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经典诗句(黄庭坚这首诗写透了)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明月,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黄庭坚经典诗句(黄庭坚这首诗写透了)(1)

= 引言 =

..

朋友有两种:

第一种,有趣但无益。他可以陪你喝酒狂欢,也会讲很好听的笑话,但是当你遇到事的时候,他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种,无趣但有益。他不苟言笑,为人呆板不喜热闹,平常几周也不会联系一次,但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第一个站到你身边。

而黄庭坚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34岁时给苏东坡寄了一封信,请求苏东坡给予指点,从那以后,他便一直尊东坡为师。

然而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却是在8年以后。

尽管如此,“乌台诗案”爆发时,黄庭坚依然以“苏门学子”自居,实际上他已经受到了牵连,可他依然力挺自己的恩师,为苏东坡奔走喊冤。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黄庭坚不断地给他写信,鼓起他重新振作起来。

黄庭坚经典诗句(黄庭坚这首诗写透了)(2)

公元1086年,苏东坡复官回朝,举荐了黄庭坚和秦观,师徒在京师第一次相见,3年的相处二人经常一起作诗作词,品评书法绘画。

在苏东坡眼中,黄庭坚更像是自己的老友,可黄庭坚从不敢有所逾越,始终坚持行弟子礼仪,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也成为了千古美谈。

苏东坡过世前,最后一封信是写给黄庭坚的,待黄庭坚收到后,东坡已经长逝,黄庭坚见字掩面痛哭。

虽然黄庭坚不喜秦观风流的作风,也多次批评他要检点行事,但秦观逝于光华亭后,黄庭坚在贬官路上偶遇秦观的两个儿子抬着父亲的灵柩归乡,依然是老泪纵横,并倾囊相助,让秦观得以安息。

提起黄庭坚,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副老学究的样子,和他有关的轶事都很正直正派,如:教子八无、坚强天成、正骨千秋、名高尊师、梅香真情、闭门觅句、对客挥毫、光风霁月等。

这些都是和他有关的成语和典故。

黄庭坚对待朋友,一直都秉持着“与子同袍,岂曰无衣”的理念,这在他的诗中显而易见,比如我们今天要读的这首。

黄庭坚经典诗句(黄庭坚这首诗写透了)(3)

= 诗文赏析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出自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公元1085年,黄庭坚贬官德州德平镇,此时他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仕途坎坷心情郁结,故忆起自己儿时的伙伴,挥笔作诗于此。

杜甫曾在诗中写: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黄庭坚遭此一难,才发现自己最惦念的,仍旧是当初的好友。

虽然他们已经整整10年没有见过面了。

黄庭坚经典诗句(黄庭坚这首诗写透了)(4)

诗文大意可解为:

你我天各一方,分居两海之滨,想念你时想托鸿雁捎一封书信给你,却又怕它飞不过沧海。遥想当年你我二人在桃花树下举杯畅饮,如今飘蓬江湖已经10年过去了,现在只能对着孤灯追忆过往;

你曾经也过得艰难,为了生计家徒四壁,但你治理国家就像三折肱的良医一样,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了实现理想你读书刻苦,甚至白了头发,现在我独居山中,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听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对你的思念就更加深重了。

诗中“寄雁”有传说为: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

“四立壁”出《史记 ·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不蕲三折肱”: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此处指政绩,黄几复在四会县令任。

黄庭坚经典诗句(黄庭坚这首诗写透了)(5)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这两句诗道出了二人相隔甚远,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只是表达了思念之情难以传递而已,为艺术化手法。

王勃《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为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这两句诗只是陈情。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两句为全诗的重点,亦是千古经典名句。

“一杯酒”为诗人追忆曾经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如是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体现了往昔温馨美好的时光,在桃李树下沐浴着春风,一起畅饮畅谈。

“江湖夜雨”颇有萧索之感,人海飘蓬,茕茕孑立,有近10年的时光都是对着孤灯去怀念旧友,可谓情深意切。

黄庭坚经典诗句(黄庭坚这首诗写透了)(6)

诗的后两联则是回忆旧时光,先是念起友人黄几复曾吃过的苦,又歌颂了他的政绩,实际上通过这样的描写,更能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以及自我安慰。

俨然父母念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总是会说,他们好就行。

所以这是一首上佳的诗作,三言两语就写透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即便不能常联系,也会念念不忘,时间并不能让友谊变淡,只要不忘初心。

值得一说的是,黄庭坚作完这首诗后的几个月,苏东坡就还朝了,他也结束了德州的贬谪生涯,所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候一点点挫折挺挺就过去了。

- END -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