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为何算小众(评论我们只看到了嘻哈的小众)

【本文由影视Mirror矩阵团队创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留言联系后台】

在中国,嘻哈之所以小众,我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至今为止在中国大多数听众的耳中,没有一个对于Hiphop音乐好与坏统一的评判标准。所以上周,在评论丨我在《中国有嘻哈》中看到了“Keep it real”的体现!一文中,我提到了《中国有嘻哈》肩负的责任实际上是借国内一些水平较高的Rapper之嘴,告诉了观众一个标准——什么叫好的Rapper,何为好的Rap。

然而,本周在和一位朋友交谈对于《中国有嘻哈》的观感之后,我发现这事还得再往深了说说。

朋友问我:“你觉不觉得看中国有嘻哈特别过瘾?”我问为什么,他告诉我说:“这么多年我看过的所有节目,选手上台不是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就是有林林总总的梦想,在他们嘴中,

表现得似乎名次和红不红都不重要,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只有《中国有嘻哈》的选手上台就招呼:老子就是来拿冠军的!”

这位朋友是我的大学同学,他既不是影视圈的人,也不是音乐圈的人,也正因如此,他的看法启发了我。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一个以前几乎不用过脑子就知道答案的问题:嘻哈在国内真的小众吗?我的这位同学,表面上他喜欢的是《中国有嘻哈》选手的纯真和直率,可再往深了想呢?

今年夏天,与爱奇艺一样瞄准“造星综艺”的还有腾讯视频的《明日之子》和芒果TV的《快乐男声》。但令人意外的是,原本因为瞄准细分的小众市场而不被看好的《中国有嘻哈》却依靠“freestyle”“1v1Battle”“Underground与Idol”等话题率先爆红网络。从首播的上线四小时播放量破亿,到7月15日第四期节目上线不到40分钟播放量破亿,《中国有嘻哈》不断的刷新自己的记录。截止目前,节目总播放量已然突破7.1亿。

上线不到40分钟播放量便破亿,这是一个惊人的成绩,更何况是之前一直被认为的小众文化。更有《中国有嘻哈》的铁粉儿化身“数据达人”总结了节目播出后前4期的各种让人惊艳的数据。数据显示《中国有嘻哈》主话题#中国有嘻哈#阅读超过12亿,讨论量高达599万次。此外,全国共有2000多个设计、娱乐、时尚、餐饮、海淘、汽车等行业自媒体号也主动贴合节目推送衍生内容。每期节目播出后都会有20甚至30个相关话题杀进热搜排行榜,最高记录保持10个关键词同时在榜……毋庸置疑,《中国有嘻哈》已经成为一档现象级综艺。

嘻哈为何算小众(评论我们只看到了嘻哈的小众)(1)

嘻哈为何算小众(评论我们只看到了嘻哈的小众)(2)

《中国有嘻哈》交出了成绩如此华丽的答卷相信已经超出了爱奇艺的预期,而这样的成绩也不得不引发影视君的深思。可能我们只看到了嘻哈的小众,却忽略了它背后的流行因素——当下年轻人对于嘻哈文化的渴望和追求。

在当下国内的年轻人环境中,嘻哈是非常符合年轻人两个最基本需求的一种文化,这两个基本需求是什么?第一个是年轻人想知道“我是谁”,第二个就是“我和你有什么不同,嘻哈不一定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却是通向这个答案的一个好方式和路径。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爱奇艺在刚好的时间点抓住了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诉求。在爱奇艺平台上,35岁以下的用户占到70%,他们当然都将可能成为嘻哈文化的主力受众。

嘻哈为何算小众(评论我们只看到了嘻哈的小众)(3)

我们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嘻哈首先是一种音乐类型,这种音乐类型是基于说唱和节奏的。另外,它也是一种文化体系、生活方式,里边还包括了DJ、街舞和涂鸦。作为一种创作方式和一种思维方式,嘻哈可以去对这个时代的很多信息进行解构,也可以非常灵活的和很多不同媒介、不同领域的东西发生关系。比如体育、时尚、游戏、戏剧、影视,各个领域它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性。而《中国有嘻哈》正在做的,就是建立一条年轻人与嘻哈文化的最佳渠道。就像我之前说过的朋友一样,他可以不懂Rap也可以不懂Keep it real,但他终被《中国有嘻哈》所设计的Hiphop语言所吸引,他被嘻哈文化所吸引。

显然,《中国有嘻哈》成功推动了中国嘻哈文化的快速崛起,它在带动年轻人对于嘻哈文化兴趣的同时,也为产业带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打开嘻哈市场的大门,促进嘻哈文化商业化发展等等。

要知道,国内曾经有多少极具潜力的rapper,因为嘻哈产业商业模式的不成熟倒在了第一张专辑的过后,甚至是之前。

嘻哈为何算小众(评论我们只看到了嘻哈的小众)(4)

而《中国有嘻哈》的热播为嘻哈的商业化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让人们看到了更多关于嘻哈在商业价值上的可能。之前7月2日第二期节目上线后一天,GAI的《天干物燥》达到QQ人气嘻哈榜TOP1。而上周末第四期节目过后,在1V1Battle的环节中,小青龙&辉子合作歌曲《Time》上线即席卷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圈粉无数,微博、微信、知乎、豆瓣、贴吧随处可见它的身影。这首歌以不可阻挡之势登上QQ音乐人气榜,24小时内投票破100万,获得了同期音乐类节目中最好成绩。而几乎同时,备受热议的嘻哈侠Hiphopman和双胞胎SOBI&MO3在1V1Battle环节中所完美合作的视频也在微博中完成上千次的转发。歌词“这首歌作为约定,以后一起共富有”所传达的兄弟情也被一众网友热议,甚至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股潮流,备受推崇。

嘻哈为何算小众(评论我们只看到了嘻哈的小众)(5)

这种潮流趋势必然会成为一个加快嘻哈商业化助推器,推动嘻哈商业模式日趋成熟,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中国有嘻哈》很显然是这个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上述种种我们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节目正在接受嘻哈文化。我们不再对嘻哈抱有偏见,我们不再认为嘻哈就是脏口、街头暴力,取而代之的则是兄弟情、忠诚以及自我认知。这些难道不是正能量吗?就像我开头口述的朋友的那段话,“这么多年我看过所有的节目,选手上台不是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就是有林林总总的梦想,只有《中国有嘻哈》的选手上台就招呼:老子就是来拿冠军的!”如此纯真、率直的性格,不应该是我们所推崇的吗?

同时,通过《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中国的嘻哈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上得关注和认可,真正实现“走出去”。据悉,2017年世界顶级音乐节Ultra Music Festival将强势进驻中国,在中国实现首场世界级万人音乐会。而《中国有嘻哈》也与其主办方ULTRA CHINA达成合作,为参加节目的Rapper在音乐节上专门开辟一个舞台进行表演,把中国年轻的嘻哈偶像展示给全球中华文化的潮流爱好者,将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RAP推向国际的舞台。

事实上,中国的嘻哈音乐早已开始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国内已有不少先驱者例如嘻哈侠Hiphopman、Higher Brothers海尔兄弟都做到过。而此次UMF(简写)与《中国有嘻哈》的合作,用更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未来中国会有更多优秀的嘻哈音乐、音乐人会走向国际,让世界听到属于中国的声音。这对于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无疑也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所以,嘻哈在国内真的不小众,而且也正在走向世界。都说韩国的Hiphop如何如何,他们的嘻哈文化崛起用了20年,也许,因为《中国有嘻哈》的推动,我们能更快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