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平讨论直拍生命力(鲜为人知的直板教父)

除了金牌教练,斯帝杯现场上吴敬平的”标签“是什么?

吴敬平讨论直拍生命力(鲜为人知的直板教父)(1)

7月16日下午斯帝卡杯北京莹恋赛区的现场,有“金牌教练”之称的吴敬平作为互动嘉宾来到现场。

一口带有浓重乡音的川普和大学老教授般的形象,让吴敬平对于任何一个球友来说都不陌生。而“直拍“或许是吴敬平这辈子都没法脱开的标签,现场互动球友的问题也惊人的集中在了“直拍横打”、“发球接发”以及“怎么练步法”这三个方面。仔细一想,马琳和王皓不正是因为吴敬平教练将这些标签深深的印在了他们的身上,才得以站在世界之巅。

吴敬平讨论直拍生命力(鲜为人知的直板教父)(2)

对业余圈子讲,关于直拍横打的疑惑总是被最早提出来,作为这项技术的“总教头”,吴敬平也轻车熟路的给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反手横打命中率不高、质量不够是因为挥拍时向上的动作过多,向前的动作就不够,所以导致漏球、球速慢。另外挥拍时的加速不够也是一个原因。”有理有据,加上吴敬平教练对于基本动作的样身示范,引的围在场外的球友纷纷拿起球拍模仿。

“接发球的话,对于出台球不能拉起来就只能快搓和推接,但这样的情况在专业水平里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即便是业余选手也要尽量能把出台球拉起,这样才能占据主动。”

“业余发球弧线不好的问题,其实很重要一点是发球时手和身体的距离过远,手与腰的协调发力没做好,击球点没找准,在球很高的时候从上往下发力就特别容易导致弧线冒高。”

吴敬平讨论直拍生命力(鲜为人知的直板教父)(3)

“不是你的脚步跑不到,而是你在移动过程当中没有加入转腰和跟脚的意识,这就变成了手带身体走。”

吴敬平讨论直拍生命力(鲜为人知的直板教父)(4)

吴敬平教练边讲边练,对于直拍的四大难一一给出锦囊妙计。

相比于李晓东指导充满幽默的讲解,吴敬平教练对于球友的每一个问题都俨然是一派学术研究的作风,在技术难点的地方,一边讲解一边亲身示范,见球友还没能体会掌握,又反复总解才肯罢手。随便搜搜网络,关于吴敬平教练对于业余选手指导的名言金句,差不多是能编个语录集,在很多人看来,中国乒乓球队不止是强大到万人敌,同时也如天上仙子般触不可及,但在斯帝卡杯的这个平台上,一位又一位的金牌教练和国手来到球友中间,互动结束后,一位和吴指导“过招”后的中年球友一只手抹着额头的汗,一只手拿着球拍扇动,兴奋的对朋友说,“真没想到在斯帝卡比赛上能让吴敬平教练教一次球,他发的球弧线真低,我太紧张了,好多都没打上,不过也真算是值了!”

在吴敬平的身上,无论是在面对任何人,你很容易会发现他对于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执着和耐心,顺便记起,在最近的一次杂志对他的采访中,吴指导表示,退休后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再编一本书,把直拍横打的训练、学习方法和大家讲一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