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草书的四个步骤(写好行草书的十个绝招)

相信大多数书法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由楷书过渡到行书中来感|觉真是太难了明明楷书己经写的非常好了,而且行书临帖也已经有模有样了,可是一接触到行草书的创作,顿感束手束脚,无所适从究其因由,一方面是临帖的功夫还不十分过关,重要的是缺乏对书学的感悟和领会笔者就行草的创作归纳了十个绝招,招招实用,至于能领会贯通多少,就看你自己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写好草书的四个步骤?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好草书的四个步骤(写好行草书的十个绝招)

写好草书的四个步骤

相信大多数书法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由楷书过渡到行书中来。感|觉真是太难了!明明楷书己经写的非常好了,而且行书临帖也已经有模有样了,可是一接触到行草书的创作,顿感束手束脚,无所适从。究其因由,一方面是临帖的功夫还不十分过关,重要的是缺乏对书学的感悟和领会。笔者就行草的创作归纳了十个绝招,招招实用,至于能领会贯通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好,上干货!

第一招,轻重粗细

行草之书,最忌板刻,用笔用墨尤忌轻重一同,粗细均等,线条要轻重互参,粗细相宜为宜

第二招,浓淡枯润

行草之书,用墨最是一关,要浓力戒重浊,重而笔致不失。墨淡勿失其华,宜其飘逸之气。枯而不燥,增其骨气。润而不僵,宜其华滋之致。

第三招,大小远近

行草书不同于真楷,力戒大小一等,势如布算。要大小相间,远近得宜,大而不显突兀,小而不见纤弱,间远而气势相连,距近不见雍塞沉滞,最宜气脉相通,骨筋相连。

第四招,左右挥洒,

行草书,左右挥洒,促左展右,左放右收,进退有度,收放得所,如鱼翼鸟翅,翩跹自得其状。收不弊于拘束,放不互相抵撞,如侠士君子,瑶池仙女,举手投足,仪态万方。

第五招,朝揖向背

朝揖向背,其贵在势,迎让避就,随其形势,

第六招,上下穿插

行草书,不若真楷,字字独立,要牵连引带,求其气脉贯通。上插以接其气,下连以延其势。如万壑争流,千丈飞瀑,只见其势,不知起止。

第七招,有连有断

行草之书,有连有断,贵在气运贯通。有实连,有虛连,有承上势,有延下意。连不胡缠乱绕,字字如萦春蚓,行行如浣秋蛇,断而笔意不绝,笔笔相生。老子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是焉!

第八招,左齐右齐

汉字属方块文字,其形多齐,行草书又力戒之其均齐。为避其弊,左齐者而舒其右,右齐者而展其左。左左落落,栉次邻比。宋四家,苏黄米最善此法,可与其诸名帖中求之!

第九招,行草相间

行书,行草书,行书中草书成分多的谓之行草。行中简草可丰富字形的变化,可增加气韵之流动,可破呆板。草书成分多简以行书,可破油滑之病,以宜其厚重。行中间草,或是草中简行,不可显露突兀,加避刻意为之。要有一个渐变过程,视其笔意,顺其自然为上。行中间草宜于行笔之末,草中简行宜于沾墨行笔之初,但皆以数字相连为妙,不可只置一草或只一行,则有突兀刻意之弊,慎之!

第十招,意在笔先

王羲之云,夫欲作书,先干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方圆,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大小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此语甚是,于行草书尤如是,虽功精力健,日积月累,能一挥而就者,终乏其人。作书前能就其内容,笔法,形制多加统筹,了然于胸,甚而屡易其稿,令其精益求精,都未尝不可。

能于无意于佳乃佳者,非无意耳,此非有大智慧者所不能为也,终是积数十年之功于胸襟,滌沥陶淬,胸中有丘壑故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