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十诫精髓总结(管理十诫掌握11条戒律)

本文字数3833,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管理十诫》。

作者唐纳德·基奥,1981-1993年间,担任可口可乐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和董事;1993年期间,担任投资银行艾伦公司董事长;2004,再次当选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他还曾在多家知名公司担任董事,包括伯克希尔·哈撒韦、麦当劳、华盛顿邮报集团、家得宝公司、亨氏公司以及圣母大学。作者纵横商界60多年,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直透本质的管理感悟。

这是一本企业管理的指南,在书中11条戒律的指引下,无数家公司经营业绩一飞冲天,连惜墨如金的比尔•盖茨都亲自推荐此书,沃伦•巴菲特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亲笔撰序并大力推荐。从遍布全球的中小型公司到如日中天的跨国企业,曾经辉煌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他们成功的途径千差万别,而他们一败涂地的原因,却惊人地相似。

作者根据自己一生的管理经验总结出一系列企业和个人最容易掉进去的陷阱,称之为“管理十诫”。作者纵横商界60多年,仍然觉得谈论成功的方法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只能谈谈自己的失败经历,从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精炼出管理十诫。连惜墨如金的比尔·盖茨都亲自推荐此书。巴菲特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亲笔作序极力推荐,并说:“唐纳德·基奥最强的能力就在于他总能迅速看穿事物的本质,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管理十诫精髓总结(管理十诫掌握11条戒律)(1)

01、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说的是不敢冒险、思维僵化、故步自封。这3诫的共同点很明显,都是行动不积极。我们分别来说一下这3诫。

1、不愿冒任何风险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美国人需要电话,但我们英国人不用,我们有很多邮差。”是不是很可笑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人就是1876年的英国邮政总局工程主管查理兹爵士,他认定现行的报童就足够了,不需要改变什么,结果被现实打脸。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不敢拿安稳的现状去冒险。

比如,英特尔。在很早之前英特尔最主要的产品是半导体内存。英特尔一开始做内存做得风生水起,谁知道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半导体公司异军突起,抢占了半导体内存市场,英特尔业绩不断下滑。如果是不敢冒险的老板,估计也不敢轻易放弃半导体内存。但安迪·格鲁夫敢于冒险。1985年的一天,格鲁夫来到共同创始人摩尔的办公室,问摩尔:“如果我们被裁,董事会请来一位新老总,你觉得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摩尔回答:“他会放弃半导体内存。”格鲁夫想了想:“那就让我们自己来做这件事吧。”这个决定不可谓不痛苦,在那个时候,英特尔在很多人心目中就相当于半导体内存。

如果格鲁夫当时迟疑不决,抱着过去的辉煌不放,不敢冒险,那么最后一定是失败。

作者特别强调,如果要实现长久盈利,那么在短期内务必要进行创新。彼得·德鲁克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管理层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公司的现有资源进行谨慎的冒险,从而确保公司未来的永续经营。

管理十诫精髓总结(管理十诫掌握11条戒律)(2)

2、思维僵化、我行我素

不愿冒风险和做事方法不灵活有相像之处,但是它们还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细微差别。真正固执的人不是在规避风险。他们不仅不愿意冒险做出改变或创新,还对自己的方法固执己见,坚信自己掌握了成功的秘钥,觉得再也不用去探索其他的成功之道了。可是商场瞬息万变,怎么可能有用了几百年都不会失败的秘诀呢?

比如,共和钢铁公司。20世纪60年代,罐头制造企业是共和钢铁公司的主要客户之一,当时罐头制造企业开始更加注重采用轻质、运输费用更低的铝材。共和钢铁公司正如日中天、财源滚滚,它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军铝材加工市场。

那时的共和钢铁公司也有充裕的现金流,完全可以收购一家铝业公司。但事实并非如此,共和钢铁公司的领导层顽固不化,根本不愿意放弃铁罐生产,甚至还说铝这种金属“不结实”,并利用自己的能力试图阻止铝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公司失去了一切,庞大的共和钢铁公司帝国轰然倒塌。

所以,作为老板,应该具有习惯性审时度势和思考的能力,一旦环境变了,要迅速地适应新环境。

管理十诫精髓总结(管理十诫掌握11条戒律)(3)

3、故步自封

自我陶醉是如此让人心动,人们也很容易陷入这种状态。这种老板什么都听不进去,也什么都不想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谁要是敢跟他们汇报公司的困难、他的缺点,就等着被骂吧。

作者说,有一位光彩夺目的首席执行官在公司总部给自己建起了一座“泰姬陵”。尽管其他高管也在同一层办公,但那一层的一大块角落都是为他特意打造的。他的大套间外面安有厚厚的玻璃门,进了玻璃门是他的秘书台,穿过秘书桌,再推开一扇木门,你才能进入这位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

进入这间办公室仿佛置身异国他乡,里面摆放着各式奇异的巴西艺术品,播放着柔和的轻音乐,还点着各色的香烛,一排电视屏幕让你觉得相当气派。

如果有一位中层经理要来他的办公室禀报一个坏消息,看到在这座宫殿里优哉游哉的首席执行官,那这位中层经理的心理压力该有多大啊!光是看上一眼这奢靡的摆设,十有八九他就吓得不敢开口了。

