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捡破烂(985毕业生迷恋捡垃圾收破烂)

作为985院校高材生,毕业后,是成为光鲜亮丽的办公楼白领,还是穿街走巷的拾荒者?这道选择题,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学毕业捡破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毕业捡破烂(985毕业生迷恋捡垃圾收破烂)

大学毕业捡破烂

作为985院校高材生,毕业后,是成为光鲜亮丽的办公楼白领,还是穿街走巷的拾荒者?这道选择题,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唯独武楷斯是个例外。他大学毕业六年,捡了六年垃圾,从未正经上过一天班,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多次被媒体采访,还曾上过央视。

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在这个27岁的小伙子身上,看看他究竟是持续性地犯傻,还是清醒地坚守自我。

武楷斯,祖籍山西,1995年出生,从小生活在北京,算是见识过大城市的繁荣昌盛。

不过,小时候,武楷斯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家里使用的物品多是二手物品,电视机、煤气灶等,包括他学习用的电子词典和学习机都是二手的。

可以说,武楷斯的童年就已经被旧物的痕迹填满了,年幼的他,不仅没有嫌弃二手物品的破旧,反倒用得挺开心的。

2012年,武楷斯顺利考上广东985院校,华南理工大学法学系,只身一人前往广州读书。

在大学时,武楷斯用三年时间就修完了四年的课程。学习用功的他,还会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曾经获得校级十佳社团干部的称号。此外,他非常爱好旅行和摄影,空闲时常会外出旅行。

2014年,武楷斯去桂林旅游。为了省钱,他住的是青年旅馆,一个房间好几个床位。其中,有个同屋的驴友特别喜欢旧物,带着武楷斯花2个小时找到桂林的跳蚤市场。

这是武楷斯第一次逛旧货市场,他在那花5毛钱买了一个酒瓶子。就这样,一个旅行的小插曲,在他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2015年夏天,读大三的武楷斯去了美国,手头并不富裕的他只能以沙发客的方式穷游。

他住过UCLA 的研究生宿舍,也住过农场主的帐篷,还在一个画家的泳池里用垫子睡了一晚上。有时候,实在没办法了,他也有保底的生存方法,睡在当地的机场。

因为去的时候正值夏季,天气闷热,无法经常洗澡的他只能想办法勤换衣服。于是,武楷斯找到了当地一些福利二手店、旧货市场,那儿有很便宜的广告衫卖,50美分一件,折合人民币约3元,穿完就扔。

这趟旅行,让武楷斯走遍了美国16个城市的旧货市场。国外旧货市场的成熟,让他很疑惑,为什么,好像二十年来,他从未接触过国内的旧货市场。明明在国外,一搜索跳蚤市场就会有很多攻略,可在国内搜索旧货市场或者跳蚤市场,几乎没有信息。难道,国内没有旧货市场吗?

带着疑问,天光墟三个字出现了。天光墟,是岭南一带对旧货市场的称呼,意思是说,天亮就散,天黑就开。

武楷斯利用网络搜集各种零散信息,最终集齐了20个地址,虽然有些地址早已失效,但他还是用3个星期的时间探访了广州12个天光墟,还写了一篇文章,“广州鬼市大暗访。”

在探寻的过程中,他对旧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用他的话形容,就是第一次走进天光墟的时候,全身就像被闪电击中一样,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仿佛跟随命运的指引来到了一个属于他的地方。

其实,早在唐代,就有文献记载,“海边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从之多得异物”。

中国的旧货市场历史是十分悠久的,也因为,旧物不仅仅代表陈旧,也是一段历史和故事的象征。

迷恋上旧物的武楷斯迫不及待开始他的收集之旅。一开始,他把旧物放在宿舍两平方的地方,从一小袋到七大袋,渐渐地,宿舍被旧物逐渐侵占,同住一屋檐下的舍友难免有意见。

武楷斯又把自己珍视的旧物宝贝转移到楼道,可宿管阿姨也不乐意,说他影响了公共区域的卫生。

没办法,武楷斯只得在附近的小洲村租了间房放破烂,月租1000元,比他的破烂还要贵,算是在花钱养爱好。

很快,武楷斯大学毕业,面临就业方向的抉择。父母希望他考公务员,或是从事法律相关行业的工作,体体面面。而曾经,武楷斯对自己的规划是,当律师或是摄影师、旅游博主等,唯独拾荒是以前从未列入考虑。期间,还有500强企业给他发了Offer。

偏偏,到最后,他做了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决定,以拾荒为事业。他说,自己一生所爱,就是捡破烂了。

这番话,在思想传统的父母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谁家的孩子读完大学会去收破烂?收破烂这件事,需要大学文凭吗?先不说找份多高薪体面的工作,再落魄,也不能沦为收破烂的吧。

可父母的阻拦,并未劝退武楷斯,加上武楷斯独自一人在广州,天高皇帝远,父母也奈何不了他。

最后,武楷斯的父母决定,让他玩一玩,说不定时间一长,他受不了就自己放弃了。

得到父母松口的武楷斯,正式在2016年夏天开始他优雅地拾荒事业,放飞自我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起初,武楷斯把目光放在国外,他去了东南亚、欧洲多个国家,一边旅行,一边去当地的二手市场淘货。之后,他又开始探寻国内的旧货市场,从一堆锅碗瓢盆中挑出值得买的东西。

