他从根本上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将一种新的人性观念广泛传播到社会大众之中。对于人的理解的核心不再是理性,而是欲望,至少也是欲望与理性的不断冲突。欲望被解放了,接受了欲望的正当性,欲望本身不再是卑微可耻的。因此在人生的两大难题中,死亡和欲望,欲望的难题就这样不存在了。

弗洛伊德的启示:有人曾经说过因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坏处写了出来,所以资产家进行了改良,以至于资本主义到现在还有生存的空间;无意识也是一样,当我们认识到有无意识的存在后,我们在每次重大事件进行和复盘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弄明白无意识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无意识变成了可意识,然后就不能在黑暗中操纵我们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