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十首经典诗自然恬淡(陶渊明很美的一首诗)

文/顾无

【引觞漫谈】

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相比于其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方,这里是一片美好的乐土。

气候与水土的优越,也解释了为什么黄河流域能够成为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并且最终连绵不断,祭祀不绝,创造出历史上最连续也最有特色的中华文化。

炎黄、华夏这几个字眼,永远都能够激起我们心底的爱国热情,那是我们几千年来的归属,是根植在心底抹不掉的中国红。

九曲黄河,万里奔腾;高山大原,孕育族魂。这些我们都暂且不论,单单来说这里优越的气候条件。

陶渊明十首经典诗自然恬淡(陶渊明很美的一首诗)(1)

北方的匈奴和其他的游牧民族为什么一直想要打进中原?说白了不还是馋这里的物产丰盛,气候宜人,如果不是生错了地方,谁又愿意一直待在那种苦寒之地呢?历史上记载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上有四次冰期,平均气温下降很多,这也导致了北方游牧民族四次大的侵略,说法是否可信还有待后续的学术研究,不过中原地区的气候有魅力则是没什么争议了。

陶渊明十首经典诗自然恬淡(陶渊明很美的一首诗)(2)

【临其诗境】

气候里,最值得称赞的是四季鲜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每一个时令都有着不同的特色,都会激发出人们不同的反应,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如今的我们提到春夏秋冬,脑海中也会不由自主的涌起许多多姿多彩的画面,这些是这片土地赐予我们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农民们跟随着气候耕种,文人们则跟随着四季变迁,写下独属于当下的诗句文章。

就像是一位诗僧所点出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陶渊明十首经典诗自然恬淡(陶渊明很美的一首诗)(3)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四季的特色有共性也有个性,某些客观的特点,如气温冷暖等等是被普遍承认的共性,而一些在自己人生经历上所生发的感情,虽然与四季挂钩,但是本质上还是个性化的。

春花秋月,夏天的风冬天的雪,也不一定就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代表事物。

春天除了百花齐放,还有春雨贵如油,还有春水连江江水平;夏天还有变幻多姿的云彩笼罩着险峻的山峰,秋天有菊花,有爽利肃杀的秋风,冬天有屹立不倒的寒松,“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等等等等。

大家的记忆中,四季的代表又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心目中,四季都有些什么。

陶渊明十首经典诗自然恬淡(陶渊明很美的一首诗)(4)

【经典原文】

四时

魏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十首经典诗自然恬淡(陶渊明很美的一首诗)(5)

【条分缕析】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做四时,历史上这样的题材有很多,大多不超出陶渊明这首的范围,也算是开风气之先。

陶渊明是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以一个大诗人大才子的身份俯身事农桑,对于农事的观察肯定与普通农民的视角有所差别,而在长期的山水田园生活中,越来越亲近大自然,对于时序的感知也当然非常的敏锐。

这首四时的内容,是基于陶渊明自己的视角,并不能做后世的典范,不过这种自然、法天贵真的思想,却对后世影响深远。

陶渊明十首经典诗自然恬淡(陶渊明很美的一首诗)(6)

春天是春水,可能是山中积雪融化,注满了大小的湖泊;

夏天是云彩与奇峰,这也是诗人在山中隐居,对于季节最直观的感觉,夏天的天色云色,与其他季节卓然不同,仿佛更加的鲜明而摇曳,有人人为的拉高了世界的对比度。

秋天还是秋月最为迷人,时值秋天,云彩变少,明月更能夜夜朗照,对于日落而息的古人,月光该是天上的馈赠。

冬天的代表是寒松,寒松一直以来代表着一种高尚的气节,或许也有着陶渊明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寄托。

而当漫山红叶落尽的时候,唯有青松挺且直,白雪茫茫的山上,一株绿色格外的耀眼。正如当文坛满是衰世乱世的叹息之时,陶渊明的思考则卓然于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