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清明粑的菜(水牛花粑粑暖菇包)

作者:蒲铁牛

去年清明前夕,好兄弟刘进说他要回老家衡阳祁东县去开发一种绿色小吃,我不以为然,一年过去,早已将此事忘记,今天却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快递了一种用 “水牛花”做成的粑粑,想让我尝一尝春天的味道,顺便寄托一下对先人的哀思。

无独有偶,另一个忘年之交的兄弟小童,从福建泰宁发来视频,说趁前两天没有下雨,带着老婆孩子在山坡上采摘了很多暖菇,回到家里加工成暖菇包,问我想不想弄上几个,拜祭先人,我说,只要你敢寄,我就敢收。

包清明粑的菜(水牛花粑粑暖菇包)(1)

水牛花粑粑

放下电话,好奇心顿起,饶是老夫浪荡江湖三十年,吃遍各地美食,却真还是第一次听到水牛花粑粑和暖菇包,而且都是祭拜先人的。惊吓之下,赶紧请教度娘。一番忙碌之后,方才得知原来这两种小吃的主要食材水牛花和暖菇草本是同一种植物,植物学学名叫做鼠曲草,别名佛耳草,地方不同,叫法各异,湖南衡阳、邵阳以及广西与衡阳交界的地方,称之为水牛花,福建泰宁一带称之为暖菇草,我的家乡叫它蒿菜,云贵川、江苏、江西等大部分地方称其为清明菜,还有少数地方称之为寒食菜。因为大部分地区都叫清明菜,且都是用于祭拜先人的,所以清明菜和糯米做成的食物,官方名字叫做清明粑。水牛花粑粑和暖菇包,以及我家乡的蒿菜粑同属清明粑系列,同系列的产品还有潮汕地区和江西少数地方的清明果,其实清明果的做工以及外型和暖菇包的完全一样,根本没有区别。

包清明粑的菜(水牛花粑粑暖菇包)(2)

暖菇包

鼠曲草为菊科植物,其嫩茎叶或地上部分,具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之功效。多用于咳嗽多痰,气喘,感冒,蚕豆病,筋骨疼,白带异常,痈肿等,本是民间常用的草药。然而,作为食材,早在六百多年以前,鼠曲草就已经粉墨登场。这里不得不又扯上明朝那位高开低走的建文皇帝。且说“靖难之变”后,建文帝被永乐帝朱棣罚去北京南苑,养了几年鸭子,豪情壮志被一群鸭子呱臊得支离破碎,慢慢地看破了红尘,不再有非分之想。朱棣见他已经滋生不出什么幺蛾子,便归还了他的自由。建文帝离开京城,一路颠沛流离,流落到贵州长顺,作诗一首:“锡杖来游岁月深,山云水月傍闲吟。 尘心消尽无些子,不受人间物色侵”,遂望白云而遁迹,在长顺白云山削发为僧,自号“沧海珠禅师”,终日念经朝佛。

包清明粑的菜(水牛花粑粑暖菇包)(3)

鼠曲草

农历的二月至四月期间,正是鼠曲草生长旺盛的季节。永乐大帝初期,长顺当地老百姓的粮食并不丰裕,每到这个季节,就喜欢采摘大量的鼠曲草洗净,掺杂在糯米中用碓舂,粉碎后揉成粑粑,以弥补粮食的不足,因为清明节正好在这个季节之中,所以当地老百姓都将鼠曲草称之为清明菜。

当得知建文皇帝遁迹白云山并削发为僧后, 人们便纷纷上山朝拜。每次上白云山朝拜,都得准备一些祭祀的食物,当地老百姓拿不出什么好的东西,就将这清明菜和糯米做成的粑粑充当祭品。建文帝本来就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品尝大家带去的粑粑后赞不绝口,得知此粑主料是清明菜,遂将其命名为“清明粑”,心里中却在想,朱棣这个老东西捧出一只油荤荤的北京烤鸭,贫僧却偏偏要打造一个清淡淡的清明粑来。建文帝表面上虽说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但内心还是有诸多不服,自从为清明粑命名后,心里便得到了极大的平衡。

包清明粑的菜(水牛花粑粑暖菇包)(4)

削发为僧的建文帝

后来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白云山追寻建文皇帝的踪迹,在其不朽的经典《徐霞客游记》中为长顺清明粑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相传徐霞客到白云山时值清明时节,在附近的农家做客时,有幸品尝了清明粑,立即盛赞清明粑为“素食之佳品”。

