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民间常说宁娶孀妇)

中国老百姓在几千年的生活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并采用口口相传的形式,将这些经验传递下去。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这些口口相传的经验教训称为“俗语”或“谚语”。比如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就是在告诫人们别贪小便宜吃大亏。而在婚嫁之事上,中国古人则表示:“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生妻”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爆史君今天就来和大家说道说道。

生妻的来源

  正常情况下,人们头婚肯定会娶一位年方二八的黄花大闺女。但一些人因为家境贫寒,很可能会娶二婚女,或年龄较大的剩女。再加上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所以男人一生拥有多段婚姻是很正常的事。那为何宁可娶寡妇,也不娶生妻。生妻背后又有怎样的渊源和典故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民间常说宁娶孀妇)(1)

李陵

  “生妻”一词最早出自李陵的《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李陵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的长孙。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结果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司马迁也因替李陵说话被汉武帝处以宫刑。

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民间常说宁娶孀妇)(2)

苏武

  后来汉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归来,公孙敖却无功而返,并带回一个消息:李陵在替匈奴练兵,所以接不到他。汉武帝大怒,将李陵全家处斩。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武帝有些后悔灭李陵三族,便让苏武替他召李陵归汉。李陵收到信后便给苏武写了这样一封回信。

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民间常说宁娶孀妇)(3)

改嫁女子

  其中“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的意思是:“我壮年奉命出使,归来时已满头白发。老母亲在家中亡故,妻子也已经改嫁。这是天下很少听到的,古今所没有的遭遇。”原本生妻指的是年轻的妻子,后来有了李陵这封《答苏武书》,就渐渐泛指老公没死的“寡妇”,后来更多地指被丈夫休妻的女子。

古人为何不愿娶生妻?

  为何古人不愿意娶被休掉的女子呢?因为古代休妻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妻子只有犯有“七出”之例,才可以被休。而“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其中“无子”指的是女子过了50岁还无所出,便会被休掉。古人极重血脉传承,如果女子无法为家族开枝散叶,会有被休掉的风险。但因为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所以因为无子被休掉的女子很少。

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民间常说宁娶孀妇)(4)

休书

  而“有恶疾”是指女子患有重病,不能一起参加祭祀。在古代社会,祭祀祖先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因为妻子的原因导致祭祀不能完整进行,会被认为是对祖先的不敬。因此,有的女子会因重病被夫家休掉,但这种情况也不太多。大部分女子被休掉的原因是其他五项,即:不顺父母、淫、妒、多言、盗窃。

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民间常说宁娶孀妇)(5)

寡妇剧照

  这五种行为即便放在今天也会被人鄙视,更别提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所以一旦女子被夫家休掉,将很难再嫁出去。而寡妇则不一样。寡妇是指丈夫去世的女子,她们是被迫成为单身,个人的品行操守完全没有问题。

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民间常说宁娶孀妇)(6)

古人生活图

  尤其是宋朝之后,程朱理学刻意强调妇女的贞洁问题,使得很多失去丈夫的寡妇开始守节,朝廷也会嘉奖这种行为,为这些贞洁烈妇发放贞节牌坊,其家族也会获得一定的优待。所以古人宁愿娶寡妇,也不会娶生妻。但程朱理学鼓吹寡妇守节的观念,实则是对封建女性的压迫,牺牲了很多女子再次寻找幸福的权利,并不值得提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