可是,以拾荒为事业,并不是到处旅游买买东西就可以的,武楷斯的创业之路有些磨人。

2016年8月,武楷斯决定在小洲村开一间旧物馆,面积50平方米,店名为“旧物永续。”

永续这个词,是武楷斯特别喜欢的,他觉得所有的旧物都是有生命的,在这儿,人们遗弃的,他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收藏起来。

为了省钱,店里所有的装修都是他亲力亲为,既是装修工,也是司机,还是搬运工,时常忙到深夜。

开业后,武楷斯花600元收了一辆二手三轮车。那辆三轮车,买来的时候就已十分残旧,脚踏是坏的,链条也修不好,车厢底座也是锈的。

收购回来,花钱完善了配件后。每周武楷斯都踩着这辆三轮车,扎着辫子,穿着有旧痕的衣服,游走在大街小巷收垃圾,烂家具、破木头、废砖块都有。

那时候,武楷斯算是刚入门的旧物收集者,被宰是常有的事,总得交点学费当学徒嘛。

后来被坑得多了,他倒也弄懂了怎样在旧物市场给出合适的价格。当然,更多时候,是因为给不起那么多钱,只能硬磨。

有次,为了能低价买到旧饼店一个印着人像的铁盘,武楷斯每个星期都去问两次价格,花了半年时间,终于从200元砍到150元。

之后,武楷斯手上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旧物,支出也越来越大。虽然在旧物圈,有特定的受众群体,包括影剧公司、摄影师等也会专门寻找旧物,但是,武楷斯转卖旧物的速度,实在赶不上收集的速度。他只得又在小洲村租了好几间价格便宜的仓库,更是入不敷出。

为此,他过着极低物欲的生活。手机是200元钱的旧手机,不大流畅,但还是能勉强使用的;衣服从来没买过新的,家里很多日用品都是捡来的,像洗洁精就有有十几罐,每一罐都是半瓶。有时候,他也会吃别人不要的过期食品,当然是没变质的。

这种日子,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能不断劝他别干不着边的事,找份正经工作,帮他收集招聘信息,连亲戚朋友,也有不理解他的。有时候,他在街上捡垃圾,路人总会回头多看几眼。

但是,别人眼中的苦日子,他却乐在其中。或许,标新立异的勇者,是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能支撑着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幸,历经几年的磨砺,武楷斯的拾荒事业越来越红火了。首先,他的仓库已经扩展到300平方米,收集的旧物件达到10万件,有现代酒楼的牌匾,七八十年代的电视机、相机,民国时期的服装,清朝女性小脚鞋子,几百年前的印章,国外的民族风手工包包等,五花八门,稀奇古怪。

他也从一开始的挣钱养活梦想,到让梦想养活自己。不仅月入过万,还在永庆坊、广州大剧院、方所、正佳广场等地办过主题旧物展览。

甚至,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媒体都给他做过专题报道,梁文道先生也专门邀请武楷斯一起逛天光墟、聊旧物,做节目。

此外,他逐渐从旧物收集中体会到历史文化,学会了怎么去养旧物,挖掘旧物背后的美学和历史故事。

在他眼中,有些垃圾只要通过恰当地改造,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曾经,他花30元淘来一部残破的老海鸥双反,挖去中心结构,放入灯泡,就制成了独特的桌面台灯,成功将废品变为工艺品。

有次,武楷斯在天光墟花100元买了100封信,是一对异国情侣的往来信件,他按照年份整理翻译成《1984—1989的爱情故事》,主动和朋友分享甜蜜的爱情故事。

还有一次,武楷斯淘到一大包老信件,是一位父亲给自己女儿写的信件,从8岁一直到成年。

武楷斯在网上分享了消息,竟然意外找到了信件的主人。原来,这不是废品,而是亲戚在收拾房间的时候,不小心把父亲的遗物当成废品卖掉了,失而复得的信件使她找回了很多回忆。

诸如此类的小故事不断发生。有人从武楷斯收集的照片中找到失联多年的同学,有人从武楷斯收集的画作中找到家人的礼物,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将武楷斯的旧物馆当成了解历史的热门去处,不少人在他的带动下,学会尊重旧物,物尽其用。

对此,武楷斯很是欢喜,这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了,那就是见识和记录全世界的跳蚤市场,建立中国更好的跳蚤市场。

当然,依旧会有人对武楷斯的选择嗤之以鼻,认为他辜负父母的期待,是在浪费青春做没意义的事情。

但是,武楷斯坚定地认为,自己会一直收破烂,不赚钱也可以,只想做一个纯粹的中国旧货市场记录者。

其实,在五年中,武楷斯已经渐渐得到父母的支持。他的努力让父母看到了,旧物收集不是胡闹,而是在关注一片被人遗忘的角落,也是在帮助更多人寻找丢失的过去。

怀旧也是一种信念。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能衷心热爱旧物的人何尝不可爱?对抗世俗并非易事,也许,我们应当欣赏他特立独行的勇气,也祝福他的拾荒事业能够蒸蒸日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