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水赋背后的神话故事 洛神水赋美爆了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节目的开场舞蹈《洛神水赋》,最近火到炸裂。舞者在水下以自由潜水的方式起舞,不戴任何呼吸器具,效果十分惊艳,完美诠释了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描写,感觉像真的见到了洛水中的女神。

洛神水赋背后的神话故事 洛神水赋美爆了(1)

洛神水赋的水下舞蹈

虽然这段舞蹈仅有两分钟左右,但制作它却费了很大功夫,共拍摄了三次,演员和工作人员在水下泡了26个小时,一位摄影师因毛细血管破裂还流了鼻血。最辛苦的当属主角何灏浩,她在水下要带着2至10公斤的配重,正常情况下50秒至一分钟拍一个镜头,而一些高难度镜头要拍五六次。

何灏浩曾经获得过全国青少年花样游泳冠军,属于专业人士,如果是普通人想完成这些动作可以说难于登天。因为在水下起舞和陆地上截然不同,水的阻力比空气大得多,在陆地上能轻松完成的动作在水中就成了难题,会如同慢镜头。另外水有浮力,也会形成阻碍,但也因此能做出一些地面上无法完成的动作。

洛神水赋背后的神话故事 洛神水赋美爆了(2)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最有挑战性的还是闭气。《洛神水赋》是自由潜水,演员在水深4至5米的池中表演,没有呼吸器,一个镜头完全在一次闭气的过程中完成。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动不动地憋气都是难事,更别说还要做出这么复杂且很耗体力的舞蹈动作了。因此,自由潜水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和技巧有着极大的考验。

不过相比其它大多数陆生哺乳动物来说,人类与水的亲合力可以说相当的高,所以我们才能欣赏到如此精彩的水中表演。总的说来,人是一种很喜欢水的动物。初生的婴儿不经任何训练就可以闭住气在水下活动,长大后经过训练可以闭气较长时间,但大猩猩、黑猩猩等人类的近亲对水就不那么感冒,它们比较怕水,也不擅长游泳,更别说闭气控制呼吸了。另外人的脊柱可以向后弯曲,便于在水下活动,猿猴则没有这个能力。

洛神水赋背后的神话故事 洛神水赋美爆了(3)

初生的小婴儿就会闭气潜水

除了这些之外,人适合潜水的证据还有很多,例如人的皮肤光滑无毛,只有头上有头发,完全不像猿猴那样全身毛发浓密,并且人类还有着可在水下保温的皮下脂肪,反而更像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在陆地哺乳动物中,确实也有毛发稀少的,比如大象和河马,巧合的是它俩在进化史上同样有长期水中生活的经历。

还比如,盐分对陆地哺乳动物来说很重要,它们对盐很敏感,在缺乏时会及时补充,并防止盐分流失。然而人类排汗、流泪都需要消耗盐分,根本不在乎盐的损失,体内盐分过多或缺乏时也不会有太大的感觉。而且人类喜欢吃鱼、虾、海藻等,猿猴则不大感兴趣。

于是,有人说人类的祖先古猿有可能曾经在水中或海中生活过,即“水(海)猿假说”,并且指出人类直立行走的特点也是由于在水中生活而形成的。这一理论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在1960年提出。他的出发点是人类进化史中的一个断层。

洛神水赋背后的神话故事 洛神水赋美爆了(4)

人类有可能曾在水中生活

根据化石证据,在距今约800至1400万年前有一种拉玛古猿,有可能是人类的祖先。拉玛古猿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不能直立行走,大概在800万年前就灭绝了。到了距今约400万年前,非洲又出现了一种南方古猿,它比拉玛古猿更接近于人类,并且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而在拉玛古猿和南方古猿之间的这400万年,化石证据十分缺乏,我们的祖先好像从陆地上消失了,直到红400万年后又卷土重来,还学会了直立行走的关键本领。那么这消失的400万年间,古猿究竟经历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站起来走路的呢?

目前比较公认的解释是稀树草原假说:由于东非的地质和气候变迁,人类的祖先与生活在雨林中的猿类分离,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在稀树草原的环境下生活。为了解放双手来使用武器和工具,它们学会了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由于直立行走被阳光照射的面积较大,为防止在追捕猎物时身体过热,所以褪掉了毛发,这样再出汗散热的效率就会很高。

洛神水赋背后的神话故事 洛神水赋美爆了(5)

目前科学界更加认同稀树草原假说

不过稀树草原假说存在着很多问题:在非洲真正的稀树草原地区发现的古猿化石很少,而在这些地方也生活着其它灵长类动物:狒狒。但狒狒在同样的环境下,身体结构与人类大相径庭,既长着很多毛,也不是直立行走。于是哈代便提出了水猿论:

在距今800万至400万年前,在非洲东部和北部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部分古猿被迫下海求生,进化成了海猿。在漫长的时光中,海猿演化出了一系列适合水中生活的特点,由于海水有浮力和压力,它们进化出了后腿直立的本领,并且也褪掉了毛发,有利于减少阻力,并长出了皮下脂肪。

我们的祖先还学会了其它神奇的本领:在潜入水下后,会产生潜水反射,将血液和氧气优先供应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同时心率下降以延长潜水时间,这一点上与海豹、水獭等动物相似。另外,水下生活还可能改变了人类的交配方式。

洛神水赋背后的神话故事 洛神水赋美爆了(6)

难道我们曾经像美人鱼一样在水中游动?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人类的丁丁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相当长的,别看雄性大猩猩很强壮,但丁丁长度仅3厘米,十分短小,同时雌性大猩猩的阴道也很短。而人类女性的阴道较长,同时还有大阴唇和处女膜等,都可在水下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男性的平均长度也较长,平均能达到十几厘米(勃起时)。另外人类女性没有明显的发情期,在水中分娩的痛苦也较少,这些都可能也与水中生活经历有关。

哈代认为,在海中(也可能是湖中)生活了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海猿重返陆地,此时它们已经有了后腿直立、无毛等特征,为直立行走解放双手提供了条件,从而在古猿中脱颖而出,走向了进化的康庄大道。

洛神水赋背后的神话故事 洛神水赋美爆了(7)

水猿假说

海猿论或水猿论听起来有那么几分道理,不过也存在致命的弱点:没有过硬的化石证据。另外并不是说在水中生活就一定会无毛,例如像水獭之类的水生哺乳动物也有浓密的毛。因此,它只能是一种假说,并且经常被攻击,因为一般人很难接受把人和海洋哺乳动物扯上关系。

不管人类是不是曾生活在水中,我们和水比较亲近却是事实。由于年代久远,人类到底是如何获得了这些与水有关的能力仍是谜团,不过这都无妨,祖先们的进化使得我们现在能够欣赏到《洛神水赋》这样美轮美奂的水中舞蹈,终归是一件幸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