比如,以胶卷为主营业务的柯达公司,年销售额曾高达19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14.5万名员工。其实发明出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就是柯达。可是柯达公司的高管们一想到胶卷给公司带来的巨大利润,就认为世界还没有那么快变化,也不可能抛弃胶卷。

他们更是自信到忽视了胶卷业绩正在逐步下滑的事实。从他们的盲目自信、自我感觉良好开始,柯达注定了从此是路人的结局。

管理十诫精髓总结(管理十诫掌握11条戒律)(4)

02、个人品行

个人品行对于老板来说是更重要的,前面我们已经说完了思维方式,接下来我们说说个人品行。

1、拒不承认

这样的老板就是三个字:我没错。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别人的错。可是谁能不犯错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才不会酿成大错。

比如,巴菲特对美国航空公司的失败投资。1989年,巴菲特购入价值3.58亿美元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谁料航空业价格竞争之激烈超出他的想象,加上中东局势变动,美国航空公司转盈为亏,一度沦落到靠卖飞机才发得出薪水。好在几经波折,到了1998年,美国航空公司经营状况好转,巴菲特的投资才没有打水漂。巴菲特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天下无敌。

在巴菲特1996年致股东的信中,在谈及对美国航空公司的投资时,巴菲特说道:“有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说,你都这么富有了,怎么就不能聪明一点儿呢?回顾一下我对美国航空公司糟糕的投资决策后,我觉得这位朋友说得不无道理。”连股神巴菲特都会犯错,而且也会认错,谁比他更厉害?

管理十诫精髓总结(管理十诫掌握11条戒律)(5)

2、只求发展,漠视商业道德

比如,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一出,三鹿立刻倒闭,相关负责人开除的开除、免职的免职、入狱的入狱,最严重的是所有国产婴儿奶粉跟着遭殃,从此海淘奶粉成了国内诸多父母的必修课,从中国香港到荷兰、澳洲,已经把所有超市一扫而空。要知道,信任是任何公司基业常青的重要养料,失去了顾客或手下对你的信任,失败也就不远了。

作者特别提醒,所谓的不择手段,其实也不光说的是商业道德,还有做人的准则,因为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并不应该有断层,如果你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标准的道德观,那么你就不算一个商人。

03、信息获取

作者强调,对所获取的信息要进行再思考,要自己深入了解,不能别人给你什么、说什么,你都照单全收。这样只会产生几个问题:一是,疲于奔命;二是,信息错位,沟通不畅;三是,只能完全信赖所谓专家。

1、不用心思考,对该做的事一知半解

比如,在20世纪40年代末,当百事可乐公司开始以5美分的价格销售双倍分量的可乐时,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采用了鱼目混珠的做法,他们在季报中报告了公司销售数据,但这一数据远远领先竞争对手。问题是,一箱可口可乐里面只有24罐6.5盎司的可乐,而一箱百事可乐里面有24罐12盎司的可乐。

但是,竟然没人问过:“如果我们卖的箱数更多的话,为什么百事可乐的总销售量还超过我们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使得可口可乐公司最后也开始生产大瓶装的可乐了。

再比如,阿里巴巴。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没多久就赚到了钱,又接连拿到高盛、软银几笔大投资。于是,马云先是觉得蜗居杭州不够高大上,决定把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国内总部换到上海。可是他没有仔细想过,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企业多半是大型国企、外企,用不上阿里巴巴,再高大上也没用。相反,杭州有大量制造类企业,正是阿里的核心客户。

管理十诫精髓总结(管理十诫掌握11条戒律)(6)

2、完全信赖专家

在搬总部的同时,阿里巴巴还开始疯狂扩张,开设了中国香港及美国、欧洲、韩国等办事处,用马云自己的话说,“一有钱,我们跟任何人一样,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我们请了一大堆人”。

这也是因为马云认为高管职位只能交给职业经理人,也就是专家,他认为他们懂得更多。

3、信息错位,沟通不畅

对你的员工或客户发出含混不清的信息会有损你的竞争优势,最终还会导致你的失败。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原来含混不清的信息表达清楚,我们要说服每一个员工:尽管各个分部的业务可以独立运营,但是由于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变得日益明显,因此需要在业务上实现趋同化。

比如,阿里巴巴想要学习微信构建社交网络,给员工下指标、发红包。可是布局已晚,它的强势其实在于电商和支付而不在社交。想要从零开始抢地盘,谈何容易?好在阿里巴巴又很快认识到了这点,重新回归自己的优势领域。

任何事业都需要建立在对现实的清楚了解和把握之上,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最后的话:

如果你放弃风险、顽固不化、故步自封、不可一世、破坏规矩、无暇思考、完全信赖专家和外部顾问、崇尚官僚主义、给出模糊的信息而且恐惧未来的话,那么注定要失败。所以,一定要避免这些坑,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管理十诫精髓总结(管理十诫掌握11条戒律)(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