从此清明粑名声渐盛,从古代的五溪地区,即湖南西部沅水上游五条主要支流所流经的地区开始(贵州东部、东南部、中南部地区),逐渐流传到两湖两广、江西、江苏、福建、云南等地,成为百姓清明节祭祀祖宗、哀思先人的必备食品。发展到今天,用的主要食材虽然还是鼠曲草和糯米,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还往清明粑增添了诸如腊肉丁、油炸豆腐干、春笋等馅料,使得清明粑的内容更加丰富,外型以及口感更为多姿多味,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家喜爱的传统美食之一。恕我直言,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借着哀思的幌子,享受自己的口福,别不承认。

关于水牛花粑粑和暖菇包,据刘进同志和小童的介绍,从原料采摘、洗净、晾干,用石磨碾碎,再拌入事先磨碎的糯米粉和大米粉,搅拌均匀,不稀不硬,到柴火锅里加热成半固态,放在手心刚好可以揉成饼状,其制作工序大致一样。较大的差别在于最后的定型和馅料的添加。刘进同志的水牛花粑粑保持了物质匮乏时不添加馅料的原始本质,但在造型上动用了模具,下足了功夫,压制出来的粑粑花纹图案清晰,仿佛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叫人不忍心下口。

包清明粑的菜(水牛花粑粑暖菇包)(5)

将水牛花捣烂

而小童同学的暖菇包形状如同大号的饺子,里面填充着各种馅料,酸甜咸辣,一应俱全。暖菇包的吃法简单,蒸熟即吃,包里内容虽然丰富,但总是给我一种吃蒸饺的赶脚。

水牛花粑粑的吃法稍微复杂,除了蒸吃之外,还可慢火煎炸,煎的两面金黄后,粘上白糖或者红糖吃,咬上一口,甜到心底。不喜欢吃糖的可将花生、黄豆或者南瓜子炒脆再磨成粉,沾上轻轻一嚼,顿时唇齿留香。

在我看来,水牛花粑粑和暖菇包算是亲兄亲弟,手心手背都是肉,将它们放在PK台上角斗,实在无法公允裁判,只好残忍地将它们收入胃中,孰胜孰负,让他们在我的肠胃中自行解决,毕竟吃掉它们,既是对胜者最好的奖励,也是对负者最重的惩罚。

包清明粑的菜(水牛花粑粑暖菇包)(6)

掺入糯米粉继续捣

我家乡的蒿菜粑,食材、制作工序,与水牛花粑粑大致相同,造型却没那么讲究,用手揉成一个圆团就成,生活条件好,又有闲工夫时,也像暖菇包那样,放些腊肉丁之类的馅料。小时候,每到清明时分,尽管生活困难,物质极度匮乏,但母亲总会想方设法做一些蒿菜粑,虽然没有馅料,却也十分解馋。那时候生产队集体干活,白天没时间,母亲总是在半夜起床加工,当蒿菜粑蒸熟时,天已发白。此时,我还在睡梦之中,母亲总喜欢拿一个散发着微微热气的蒿菜粑,在我的嘴唇上轻轻滚动,我闻香醒来,立即一阵狼吞虎咽。这时候,母亲的脸上就会呈现出慈爱的笑容,柔言劝说:“慢慢吃,不要急,别噎着了。”

长大后,为了生存,远离母亲去他乡发展,每次到了清明,都会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做了好多蒿草粑,还包了腊肉包芯(即放了腊肉馅),要我回家去吃,可是每一次我都回不去。尽管知道我回不去,母亲依然站在吊脚楼的栏杆里凭栏远眺,望眼欲穿。

包清明粑的菜(水牛花粑粑暖菇包)(7)

蒿菜粑

母亲最后的一段日子,基本上都是在医院里度过,我一直守在身边。有一天,她突然变得很精神,对我说想吃蒿菜粑,鉴于她的病情,我听信医生的叮嘱,又企盼有奇迹发生,希望母亲能够像以往一样起死回生,就始终没有满足她吃蒿菜粑的愿望。可自那次以后,母亲再也无法康复,终于在2013年的清明节仙去,她想吃蒿菜粑的愿望,便成了我对母亲终生的愧疚和遗憾。

如今,清明又到,我将在母亲的坟前呈上蒿菜粑粑,可是母亲,在另外的那个世界,能否品尝得到?又或者,母亲在西天的极乐世界里,早已完成了天道轮回?而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逝者已去,生者保重。在此,稍改诗人晨云的诗句:春天不会自动衍生出一条路,所有的逝者,都无法在暗夜里循迹而返。因此,蒿菜粑只是寄托着我对母亲的无限哀思,如此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