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暴君(明朝于谦之死)

于谦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最清廉的大官,

砍头后被抄家,

抄得的家产让锦衣卫指挥官落泪。

于谦是明朝能够延续几百年最大的功臣,

在皇帝被少数民族掠走,

強敌兵临城下之时,

临危不惧,拥立新皇帝稳定大局。

亲赴前线,领兵杀敌,击退顽敌。

于谦是明朝最有眼光的大臣,

他清醒地意识到之所以外族厮掠,

根源是国家内部出了问题。

明代宗上台后,于谦全力以赴协助改革,

从制约官员权利来強国健体。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官,

却落得个意欲谋逆的杀头之罪。

为什么?

大明第一暴君(明朝于谦之死)(1)

于谦不仅口口民为重、社稷为重、君为轻,

而也把这个为官处事之道赋予行动中。

当明英宗被外敌掠走后,

他不考虑明英宗生母太后的感受,

积极主张推出新帝维护政局。

这不等于明英宗辛辛苦苦得到的皇权,

轻易转到了别人手里?

明代宗上台后为了自己的皇权代代相传,

决定让明英宗儿子的太子让位。

于谦为政局稳定,

坚决反对。

明英宗最后复辟成功,

为了让其行为合法入理,

想让于谦出面为其站台高呼奋臂,

于谦死都坚持要遵守法纪。

于谦不把皇权放在首位,

哪有不死的道理?

大明第一暴君(明朝于谦之死)(2)

人人都清楚当官有了权最终是为了利,

要保着官位必须紧跟皇帝。

皇帝也大都是及时享乐,

当官更应是关注眼前的名和利。

忽悠着皇帝开开心心,

自己升官发财享乐,

事实上江山社稷百年与否和官员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即然当官为了富贵,

光靠皇帝发的有限的薪水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必须盘剥压榨百姓,

这样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于谦这个官却要替百姓发声,

为百姓鸣不平。

要变革现有的弊制,

制约官员造福百姓。

大明第一暴君(明朝于谦之死)(3)

皇帝也很明白,

百姓安稳皇帝当得即暇意又青史留名。

但皇帝的眼睛、耳朵、嘴巴是全朝堂的大臣,

而不是全凭于谦一人说西道东。

满朝文武都代表权贵,

只有于谦一人代表百姓。

这只能等于于谦与所有权贵为敌,

于谦如果在朝堂上呼风唤雨,

哪还有权贵们的活命?

而且于谦自认为江山社稷天下黎民,

有时皇帝的话他也敢不听。

皇帝清楚自己为什么不惜一切当皇帝,

就是可以随心所欲享乐宫。

皇帝更清楚朝堂上的官员为了啥?

他们为了过更好的日子才唯命是从。

大明第一暴君(明朝于谦之死)(4)

太清的官和俗官哪个更重要?

肯定俗官才更好用。

太过清廉的官是应该上墙的,

不应活在当下,而是活在道德的教科书中。

而俗官知道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

皇帝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而不是天下百姓。

所以俗官用起来会得心应手,

而且如狗般唯命是从。

人生都是几十年,享乐才是王道,

即使皇帝也不可能永生。

于谦的存在,

不仅在挑战权贵,

而且也直接影响皇帝痛快人生。

大明第一暴君(明朝于谦之死)(5)

官场的这堆土壤里长出了一个于谦就是奇葩,

这棵奇葩怎可能还会长命?

于谦不是死于刀斧手,

也不是亡于权贵们的诬陷,

更不是灭于皇帝的王命。

而是被圣人的宝典害死,

历代传下来的宝典具有两面性。

一半教化一半愚弄。

民贵君轻这是忽悠百姓,

历史哪个皇帝不是把手中的权力看成自己的命。

于谦中毒太深,

一把刀只是帮他结束病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