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农业绿色生态发展(良好法治环境助力焉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杨新顺本报见习记者 刘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戈壁农业绿色生态发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戈壁农业绿色生态发展(良好法治环境助力焉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戈壁农业绿色生态发展

本报记者 杨新顺

本报见习记者 刘欣

一串串酿酒葡萄,在全年近3000小时日光浴后,被装进木桶中酝酿,化为舌尖上的醇香,成为当地人民的致富良方。

北纬42°的焉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南麓,属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这里依山傍湖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多晴少雨,自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世界上较早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地区之一,也是新疆四大葡萄酒主产区之一。

目前,新疆已将葡萄酒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制定出台了自治州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政策措施等,从多方面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为焉耆盆地葡萄酒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焉耆回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康新生告诉记者,焉耆县在自治区和自治州相关文件基础上,制定了焉耆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从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促进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打造焉耆县特色优势产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记者注意到,焉耆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不少法治方面的内容,如整顿行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净化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规范流通领域经营行为,查处终端销售环节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生产企业销售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规范政府职能,坚决制止乱收费和乱摊派行为,降低企业非经营性负担等。

“当年之所以来焉耆县开办酒庄,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对葡萄酒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这里的人文历史、投资环境有所了解,加之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新疆天塞酒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立忠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政府一直努力用法治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比如,多次组织主题培训,为企业讲解相关政策法规;有关管理部门到企业指导工作;出台相应规定监督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送法到企业,建立企业法庭,指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帮助企业解决纠纷等。

说到法治对自己企业的影响时,陈立忠讲出了切身体会:“我之前是学法律的,所以依法治企成为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公司建章立制,约束员工行为,规范企业经营;与上下游客户合作业务过程中,努力完善相关文件和流程,避免发生经营风险;公司尊重员工,建立了不少激励机制,这些都成为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核心动力。”

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带动周围农民增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目前,焉耆县已经引进酿酒葡萄种植企业(户)28家,建成各类酒庄酒堡15家,葡萄籽皮下游精深加工企业1家,葡萄酒加工能力达到3.5万千升,形成了集葡萄种植、苗木繁育、技术研发、加工贸易、葡萄酒文化展示、餐饮住宿、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年综合产值突破2.5亿元。

在良好营商环境的助推下,焉耆县葡萄酒的香味飘得越来越远。

康新生告诉记者,焉耆县将积极协调推动产区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申报,享受国家原产地保护政策。建立健全原产地保护和监管机制,严格管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证书,依法查处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的行为。还将构建焉耆葡萄酒品质分级分类、酒庄分级分类体系,突出品牌差异化、特色化,打造具有焉耆特色的葡萄酒品牌。

“我们支持葡萄酒产业协会出台行业自律规范,有效规范和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产区推介、整体宣传、产品推广、技术服务、人员培训、消费引导等方面发挥优势。”康新生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