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一年补助(博士生生活压力大)

近些年,青年学者待遇问题,成为热点话题。

今年7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向山东领导留言称“望省内切实提高在读博士研究生待遇”。

博士生一年补助(博士生生活压力大)(1)

该网友在留言中表示:

博士研究生绝大部分属于脱产学习,生活压力较大,有些学校,如青岛大学,只发国家给的每年12000的助学金,且学业奖学金占比由70%调整到 60%(其他学校无论省内省外都是100%发放,并仅有金额差异),新生入学奖学金改为只有硕博连读才可获得(硕博连读只占比大概在5%),试想一下在二十七八的年纪,甚至很多博士研究生都三十了,每个月只有1500的补助,生活压力该有多大,且山东省内没有针对博士生的科研基金项目可供申请。

该网友称,强烈建议山东省里可以统一地对博士研究生多一些关怀,如增加省级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在校生的科研基金。同时,请领导关注一下博士生宿舍条件。

7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对此进行回复,其中称:

国家对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设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项目,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

为进一步支持博士生培养工作,调动青年高端人才积极性,自2017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将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15000元。

同时,高等学校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和奖励标准,高校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各高等学校还设置了研究生“三助”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此外,山东省教育厅表示,山东省将持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博士生宿舍条件。

博士生一年补助(博士生生活压力大)(2)

除了提高国家助学金,提高博士生待遇还有哪些办法?

2021年11月,中国青年报刊文称,精准提高博士生待遇,是指在向博士生发放助学金基础上,通过健全导师资助制,以及博士助教制度,有针对性地提高博士生的待遇,把提高待遇与培养相结合。

教育部在2004年就提出,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要求导师要拿出课题经费的一部分支付给研究生,用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也是发达国家资助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基本制度。

博士生一年补助(博士生生活压力大)(3)

从不同高校的情况看,还有学校通过奖励发表高水平论文,来提高博士生待遇,这也是精准提高博士生待遇的一方面措施。但需要处理好激发学生科研热情,与破除唯论文论的关系。

总之,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就需要给博士生创造能潜心开展学术研究、攻读博士学位的环境。提高博士生待遇的过程,也是建立健全博士生培养机制的过程。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